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6H2 = X + 4H2O中,X的化学式是 A.CH4 B.C2H4 C.H2CO3 D.H2C2O4 【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4O、12H,反应后(X除外)有4O、8H,所以x中有有2C、4H,X的化学式为 C2H4,故选B。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灵活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即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答案】B 【解析】 【分析】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
Si+4HCl,由方程式可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一定条件知: 【详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故选B。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X 2 18 Y 1 m Z 16 6 W 16 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m=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Z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W反应后质量减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5g+10g<16g,所以Y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该反应是Y+W+Z==X。 【详解】
A.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错误;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C.m=1-1=0,错误;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0,错误。故选B。
5.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正确。故选D。 2HCl
6.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错误;D、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故选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7.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为 A.4: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详解】
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设生成8.8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x
B.8:11
C.10:11
D.13:44
2A+5B=2C+4D2?94?22 x8.8g2?9x= 4?228.8g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2.6g=8g,则B与D的质量比为
8g:8.8g=10:11。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
8.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的关系正确的是( )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 56x:(14×2)y=(2.0g×解得:x:y=1:1,故选A.
×100%):(0.85g×
×100%)
9.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 A.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B.氢气
C.氯化氢
D.二氧化氮
10.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故选C。
1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