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79(独立成册)]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 1.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居民生活水平降低。( F )
2.(2024·宁波九校联考)求异心理会导致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是不值得提倡的。( F )
3.(2024·宁波适应性考试)“轻奢消费”(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的消费理念追求的是适度消费,享受生活。( T )
4.贷款消费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为其能增加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 T ) 5.我们应摒弃从众心理,践行个性化消费原则。( F )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表是2024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居民收支情况比较,从中可以发现( )
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人均消费 支出(元) 北京 浙江 辽宁 四川 甘肃 31 079 24 147 15 337 11 430 8 028 19 670 14 444 10 462 7 990 7 131 A.不同区域居民消费观念存在差异 B.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仍不平衡 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 D.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解析:选B。表格反映出不同地区收入与消费存在差距,B符合题意且正确。A不符合题意,不选。C、D材料没有体现,不选。
7.(2024·台州期末检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 )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③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④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A.①② C.①④ 答案:B
8.穿婚纱是现代青年人结婚的时尚,而婚纱往往是到婚纱摄影公司租用的而不是直接购买的。对这种租赁消费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1
B.②③ D.③④
①由于消费者使用次数有限,租赁消费更加便宜合算,避免浪费 ②其特点是商品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③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消费方式 ④会变更商品所有权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租赁消费的理解,租赁消费是由于消费者无力购买或因使用次数有限不想购买,而向商品所有者支付一定费用,在不变更商品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方式。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项。
9.暑假期间,小明花费600元,与同学一起听了一场某歌手的音乐会。从消费目的角度看,小明的消费属于( )
A.贷款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解析:选B。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小明花费600元,与同学一起听了一场某歌手的音乐会,这一消费属于愉悦身心的享受资料消费,B符合题意且正确,排除C、D。贷款消费不属于按消费目的分类的范畴,A排除。
10.目前国内租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国内租车业巨头“一嗨租车”率先开启“一嗨车享”P2P(个人对个人)租车服务。下列对于“P2P租车模式”说法正确的有( )
①消费者可以通过贷款拥有汽车的所有权 ②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暂时拥有汽车的使用权 ③租车公司关注市场信息实施新的经营战略 ④租车公司以提供最佳服务为其自身经营目标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选C。“一嗨租车”公司提供“一嗨车享”P2P租车服务,对公司来说,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动而采取的一项经营战略,对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租赁暂时拥有汽车的使用权,故选②③。消费者租赁汽车,只享有汽车使用权而不享有所有权,①说法错误,排除。企业以利润为经营目标,④说法错误,排除。
11.现在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数码产品到衣服首饰,甚至到玩具家具,“能租就租”。可见,“租”生活( )
①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②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
③有利于促进循环性消费的发展 ④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一般“租”生活不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①不符合题意。“租”生活付出少量租金就能满足需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②符合题意。“租”生活能增加物品的使用次数,有利于促进循环性消费的发展,③符合题意。“租”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不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④不符合题意。
12.许多消费者在“双11”狂购之后,发现很多商品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是因为优惠力度大而购买。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②情绪化的消费是难以避免的 ③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改变 ④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材料中的盲目网购现象说明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启示我们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理性消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13.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商品使用频率不高,没必要购买,如一些能开发儿童智力但价格昂贵的益智玩具,孩子玩上几次就不感兴趣了,浪费且不易保管,十分可惜。从消费的类型看,这类商品( )
①是发展资料的消费
②适合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拥有一定时期使用权的消费 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适合贷款消费 A.①② C.③④ 答案:A
14.(2024·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某些网站打着团购、返利、降价等噱头,使众多消费者进入了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这一现象表明( )
①商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②消费者要勤俭节约、绿色消费 ③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④消费者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
B.①④ D.②③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某些网站打着返利、降价等噱头来诱使消费者进入疯狂消费的怪圈,一方面表明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另一方面表明消费者要理智消费,做到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④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价格影响消费,①错误。②强调勤俭节约,绿色消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15.百年老店“全聚德”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全聚德”倡导的这种消费( )
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求实心理 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不利于可持续性消费
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A.①② C.③④ 答案:D
16.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拼族”。拼车可以节约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房可以减少50%以上的房租等。这种现象( )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严重影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拼族”的消费方式,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助于节约生活成本,改变不良消费习惯,树立正确消费观,①③符合题意。②观点太绝对,不选。④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理解。
17.(2024·台州中学模拟考)“隐形贫困人口”常用来形容当下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要践行(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勤俭节约,紧缩消费 ③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 C.②④
B.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这些人的消费没有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紧缩消费”不
4
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消费原则,不选。④强调绿色消费,材料没有体现,不选。
18.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同时又是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很多年轻人“差钱”还热衷于奢侈品消费。对此,正确的建议应该是( )
①消费应“量力而行”
②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的消费观。题干信息反映了很多年轻人“差钱”还热衷于奢侈品消费,故正确的建议应该是①③。②④与题干要求无关,可排除。
三、综合题
1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扩大,这是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欲望受到压抑,难以有效释放。此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证券投资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的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的扩大,这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消费增幅也会下降。
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下降,导致消费欲望受到压抑,一些中高收入者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这体现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20.近年来,旅游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新生代人群“出去看看,说走就走”成为常态。某班同学准备组织“探访千年古镇,共享文化经典”暑期旅游活动,选择的景点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宁德市霍童镇,并做了旅游攻略。
第一,游览有“小桂林”美誉的霍童外表村、天然的氧吧邑坂洞天本草园。观看霍童线狮表演,参观明清古民居、文昌阁等,感受文化经典。
第二,购物时讲究经济实惠,杜绝铺张浪费,采取自助游,必需物品如零食、水果等在市区超市购买,不在景点商店购买。
第三,自带垃圾袋,野外用餐后,及时清理垃圾,不留下果皮、纸屑。
(1)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新生代人群“出去看看,说走就走”为什么能成为常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