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四)(福建专版) 新课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福建专版)阶段评

估检测 (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4)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6)____________,抱布贸丝。(《诗经·氓》)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韩荆州书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

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③④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馀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

[注] ①谈士:谈论世事的人。②畴曩(chóu nǎng):往日。③制作:指文章著述。④侔(móu):相等,齐同。⑤谟猷(yóu):谋划,谋略。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躬吐握之事 躬:鞠躬 .

B.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辟:征召 .C.而愿委身国士 委:付托 .D.惟君侯图之 图:考虑 .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是写李白向韩荆州介绍自己的才华的一组是(3分)( ) ①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 ②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③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④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⑥推赤心于诸贤腹中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荆州谦恭下士,识拔人才。

B.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信。

C.作者在介绍自己的同时,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作者为了得到韩荆州的赏识,不得不改他平日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对韩荆州进行恭维。

D.文末作者提出请韩荆州阅读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当面呈上,就像薛烛相青萍宝剑,卞和识璞玉一样,自己也能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初夏游张园 [宋]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1)诗中哪些描写照应了诗题中的季节?请简要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漠城抢光呢。”千万富翁葛朗台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每顿饭、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儿也不能多。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了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并说了以上的话。(《欧也妮·葛朗台》)

B.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花突然开了,大家都觉得是个好兆头,就相约去赏花作诗,谁想赏花途中宝玉不慎将通灵宝玉弄丢了,众人遍寻不得。而宝玉丢了玉后,竟现出呆傻的样子来。(《红楼梦》)

C.长坂桥边,张飞巧设疑兵,自己横矛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

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曹军乱了阵脚,落荒而逃。(《三国演义》)

D.听到“血光之灾”的说法后,瑞珏哭了,她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去分娩。觉新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家》)

E.当聂赫留朵夫再次来监狱探望玛丝洛娃,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时,玛丝洛娃愤怒地指责他:“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后来政治犯西蒙松开导玛丝洛娃:“人非但不应当恨仇敌,而且应当爱仇敌,帮助仇敌。”她才彻底原谅了聂赫留朵夫。(《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冯云卿实施了什么“美人计”?其原因和结果怎样?(《子夜》)

(2)甘果瓦跟踪爱斯梅拉达,看到有人绑架她。简述绑架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巴黎圣母院》)

答第(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平等是一种量的特性,它是对教育状态的客观描述,它只回答是否有差别或者是否有差距,但并不回答是“好”还是“坏”,也不对“合理”还是“不合理”进行判断。教育公平是一种质的特性,是对教育状态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平等意味着“等量”“一样”,但等量、一样未必就合理,平等并不必然意味着公平。公平比平等具有更丰富的含义。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城乡教育公平。与教育公平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相对应,城乡教育公平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条件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质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于制度刚性的不同要求。

根据教育公平的三种含义,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公平目标予以概括性的表述——城乡教育机会均等(起点一样)、教育条件一样、过程不同、结果都达到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与此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方向和重点上也有差异。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四)(福建专版) 新课标

202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福建专版)阶段评估检测(四)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sbja2zkgb83hrt8bf1m52amw9lhr30088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