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中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逐年攀升,很多高校已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因特网。可以说,网络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一方面,网络能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力量,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投身到学习知识的氛围之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十分丰富,大学生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易沉迷于一些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丧失自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荒废了学业。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良性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本人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担当直接面向学生的班主任一职,几年来深入学生当中,已洞悉他们的个人发展倾向。因此,积极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更新与学习
就大学生而言,学习的自主性很强,有着广阔的空间,这就给那些教学资源不是很充足的学校带来了挑战,使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比如,知识的系统学习,知识的加深与渗透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延伸等。无疑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福音,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必要内容,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大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联通形成网络资源共享,使学生更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迈进。同时一些教学软件的推出,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来学习,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也日益渐短。对于大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有些内容避免不了被当前社会所淘汰。这就预示着学生一旦离开校园必须要占用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弥补知识更新的缺陷。对网络而言,勿庸臵疑,能够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把最新的知识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便于及时查阅与学习,为大学生又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二)网络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自信 在当今知识开放的时代,进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促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学生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压力空前增加。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排解与释放,就会对个人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而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为他们提供了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网络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入,使大学生朋友可以在毫无顾忌、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展现自我。使你不管身在何方,身份如何,只要能接入网络,便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交互的了解。在这里,网络无疑是一片全新的天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已的主人,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使长期压抑的心灵得到释放。
网络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自信。使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追求美好人生。通过遨游网络世界,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科技的份量。一批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而白手起家的中外名人涌现而出,如大学生最了解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最受中国网民喜欢的网上引擎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等。学生从他们的经历、成功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梦想。只要努力、艰苦奋斗,相信自己,就有可能通向梦想的殿堂。把这种自信带到现实中来,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1
(三)网络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随着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领域,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大学生受到影响日盛。网络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因势利导,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对其积极影响更加全面。使他们通过网络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策,确定当前奋斗目标,增强爱国情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奋斗目标。
网络使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过去,传统大学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之上,传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从而也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们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同时网络中大容量信息,可以丰富思想教育素材,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具时效性。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网上虚假信息、文化垃圾却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这种不良的网络环境,对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在网上虚拟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责任心不强、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个人安全等问题,一些组织或个人可以怀着特定的目的,制造言论、传播非法信息或诽谤中伤他人或误导青年学生。在一些西方大国,凭借经济、技术和信息资料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加强信息大国政治的、文化的扩张与渗透,网络上大部分都是那些所谓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的宣扬,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侵挠,使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更重实惠,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越来越淡薄,甚至导致人文品格和道德水平的滑坡,同时使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有失偏颇,他们更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有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牟取暴利,宣传色情、暴力、沉沦等刺激大学生眼球的文化垃圾,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诸如此类对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二)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现状及处境不甚满意。有的心比天高,整天夸夸其谈,总想超越他人,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人,而网络游戏则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心理满足。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或达不到自已的理想。因此,选择网络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一旦从中寻出快乐,就难以从中走出来。比如,现实中的不如意,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发泄,级别高点可以带着大批“兄弟”到处砍人、厮杀。不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还能得到现实中很难得到的金币、金银手饰、武器装备等使自己更加强大、更具统治力。在这种虚幻的环境中,会使大学生依赖网络的情绪越来越强,上网成瘾已不再是不可思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长
2
久下来,不但花费了大量金钱,还荒废了学业,摧残了精神。甚至造成心理畸形发展,心理变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上瘾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
(三)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上资源丰富,但良莠并存。前面提到的网络信息给大学生学习、丰富自己提供了源泉,老师也可以通过大学生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但不可否认,由于一些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这些在网络中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由于他们的思想长时间浸泡于杂乱的信息中,其兴奋点和注意力被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这些千变万化的信息,许多学生还没来得急理性思考与判断,就已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他们对于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却热衷于网上冲浪,网上谈情说爱,自我封闭意识更强了,对党的政策、理论的学习不屑一顾,对他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懂得珍惜。把国家昌盛、繁荣富强的历史重任,抛在一边。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变本加厉。走思想上的偏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的安定。 三、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精芜并杂。当前如何让大学生从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尤为重要,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最后在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方面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鉴于目前大学生上网特点,心理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及相关政策来约束大学生一些行为,各高校应首当其冲。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各院(系)成立相应部门,学生也成立相应社团或者组织。其次实行网络行为准则,通过审查、监控等方式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等不健康内容进行清理,并要求学生保证白天正常上课,晚上按时归宿。对及时发现的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教育,做到“防微杜渐”。最后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使学生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的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各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党校、马列主义小组等组织,进行宣传教育。并用大量的正面信息来占领网上营地,形成讲正气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题
对大学生本身而言,他们更应洁身自好,端正上网动机和行为,但诸多网络垃圾文化、网络游戏的出现,使大学生对网络不能保持足够理性的头脑,对网络文化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故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控制文化主题乃当务之急。
首先,进行政治理论与政策的熏陶,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政治导向。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开展网页制作竞赛等。最后,介绍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