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习型家庭事迹
让生命在理想追求中闪光 我叫鲁云英,津市市农村办正科级退休干部。十八年前,我仅是阳由乡农科村 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家里有八十高龄的婆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承包着队 里四亩多田地。我爱人是市煤建公司职工。 小时候,我家里穷,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务农了。我坚持自学。读完了黑龙江函 授大学语文,读古今中外名著二百多部。读文学期刊近万册。写学习笔记二万 多字,记疑难字词五百多组,摘录民间歇后语五百多条,有人会问,一个农村 妇女,哪有这么多的时间读和写的呢?时间是挤出来的。有人休息坐茶馆,有 人无事打扑克。我没有这份闲心。我把点滴时间用在学习上,会前会后,田边 地头,我总是带着书本,有空就拿出来读。连上街卖菜也带着书。一天,我卖 菜回家时,一边走路一边读书,秤杆碰到电线杆、秤杆撞断了,损失几十元, 挨了丈夫的骂。 1980年特大洪灾,阳由垸溃垸了,我家的房子倒了。我和爱人在屋场上搭
了一 个小油毛毡棚。晚上我躺在油毛毡棚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电灯毁了,煤油 灯点不燃,我要读书,怎么办?唯一照明的还有一支三节电筒,我坐在帐子 里,用电筒照着读书。又挨了丈夫的骂:“说你这个女人真不懂事。” 1980 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的政策给农村带来了可喜变化;质 朴、善良的乡里人形象激励着我想写点什么,写什么呢?就写我们的党的好政 策,写我周围那些质朴、善良、勤劳的农民。然而,当我拿起笔来的时候,我 感到笔生了,手也笨了。这双握惯了锄头和镰刀的手啊,怎么也不听使唤。一 个初中都没毕业的人,通过二十多年的田间劳作,所学的一点文化知识都落到 田地里了。写出的东西前言不搭后语,就连那些极简单的字词也写不出来。横 在我面前的文学之路是高山峻岭,是崎岖小道。我写的第一篇小说,题目叫 “苦笑”。写了好几万字。写好了,回头再看,啊哟!哪里象文章呢?真是懒 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有位老师对我说:“小鲁,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 创造性的劳动,有人搞了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没搞出东西来。开始 不要写得太长,要从短的入手。多读书,要练基本功。不能把你生活中包罗万 象的东西全记下来,要从生活中去提炼,歌颂真善美 ,, ”
老师的教导象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灵的窗子。于是,我回过头来如饥似渴地 读书。读着读着,心,慢慢开窍了。书,成了我最好的老师。按照老师和书本 上说的,我仔细地观察周围那些人的一言一行。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我发现了 闪光的东西,我捕捉到了灵感。终于,一个比较象样的短篇写成了,在津市文 化馆办的《兰草》期刊上发表了。我好高兴啊!我的文章能在刊物上发表啦! 我创作的兴趣更浓了。 1982年 4 月份,作家谢璞老师来津市讲课。我丢下生产,每天跑到街上听
课。 当时听课的人济济一堂,尽是城里人,就我一个农民,我不敢坐前面,坐在角 角里。我怕人家说:一个农村女人,也想搞创作哇!出乎我的意料,谢老师看 过我的稿子之后,通知我去了。谢老师跟我谈了两个钟头的话。临走时,他紧 紧地握住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鲁呀!你是一根好苗子,你的文章很朴 实。你只要坚持下去,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年青人,春光易度,前程无量 啊,, ”回到家里,我翻来复去睡不着,谢老师那亲切的话音总在我耳旁缭 绕。是不是我的文章真的写得好呢?不是的,这是老师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希 望呀!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拿起笔来,坚持写呢? 82 年一年里,我陆续写出了十 二个短篇。一篇也没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冬天夜里冷,我用毛巾包住头,用棉袄裹住脚。夏天热得要死,我很少乘过 凉,乡下蚊子抓得成把,我穿上深筒套鞋,穿上长衣长裤,照样坚持写。我的 朋友们劝我:“算了吧!人到中年万事休,不要挤在文学创作的小路上。如今 政策好,把家庭副业抓好,责任田种好,把儿女抚养好就行了。想捞那几个稿 费,是那么容易的吗?朋友劝我,出于真心。她们是看我苦苦写了几年没出成 果呀!” 我刻苦再刻苦、坚持再坚持,苍天不负苦心人。我的小说《布谷叫了》在省刊 上发表,编辑部专门为这篇文章写了评论,题目是“新苗破土放清香”。我的 小说《月到中秋圆》也在省刊上发表,编辑部也为这篇文章写了专题评论,题 目是“一朵带露的鲜花。”《月到中秋圆》被常德地区评为文学创作二等奖。 津市市人民政府、常德市人民政府曾连续几年授予我“劳动模范”的光荣称 号,全国妇联授予我“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85 年的三月,我荣 幸地上了北京,受到了邓颖超、康克清、陈慕华 ,, 等许多中央领导的亲切接 见,
并合影留念。我被津市市委、常德市委树为“四自”、“四有”、“先
农村学习型家庭事迹(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