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性的论断?
答案: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即邓小平所概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再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
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革命进城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和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第六章 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1.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价值?如何阐发马克思学说中最富生命力的思想?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的实质究竟是它的体系还是方法?这个问题虽历经多年争论但至今难有共识。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继本体论、认识论变革之后的一次存在论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像其他现代西方哲学那样,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来阐述哲学的内涵的。我们认为,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强调方法和拒斥体系哲学并不意味着必然否定世界观式的思维方式。恩格斯在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费尔巴哈论》中曾经强调,他和马克思所阐发的新唯物主义既不是教条,也不是公式,而只是方法,即研究问题的指南;同时他也突出地阐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借以根本区别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方法,即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追求那种大而全的哲学体系,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以实践为基础的基础方法论的阐述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思路才能真正达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从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作为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
2. 如何看待马克思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不甚一致的情况?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恰当的评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服务,而且由于它的科学性,它成为了工人阶级实际斗争的唯一科学指南。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指南,它并没有穷尽具体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只是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各个具体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等问题尚有待于各门具体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指南的意义。
第二,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实际工作指南,对它的任何误解,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实践错误。因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首要原则。
3. 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及其“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能否起到决定作用?为什么? 答案:恩格斯指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时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但是它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的,指的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和最后决定力量,但不都是最直接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经济状况固然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的还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因素主要规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上层建筑的这些因素,本身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派生的东西,没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就无从表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无法实现。
因此,上层建筑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历史证明,经济状况不是自动发生作用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人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又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能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恩格斯仅以国家权力为例,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三种情况:(1)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促进经济发展;(2)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破坏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权力迟早是要崩溃的;(3)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扭转经济的发展方向,或者把它推向前进,或者把它拉向后退,但最后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这三种情况对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同样适用的。
4. 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取消个人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更重视人民的意志?
答案:恩格斯指出,“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历史规律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肯定了人们的意志、动机、愿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在历史事实的背后,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在起着支配作用。历史的一般规律总是体现在人们的意志和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因为历史的最后结果,总是在许多单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为比喻。力学上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力的合成。历史的发展就有无数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人意志相互冲突,互相抵消,其最终结果,往往都和个人预定的目的不一样,就像无数四边形最后得出的合力线,这条合力线和其中任何一根线都不一致。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历史规律与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运用于历史领域,说明个人意志和历史必然规律的辩证关系。
以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起突出作用的人物为例,他们对历史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他们对历史必然性来说,仍然是一种偶人现象,不能起决定作用。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必然性。只是,这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于何时、何地,这是由偶然性因素决定的。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及其在当代的实践——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有关著作 1.如何在实践观的把握上分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答案: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优秀成果的,对实践概念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马克思发现实践活动具有一种矛盾的本质:既是具有物质力量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又是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理想追求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对于实践必须从人的能动性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加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作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张把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图景的认识和把握必须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他强调指出“人的思维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实践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强调理论要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承担起“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
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列宁看来,实践首先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其次,它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即按照主观意图改变现实世界的活动。列宁还进一步论证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二者比较起来,实践是基础,认识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的一部分,实践包括认识。
继列宁之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做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在坚持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前提下,突出强调实践的观点,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所要解决的理论任务是为什么和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辩证法是整个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理论基础”和“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是运用辩证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典范。在他们之后,列宁和毛泽东都深入研究和探讨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问题,并把它运用于革命的实践。
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人物,列宁自觉地把源自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灵活地、创造性地用来指导相对落后的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成功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性转折。
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在丰富的独特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写出了《矛盾论》这部不朽的杰作。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用和变化发展中,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第二位的原因。因此,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这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3.如何理解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同一?
答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突出地强调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一致的。他以《资本论》为典范,指出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是理解辩证认识的关键;正是这种对立统一贯穿于《资本论》的整个逻辑过程,使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方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列宁进一步阐述了人类认识道路的矛盾性,强调人的认识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因此,辩证法应当适用于和运用于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对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思想体验得更加深刻。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在逻辑?
答案:毛泽东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原则,又密切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继续高举“实事求是”这面光辉的旗帜,卓有成效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具体体现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科学设想。随后,他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为全党所接受。我们党一方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已走过的历程,果断地结束过去;另一方面则提出了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才又重新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5.毛泽东是如何阐述矛盾规律的?掌握矛盾问题的精髓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在丰富的独特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写出了《矛盾论》这部不朽的杰作。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矛盾论》对作为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了深刻的发挥。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用和变化发展中,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第二位的原因。因此,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这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其次,《矛盾论》系统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结,揭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特性。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矛盾论》还特别深入研究了矛盾特殊性的三种具体情形,阐明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矛盾对抗的基本理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是指事物矛盾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毛泽东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各方的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对抗问题是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问题。矛盾的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它的具体斗争形式则是各具特殊性的。
第四,《矛盾论》汲取了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和论据,并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地阐明和发挥了矛盾诸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矛盾论》集中研究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矛盾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中,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述评。
答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突出贡献是,坚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首先,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其次,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主张用不同的方法来予以解决,并进而从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表现、根源、处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涯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结论。就整体而言,毛泽东的这些看法都是别开生面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但是,也应当看到,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毛泽东虽然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但他在说明这些矛盾时,既有脱离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的倾向,又未能自觉地意识到从斯大林以来一直沿袭的社会主义观念的缺陷性。
第二,毛泽东虽然提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但他既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完全意义上的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加以区别比较,也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根源、具体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
第三,毛泽东虽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却始终没有点明。
7.邓小平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为什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邓小平运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三个不同的逻辑层次上提出了“完整准确”说、“精髓灵魂”说和“继承发展”说,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富有创见地界说了马克思主义,为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针对“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的基本原理,从积极的意义上提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著名论断。邓小平的“完整准确”说不仅全面深刻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也预示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的广阔前景。
第二,在“完整准确”说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精髓灵魂”说。他反复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灵魂”。提出“精髓灵魂”说,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第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邓小平把“完整准确”说和“精髓灵魂”说综合起来,提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这个问题所作出的最为完满的解答。倘若说,“完整准确”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精髓灵魂”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的话,那么“继承发展”说则是它们在逻辑上的必然引申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