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侍坐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设计:陈 彪

三维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 3、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 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

21 世纪还想继续

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 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他 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 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鼓励几 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等。今天我们就通 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 书标题)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 551年—前 479年),名丘 ,字仲尼,儒家学派 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 政治上主张礼治, 鼓励人们入仕, 即“出 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 “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 的言行

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 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 共 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 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 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 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 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五经》是指《诗》《书》《礼》 《易》《春秋》。 二、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提出自主学习思考题(学) (一)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 ”在文中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思考题

1、诵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大意。 2、思考:

1. 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 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3. 合作探究: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三、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自主学习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形成初步结论(议) (一)重点字拼音 俟,音s i 莫,音nnu

甫,音f u

哂,音sh岔

相,音xi mg 铿,

音keg 沂,音yi 喟,音ku 1 雩,音yd 冠,音gucn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 由述而评。 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 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 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 师答

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侍坐: 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摄:课文注释说 “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 不宜并选, 选前一个义项即可。 因之: 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 “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 为 。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 了。 不吾知也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 “不知吾也 ”,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 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 ——状语后置句, 即以师旅加之,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以”,介词, 用。 五、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评) (一)着重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 (二)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不了解我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 语) 2、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 ,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 词作宾语)

3、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 ,在沂水中洗澡。 4、为国以礼 ——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 ,用礼来治国。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和性格。 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分析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

、学生讨论: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二、学生发言,教师明确(评)

1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 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 谈话的整个过程, 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 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三、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学生合作交流,师生明确。 (评)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 特点

1、四弟子志向: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公西华 ——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 ——“愿为小相”。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 ——咏而归。” 2、从原文分析四弟子性格: (学生自主提炼) 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 (或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 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 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 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 ——只比孔子小九岁, 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 但孔子话音刚落, 子路便在没有深 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实事求是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 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 ,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 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 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 “足民” 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 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更谦虚、敏而好学,(失之于墨守成规)(公西华: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 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 但因冉有刚刚 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 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 “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 “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 实际上,最低一级的 “相” 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 “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

3、以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 (学生自主发言) 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 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气。 但是谦虚仍然 是美德。

四、分析孔子的态度以及他评判学生的标准: (评) (一)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 ——哂之;冉有 ——叹之;公西华 ——惜之; 曾皙

——与之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 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 这属于 “其 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二)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①从原文可以得出结论,曾点展示的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春天水旱时行祈雨 礼,以求得丰年的场景, 进一步可知他想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实现孔子以 “礼” 治国的理想。 ②从另一个角度,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 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 ,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 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 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 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 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 ,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 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 老师的赞赏呢 (三)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A.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开始便用 以吾一日长乎尔,

,即以礼治

毋吾以也 “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 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 “人不知 而己不愠 ”),可见他了解学生, 注意引导;再如, 他虽对子路的 “不让”有所不满, 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 没有加以评论; 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 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 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B. 课文中的孔子 既是一个有抱负, 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 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 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 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 恬然自适的 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

侍坐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设计:陈彪三维目标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sire7hc9w4oweh0q68m0sr9z0p08p00nx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