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绿”的精妙,反衬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意境的创设、书写作者的心声、拓展资料的展示,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顺势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想象江南春美景、书写作者的心声、背景的资料拓展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 教学难点:

释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用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好课件;反复吟诵,深层次地体会情感,透彻地理解诗意。 2、学生:搜集描写明月的诗句;搜集王安石的诗句;搜集作者的资料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播放音乐《月之故乡》(歌曲)。 一、谈话导入,诱发乡情。

1、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生(背诵《静夜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是月亮。)

3、师:月亮象征着团圆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板书课题:5 古诗词三首

4、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由宋代诗人王安石所写的泊船瓜洲(板书),齐读课题,解释“泊”。学生交流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1

【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有些官僚的极力反对,他们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说王安石的坏话。三年后,他被逼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钟山的家中。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皇帝仍然要他进京。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这一天晚上,他乘船停泊在瓜洲江边。站在月光下,他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自己此番进京,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他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他又回到了南京。】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师: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岸边,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产生什么想法呢?让我们先读读,再聊一聊,请同学们拿着课本,自由读古诗,注意要读通顺,读准音。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准音、注意诗的节奏)。 2、学生个别读。正音:间、数、重、还。 3、师范读(画节奏和正音)。 4、生齐读。

5、师生,生生配乐读。

三、结合注释,深入品读,读懂诗意。

1、出示纲领性问题:同学们,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绪?你从哪体会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古诗,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2、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3、师引导理解感悟: 预设:

◆ 学生用第三句回答第一问——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春天的景物,勾起了作者的思想情绪)

师引导:那么,诗人王安石当时身处何地,是何境况,让他的思乡之情倾泻而出呢?

(引导学习第一二句)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根据下面的注释以及你所预习的资料,来看看第一、二句,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出示讨论要求,学生汇报):

2

①找出诗中一、二句的三个地名,并根据诗后面的注释画出三个地名的方位图。 ②说说钟山与诗人的关系。

③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一、二句的诗意。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说板书:近)

师小结:理解得真好,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 指导朗读,读中理解。

师:让我们带着王安石的心情来读这两句(生自由练读)。 师:京口呀,你不远啊!(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呀,你好近哦!(生读)——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山重水叠的家乡,就在眼前,就在心底!(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真的好近好近啊!(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回到第三句,结合学习第四句

是思念让天涯变成咫尺,作者在瓜洲望着京口和钟山,他望到了什么?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请同学们轻轻读三句,并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要求:

①细读三句,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一句的诗意。

②“绿”在这里做何解释?从“绿”字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③从“又”字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组织全班交流,重点探究:

·“绿”:形容词作动词用,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资料袋“小故事”。

语言训练:从“绿”字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又”: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 (板书:久)

◆ 点破第二问:所以诗人问明月——(生:何时照我还)

学生说说对这一句的理解:【预设:明月寄相思,月亮蕴含着团圆之意……】 四、走近作者,读出诗韵。

3

(播放音乐)景是如此之美,难怪作者是一次次回不能回,想还不能还。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但写出了景之美,更是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面对满目春色的京口、钟山,正是一声长吟——春风又绿江南岸(个别生读)。 师:面对着荡漾的春水,岸边的柳绿花红,诗人一声长吟----春风又绿江南岸(小组读)。 师:荡漾的春水,柳绿花红,眼前是一派春天的生机勃勃,诗人切想家而不能回,只好一声长吟----春风又绿江南岸(集体读)。

师:不知什么时候,一轮明月悄悄地升起,孤独的诗人仰望孤独的明月,情不自禁问——明月何时照我还(个别生读)。

师:问明月,我心中的万般思念向谁说?哎,诗人仰天长问——明月何时照我还(个别生读)。

师:远方的亲人啊,何时才能再见,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追问——明月何时照我还(小组读)。

师:啊!家乡的亲人啊!我何时才能回到你们中间,我们一起来问——明月何时照我还。(集体读)。

师:诗人泊船瓜洲,回望一江之隔的京口,回望数山之遥的钟山,面对春风明月,思绪飘悠,思乡之情缠绕绵绵,挥之不散呀,真是斩不断理还乱。哎,还是别再问了。 五、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1、分句引读。

师:作者绯徊于瓜洲渡口,回望故乡。不禁吟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春风徐来,柳绿花红,正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明月初生,古渡凄迷,此一别故乡亲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只好仰天长问——明月何时照我还。

2、再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领悟诗境。

师导读:九百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泊船长江北岸,古渡瓜洲,回望故乡,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怀乡之作。读——生齐读古诗。 六、体会写法

1、引导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生:借景抒情)

2、小结: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4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的官场,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

七、学法小结:写景抒情的古诗怎么学——

1、初读,读通读顺,整体感知诗意 2、抓住景物,想象画面 3、体会情感,深情诵读 4、体会写法,学以致用 八、激发感情,拓展延伸。

1、课件展示有关表达思乡的诗句让学生诵读。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写景抒情的古诗。 九、布置作业:

1、默写《泊船瓜洲》;

2、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同学们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附:板书设计: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写景抒情

—— 王安石 近 ◎瓜洲

~~~~~~~~~~~~~~~~ 何时还

~~~~~~~~~~~~~~~~

久 ◎京口 △△△ 钟山 思乡情切

5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5、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绿”的精妙,反衬作者的思乡之情。3、通过意境的创设、书写作者的心声、拓展资料的展示,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顺势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sftg0567e86wqv5qu2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