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无砟轨道道岔检查表
检查标段: 检查位置: 岔位: 岔心里程:
编号 1 2 3 4 轨距 水平 扭曲 高低 项目 允许偏差(mm) ±1,变化率小于1/1500 ≤2 ≤2 ≤2 ≤2 ≤2 ≤2 <0.5 <1.0 1.5mm/10m <1.0 <1.0 检验仪器或设备 逐枕用轨距尺测量 逐枕用轨距尺测量 测量基线长3m 用10m弦测量 30m弦5m校核(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用10m弦测量 30m弦6m校核(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塞尺测 塞尺测 弦线,钢板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特性 分类 B A A A 检查意见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5 方向 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的间隙 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的间隙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的间隙 直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间隙 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的间隙 B 6 7 8 9 10 B C B B A 11 <0.5 塞尺测 B 1 / 4
12 13 14 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的间隙 曲尖轨轨腰与顶铁的间隙 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间隙 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装后,尖轨各<1.0 <1.0 <1.0 塞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C B A 15 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基本轨顶面的降低值 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装后,尖轨各±1.0 平尺、钢板尺、深度尺测 B 16 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基本轨顶面的降低值 ±1.0 平尺、钢板尺、深度尺测 C 17 18 19 20 21 22 23 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 尖轨限位器两侧间隙 支距极限偏差(18号及以下道岔) 心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翼轨(直)的间隙 心轨其余部位与翼轨(直)的间隙 心轨尖第一牵引点前与翼轨(曲)的间隙 心轨其余部位与翼轨(曲)的间隙 道岔心轨组装后,心轨各控制断面(轨≥65 ±0.5 ±2 <0.5 <1.0 <0.5 <1.0 卡钳、钢板尺测 焊联前测量,卡尺 支距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C C C B B C B 24 头宽大于15mm)相对翼轨顶面的降低值 ±1.0 平尺、钢板尺、深度尺测 A 25 26 叉跟尖轨与短心轨的间隙 直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的间隙 <1.0 <1.0 塞尺测 塞尺测 B A 2 / 4
27 侧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的间隙 <1.0 1.5mm/10m,尖端不允许抗线 <1.0 <1.0 <1.0 ±3 ±1 +5 0 +0.2mm/m 0 +0.3mm/m 0+ +0.5mm/m 0 ±0.5 达到设计要求 丝扣均应涂专用长效防腐油脂 符合规定 无缺少、无失效 正确齐全 密贴 塞尺测 B 28 29 30 31 32 33 34 辙叉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长心轨轨腰与顶铁的间隙 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间隙 叉跟尖轨蛄腰与顶铁的间隙 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 牵引点位置岔枕间距极限偏差 弦线,钢板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塞尺测 卡钳、钢板尺测 卡钳、钢板尺测 卷尺测 轨顶面 轨头内侧工作面 轨底 钢尺量 塞尺控制、扭矩扳手辅助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塞尺测 1m平尺测 B B B B B B B B B C B B C B A C B 35 焊接接头平直度 36 37 38 39 40 41 42 岔枕位置 螺栓扭矩 岔枕螺栓 扣件安装 零部件 产品标记及支距点标记 密贴状态下,尖轨轨底与辊轮的间隙 3 / 4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斥离下,尖轨轨底和滑床台板的间隙 转换过程中辊轮状态 转换杆件沿线路纵向偏移量 转辙机安装螺栓孔与基本轨直线距离偏差 各牵引点两侧锁闭框中心位置偏差 各牵引点外锁闭两侧锁闭量偏差 尖轨、心轨转换阻力 牵引点密贴检查(密贴段) 牵引点间密贴检查(密贴段) 道岔中线位置偏差 道床板平整度(长枕埋入式) 0.2≤△<3 滚动,与尖轨轨底接触 ≤5 ≤3 ≤3 ≤2 ≤设计指标 4mm不锁闭 5mm无表示 ≤10 3mm/1m +10mm 塞尺测 目测 钢板尺测 卷尺测 钢板尺测 钢板尺测 专用仪器测 专用样板 专用样板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1m平尺测 B B C C B B A A A A B 54 转辙基坑深度 -0mm,底部不应有反坡 卷尺测 B 55 转辙基坑宽度 +5mm -0mm 卷尺测 B 注:A类项合格率100%;B类项合格率90%;C类项合格率80%;判定道岔合格。计算合格率时,检查项中某一项若有多处时,按多个项点计。B类项点尺寸排查超过限值2倍,C类项尺寸偏差超过限值3倍,判定道岔不合格。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