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
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简述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异同。 答:(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相同点
它们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而在每一个流通过程中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即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
(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不同点
①流通形式不同。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起点和终点都采取货币的形式;而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
②经济内容不同。商品流通表现为价值量相等的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是“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自己消费的使用价值,这就规定了商品流通的运动是极其有限的;相反,资本流通表现为资本家拿出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下一步卖掉商品重新收回货币,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
③流通限度不同。
商品流通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进入消费,因而运动停止;而资本流通的目的就在于价值额增值,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它的运动必须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答:(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为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流通中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不会发生价值增殖。然而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流通的结果实际发生了货币增殖,产生了剩余价值。
(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先决条件
①在流通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所有商品都按照价值实行等价交换,剩余价值根本无从产生。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资本家都贱买贵卖,互相欺诈,其结果是他作为卖者在商品提价时赚的钱又会在作为买者时多支付出去。这样互相抵消,剩余价值的普遍存在也无从说明。即使有的资本家善于经营,只是贱买贵卖,那也只能改变商品总价值在不同资本家集团之间的分配,丝毫不能增加整个资本家阶级所占有的货币财富。而剩余价值正好表现为原价值的一个增殖额,是新产生的社会财富。可见,在流通领域里,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始终不能找到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可见,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②剩余价值的产生也不可以完全离开流通领域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因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相互关系的总和,倘若离开流通,商品所有者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只能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也就是说,资本家如果不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既不买也不卖,而是把货币贮藏起来,那么无论贮藏多少年,也决不会产生出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在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代表一个既定的和不变的价值量。所以货币的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同样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出卖这个环节上,它只能发生在资本家所购买的商品上。而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所购买商品的价值并不会自动增殖,增殖只能发生在商品的使用上。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在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内得到解决,资本家就必须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而这种商品的特殊就在于对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它的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3.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只是生产物质产品、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因为生产使用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资本家之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资本家的生产目的是要生产一个比他垫支的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即新生产的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时间总是要超过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问之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价值,资本家就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整个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就在这里。由此可见,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资本的本质是什么?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答:(1)资本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资本是靠剥削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定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①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马克思根据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a.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表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的产物,而只是其中的可变资本带来的。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b.由于这一划分,我们将看到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剩余价值率,它可以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c.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这些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5.怎样认识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答:(1)资本的一般性 资本的一般性,即资本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属性。在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条件下,从资本的价值运动形式看,资本具有的一般共同属性如下:
①垫支性。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资本。资本积累到一定规模才能用于生产投资,在运动中要保持原有价值并如数流回企业。
②运动性。资本是一种运动着的价值,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增殖。
③增殖性。增殖是资本的基本职能,私有资本要增殖,公有资本也要增殖。只有资本增殖,才能增加社会财富,积累资本,从而实现扩大再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增殖性是资本最重要的也是最一般的属性,资本就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
(2)资本的特殊性
资本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体现了资本的特殊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结合在一起的,其性质就是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私人资本及其带来的剩余价值属于资本家所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结合起来的资本,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表现为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是由公有企业占用的、能带来增殖的价值。资本增量中的一部分会通过再分配的途径集中在国家手中,以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需求;其余部分会转化为企业积累和消费基金,构成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源泉。因此,它反映着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二者的关系怎样? 答: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工作日必然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称为绝对剩余价值,而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而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①从两者的联系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又是绝对的。即是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须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定在工作日的一部分为前提,因此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工作日绝对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所以它又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有生产出绝对剩余价值,才有可能以此为起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同时还是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必要劳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的动机。
②从两者的区别看,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法的。与此相一致,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剥削方式不断演化和翻新的过程。其次,二者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绝对剩余价值不以生产技术进步为条件,而是以延长工作日的方法生产出来;相对剩余价值则以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的根本变革为基础,主要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生产。
7.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如何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制度的新变化?
答:(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不是商品,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工人所得的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是工资的本质。
(2)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制度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并不是直线下降的,而是有升有降;总的来看,实际工资水平呈现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其原因是:
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正常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②新兴产业的出现、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服务行业发展的加快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失业工人队伍的扩大;
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对外贸易、对外投资中掠取了高额利润,资本家在增加自己利润的同时,稍稍放松了一些对本国工人的剥削;
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为争取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进行了长期斗争。实际工资也有下降的时候。如在经济危机时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滞胀”局面中徘徊的时期,实际工资都有所下降。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是减少还是增加,相对工资总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即使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提高了,但只要提高的幅度赶不上剩余价值增长的幅度,相对工资就仍然下降。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增长得更快,用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就会相对减少,因而相对工资就必然下降。正如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指出的那样,资本对劳动力要求增加会引起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提高,工人得到的享受也会有所增加;但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的微小改善,同资产阶级的财富、社会需求、奢侈享受的迅速增长相比是悬殊极大的,而且每况愈下。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