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对水体生产力的影响
2005年9月~10月,我们在科洋公司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分别在初始条件相近的池塘围隔(围隔面积3.14㎡/隔)中施用碳铵+磷肥+粪肥、碳铵+磷肥、尿素+磷肥和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每种肥料做三组重复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水体生产力及水质状况进行了定量定性的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一、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对浮游生物(浮游动、植物)的影响
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能有效抑制了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促进鱼类适口饵料的大量生长繁殖。不同浮游生物的营养需求有差异,合理的营养元素配比不但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也可以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促进鱼类适口饵料大量生长繁殖,改变水体的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组成。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水体浮游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具体结果详见表1,表2:
表1 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施肥前 肥料种类及 每次用量 总生物量万个蓝藻% 绿藻% 隐藻% 硅藻% 裸藻% /L 2509 31.2 27.3 23.4 12.9 5.1 施肥后 总生物量万个蓝藻% 绿藻% 隐藻% 硅藻% 裸藻% /L 3952 35.6 27.5 25.0 10.1 1.8 碳铵43.5g+磷肥19.4g +粪肥23.5g 碳铵48.2g+磷肥24g 尿素15.6g+磷肥30.1g 生物渔肥 9.4g 2478 31.1 27.2 23.6 13.1 5.0 3382 34.3 28.2 23.0 11.3 3.2 2556 30.8 27.1 22.9 13.3 5.9 4274 30.8 29.7 26.5 10.4 2.6 2528 31.3 26.9 23.1 12.0 6.7 5986 19.8 20.6 39.5 16.2 3.9 从表1可知,淡水养殖专用生物渔肥对浮游植物生长促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肥料,同时能调整不同浮游植物的组成比例,使鱼类适口饵料大量生长繁殖。
.. ..
表2 淡水养殖专用生物渔肥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施肥前 肥料种类及 每次用量 总生原生轮虫无节哲水枝角蚤 物量动动幼类% 个/L 物% 物% 体% % 施肥后 总生原生轮虫无节哲水剑水枝角蚤 物量动动幼蚤% 类% 个/L 物% 物% 体% % 2.1 2986 42.1 26.6 14.5 12.2 2.2 2.3 3125 43.2 25.1 13.9 12.0 2.5 1.8 3209 42.5 27.1 13.2 12.7 2.3 2.0 3976 41.9 27.8 14.1 12.9 1.5 剑水蚤% 2.4 3.3 2.2 1.8 碳铵43.5g+磷肥1109 40.2 27.5 13.6 14.5 2.1 19.4g +粪肥23.5g 碳铵48.2g+磷肥24g 尿素15.6g+磷肥30.1g 生物渔肥 9.4g 1112 41.3 26.6 12.8 14.9 2.1 1098 41.2 27.2 13.5 14.3 2.0 1086 40.9 26.9 13.1 14.8 2.3 从表2可知淡水养殖专用生物渔肥对浮游动物的生长促进也很明显。
二、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中的有益菌和特殊水质改良剂能加速水体的物质循环,分解部分有害物质,加速水体的自净,改良水质和水体环境。有益菌能分解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尸体、鱼虾粪便等有机物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也能有效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和氨态氮含量。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水体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得出如下结果,具体结果详见表3:
表3 施用不同肥料后的水质状况
施肥前 肥料种类及每次用量 溶解氧 亚硝透明氨氮 酸盐 度 第一次施肥3天后 溶解氧 亚硝透明氨氮 酸盐 度 第二次施肥3天后 溶解氧 亚硝透明氨氮 酸盐 度 pH pH pH 碳铵43.5g+磷肥19.4g +粪肥23.5g 碳铵48.2g+磷肥24g 尿素15.6g+磷肥30.1g 生物渔肥 9.4g 8.0 6.0 0.1 0.1 48 8.5 8.5 0.1 0.5 37 9.0 8.3 0.15 0.6 35 8.1 8.1 8.0 6.1 5.9 6.0 0.1 0.1 0.1 0.1 47 0.1 48 9.0 8.6 8.2 0.15 0.6 8.4 0.1 0.5 39 38 29 9.1 8.7 8.2 8.2 0.20 0.65 8.5 0.1 0.55 38 35 30 0.1 47.5 8.0 9.5 0.05 0.05 9.8 0.00 0.03 备注: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的单位为mg/L,透明度单位为cm。
从表3可以看出,在施用生物渔肥的水体中,pH变化幅度不大,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明显降低,透明度变化更加明显,这与我们检测的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变化是一致的。
. .
三、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对鱼类的影响
1、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科学的配比增强了鱼体的免疫力,减少病害,提高鱼类的产量,改善鱼肉品质。营养元素配比科学,满足了鱼体的生长发育需求,使鱼类体格健壮,免疫力提高,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同时有益菌在水体量繁殖,抑制了有害病菌的生长,也减少了病害发生。合理的营养元素配比保证了鱼类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鱼肉风味。
2、水产专用生物肥的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肥料施用后主要溶解在浮游生物分布水层(真光层),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用量少,使用方便,节约成本,养殖效益高。施入水体的肥料要转化成鱼类增重,绝大部分要经过生物链的转换:肥料→浮游生物→鱼类。肥料能否被浮游生物充分利用,除了营养元素的配比是否合理科学外,也取决于肥料的溶解性及溶解水层,较好的溶解性能和合理的溶解水层是浮游生物充分利用的前提。超微粉碎技术和部分肥料添加剂保证了淡水养殖专用生物渔肥的溶解性能和溶解水层,即使较少的用量也能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本实验用的鲢、鳙鱼种购自附近渔场,鲢鱼种的平均规格为105g/尾,鳙鱼种的平均规格为50g/尾。放养前,鱼种先经过暂养和消毒处理,待鱼体恢复正常后,于2005年9月2日进行分围隔放养,每个围隔投放鲢鱼8尾、鳙5尾,到10月2日实验结束时,捞出称重,具体结果详见表4。
表4 不同肥料对鱼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施肥前 肥料种类及 每次用量 花鲢 规格总重(g/尾) (g) 碳铵43.5g+磷肥19.4g +粪肥23.5g 碳铵48.2g+磷肥24g 尿素15.6g+磷肥30.1g 生物渔肥 9.4g 50 250 白鲢 规格总重(g/尾) (g) 105 840 花白鲢总重 花鲢 规格总重(g/尾) (g) 136 680 实验结束时 白鲢 规格总重(g/尾) (g) 231 1848 花鲢总增重 白鲢总增重 花白鲢总增重 1090 430 1008 1438 50 250 105 840 1090 115 575 226 1808 325 968 1293 50 250 105 840 1090 135 675 245 1960 425 1120 1545 50 250 105 840 1090 186 930 295 2360 680 1520 2200
.. ..
四 淡水养殖专用生物渔肥作用机制(详见下图)
生物渔肥 有机物 无机N、P等 微生物 种群优势 生态作用 增强肥力 提供有效N、P等 交联作用 细胞分裂素 生理作用 占位、排抑菌物 NP转化 防病调控微生态 菌群平衡 藻类生长繁殖 浮游动细菌生长 物生长 生态平衡 促进鱼、虾、贝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