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极而空:论《源氏物语》中的情爱与佛教
作者:刘石平
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
内容摘要: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公元11世纪的《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受本土宫廷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双重影响的以光源氏为中心的宫中男女是如何色极而空的。
关键词:色极而空 《源氏物语》 光源氏
《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光源氏(源氏的美称)在政治上历经沉浮,深感人生无常,他不断追花逐蝶,放任情欲。在他深爱的紫姬离世之后,光源氏自觉罪孽深重,万物皆空,最终弃家出走,面壁向佛。书中与光源氏相关联的女性人物均有着不幸的遭遇,其中有很多人最终以出家弃世、遁入空门作为了自己人生的归宿。 一.《源氏物语》的文化背景
紫式部所处的时代,日本受到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而其文学审美价值取向则是在汲取儒佛道文学思想的同时又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上的,这里主要考察的是日本本土文化和佛教文化对《源氏物语》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 1.本土文化
《源氏物语》描写了“多情泛爱”的华美的皇族光源氏和各种女性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般物语 (故事) 中“好色”的男子都对女性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被称为所谓的“恋爱英雄”。在日本文学史中,“好色”是一种非排他的行为,男性会抓住机会向女性示爱,和众多女性建立一种关系, 这就是中国研究者常说的“泛爱”。这种“泛爱”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早期的走婚习俗,即妻子住在自己娘家,丈夫定期地去探望并同住一段时间。[1]
在日本人眼中,这种“好色”也是一种恋爱情调,是美的理念的反映。虽然《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是典型的“好色”,但其周围的女性却对他几乎毫无怨言。作者也没有批判他,而是把他作为理想的人物加以赞美乃至崇拜。
日本理论家折口信夫把“好色”描述为日本古代帝王理想的婚姻理念。根据他的理论,大和国在统一日本之前,日本众多的小国都祭祀着各自的神灵。只要取得了祭祀那些神灵的资格,就可以顺势支配这些国家,于是大和的国王设法跟侍奉各自神灵的巫女(日本神道教中侍奉神的未婚女子)们结婚,从心理上征服她们,从而统一全国。折口认为“好色”即这种使女性彻底属于自己的男性魅力,也可以说是古代英雄的美德。
“好色”一词在《源氏物语》中先后出现过四次,尽管这些用例并不是用于积极意义上的,但《源氏物语》中描绘的光源氏的形象依然同折口所说的“好色”一样被广泛认同。 著名的“物哀”理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来的,他在《源氏物語玉小栉》中赞同了《源氏物语》中描绘的以恋爱为中心的生活态度。他认为日本的人心之美就体现在各种趣味浓厚的恋爱之中,而“物哀”就是其开出的美丽花朵。光源氏虽然私生活放荡,但在作者笔下他一直是一位多情又柔情的贵公子。作者重点描述的是其情感生活中体现出的某种哀伤的情愫,即“物哀”。可见,《源氏物语》中的“好色”跟“物哀”有着深刻的关联,并随之上升到了审美理念的高度。 2.佛教文化
佛教起源于印度,经中国传入日本。平安时代的佛教,一方面大批僧人来中国学习取经,按中国佛教各宗的传承,回国建立相应的宗派,另一方面又把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与日本传统的神道信仰加以融汇。[2]这个时期的日本佛教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镇护国家”的思想很突出。后在天台宗最澄的努力下,将原来由国家独霸的授戒权夺回到佛教界手中,日本佛教由国家行为开始走向民间。因当时盛行的天台宗、真言宗两个宗派的教文都有咒术、祈祷的特征以及镇护国家、消灾治病的功能及神佛合一的“本地垂迹说”产生,佛教成为贵族们追名逐利享乐人间、民众们避祸求福的寄托。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出身于地方官家庭,在当时称得上是中等贵族。紫式部的祖父、外祖父及父亲都是优秀的歌人,其父在汉诗方面更是颇有造诣,因此紫式部自小受书香熏陶,通汉学晓音律,还对佛学佛典有不少研究。
