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操作手册
目录: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二、员工队伍总体规划 三、人力资源职能规划 四、关键员工队伍规划 五、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规划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主要任务:通过对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与标杆企业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状况。
1、收集历史及当前本公司及标杆企业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包括:
(1)静态数据:(全日制)员工数量、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数量、各学历层次员工数量、各年龄阶段员工数量、男(女)员工数量、各职位层级员工数量、各专业序列员工数量、各地区籍贯员工数量、各工作地点员工数量。
静态数据分类标准表
数据 各学历层次员工数量 各年龄阶段员工数量 男(女)员工数量 类别数 5 5 2 4 各职位层级员工数量 4 各专业序列员工数量 各地区籍贯员工数量 各工作地点员工数量 5 5 4 研发:助理设计师、设计师、主管设计师、主任设计师 研发、管理、生产、营销、其他 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其他 青岛、黄岛及平度、顺德、其他 类别 专科以下、专科、本科、硕士、硕士以上 20以下、20—30岁、30—40岁、40—50岁,50以上 男、女 管理:职员、专员、主管、部长(部长以上暂不做统计) (2)动态数据:晋升人员数量、转岗人员数量、辞职员工数量、淘汰员工数量、新
进员工数量。
动态数据解释
数据 晋升人员数量 转岗人员数量 辞职员工数量 淘汰员工数量 新进员工数量 解释 在一年中晋升到更高层级的人数 在一年中从一个岗位平调或降职到其他岗位的人数 一年中主动辞职的员工数量 一年中企业主动淘汰(辞退、待岗)的员工数量 一年中新招聘进入企业的人员数量 (3)财务数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项目 工资 奖金 津补贴 福利 保险、公积金 培训费 内容 应发工资 税前:月度、季度、半年、年度、项目、其他 交通、高温、膳食、烤火、通讯、加班、住房、安家、独子、其他 过节、员工活动、体检、其他 企业承担部分:社保、商保、住房公积金 内训、外训、食宿、差旅、教材 2、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指标指数,透视出目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
指标定义
类别 员工指标 学历结构 定义 某学历层级人数/总人数 解释 反映员工知识水平 数量与结构 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职位结构 职能结构 部门结构 籍贯结构 工作地结构 人力成本/营业成某年龄段人数/总人数 男(女)员工数/总人数 某职位层级人数/总人数 某类职能人数/总人数 某部门人数/总人数 某籍贯区域人数/总人数 某区域工作人数/总人数 人力成本/营业成本 企业活力/稳健,后备队伍情况 反映企业工作风格、组织氛围 反映企业管理机制 反映企业业务结构 反映企业组织结构 反映企业文化多元性/同一性 反映企业产业布局 反映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人力本 成本 人均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效率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员工率 效能 人均利润 人均营业收入 员工晋升率 员工转岗率 员工员工辞职率 流动 员工淘汰率 员工补充率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满意度 淘汰员工数/总人数 新招聘人员数/总人数 反映企业人才培养能力 反映人员补充能力 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主动辞职员工数/总人数 反映企业的留人能力 利润/总人数 营业收入/总人数 晋升员工数/总人数 转岗员工数/总人数 反映人力资源的盈利能力 反映人力资源的业务扩张能力 反映人才培养速度 反映人员内部流动速度 成本 报率 人力成本/总人数 营业收入/人力成本 (利润+人力成本)/人力反映单人人力资源成本量 反映人力投入对业务扩张的促进 反映在员工身上的财务投入的回人力资源管理幅度 (总人数-人资人数)/人资人数 通过员工投票获得 反映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填写人力资源问题/对策表:
人力资源问题/对策表
类别 指标 总结/问题 原因分析 启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