长德四年(998)左右,紫式部与年长自己二十余岁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结婚,诞下一女。宽宏元年(1004),紫式部丧偶。宽弘二年(1005年)12月29日,紫式部入后宫,担任后宫皇后藤原彰子(藤原道长的女儿)的女官,为她讲佛授《日本书纪》和《白氏文集》等汉籍古书。官名为藤式部,后改称紫式部。大约在1013年,紫式部离开后宫,之后音信不详。 《源氏物语》成书于平安时代中期。当时贵族们的精神生活多以天台宗《法华经》为基础,盛行讲经会、与僧侣听经谈法、抄写经文等风气。平安时代皇族、贵族竞相出家,形成了一个称作“贵种”的特殊阶层。他们出家后立即受到特别的优待,领授允许他们无须常规受戒与许可的“无许可书圣旨(燕度绿宣旨)”。与以寺院为单位的定员系列不同,他们被单独列为“一身阿阁梨”,不经过律师直接被任命为僧都或者直升为法眼,如此走一条特别的晋升路。”[3]
同时,天台净土(“净土”为佛教术语,是指清净、没有污秽的世界,与之相对的就是“秽土”,指尘世)信仰也深入人心。它是一种主张通过观想,立愿托生于净土的愿生往生思想。《往生要集》就是贯彻这一信仰的经典,书中现世和极乐世界的对比及对死亡的美化对平安时
代中期的贵族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源氏物语》中多次出现的相关佛典的的引用,还常用“浊世”、“末世”等类似词语来指代现世就可以印证天台宗对当时贵族们影响之大。
二.光源氏之色极而空
《源氏物语》主人公光源氏深感人生无常,故而游戏人生,追花逐蝶,放任情欲。光源氏最初的正妻是左大臣之女葵姬,晚年又迎兄长朱雀院的第三皇女三公主为正室。实际上,葵姬逝世后,光源氏实质上的正妻就是他亲手抚养调教出来的理想情人紫姬,同时光源氏一生中的最爱也是紫姬。而除紫姬以外,光源氏还同许多女性有恋爱关系,如六条妃子、空蝉、夕颜、花散里、末摘花、明石姬等。除和正妻葵姬之间的长子夕雾外,还有和继母藤壶皇后私通所生的冷泉帝、同明石姬所生的明石皇后。薰只是他和三公主之间名义上的儿子。 光源氏下令建造了豪华的宅邸——六条院,并依四季名称分为四町,且各有女主人:春之町的紫姬、光源氏和紫之上的养女明石姬;夏之町的花散里;秋之町,作为秋好皇后归宁的居所;冬之町的明石之君。至于光源氏的旧居二条院,则迎入曾和其有关系却无依无靠的女性,如空蝉、末摘花等。
正妻葵姬逝世后,光源氏虽然有着实质上的正妻紫姬,但其兄长朱雀院希望将自己最宠爱的皇女三公主嫁给光源氏为正室,以让三公主得到庇护。由于三公主是已逝的藤壶皇后的妹妹所生,因此光源氏决定迎娶三公主为正室,也正是这一举动造成了日后紫姬身心上的极大痛苦。紫姬逝世后,悲恸不已的光源氏整理完身边的琐事后,即退隐嵯峨并出家,不久死去。 一边享受着现世的荣华富贵,同多名女性往来,但同时又带有佛教出世的思想,这就是光源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光源氏是一个生性柔弱的人,身上同时有着自身无法根除的矛盾和缺憾,这些矛盾和弱点纠集到一起,使得他在历尽红尘之后最终皈依了佛门。 然而,光源氏对于出家的想法和看法也是随着自身生活的遭际而不断变化的。
第一阶段。《源氏物语》第五回(源氏18岁),讲到源氏请高僧诵经治病,当晚借宿于紫姬外祖母之兄僧都处。源氏在僧都解说世理轮回之道时,联想自身的恶因,恐来世的恶果,从而有出家之念,这是佛家因果论在他心中影响深远的表现。只是他在产生出家的想法后,脑海里立马浮现了其他事物来阻碍。此时源氏虽对自己与藤壶私通感到后悔,有以出家修行的的方式来断绝孽缘与赎罪的想法,但抵不住现实的诱惑,对与藤壶十分相似的紫姬恋恋不舍,所以向佛之心也只是一念之间罢了。
第二阶段。《源氏物语》第九回、第十回,第九回叙述源氏正夫人葵姬产后去世;第十回的主要情节为源氏之父桐壶帝去世。源氏与葵姬的关系一直不融洽,但在他们终于推心置腹的交流过后不久,葵姬去世,次年丧父,源氏在得失中感叹世事无常,人生可厌。此处源氏因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