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慈溪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慈溪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2.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的光屏上呈(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多种色光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植物的繁殖主要有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三种形式。下列植物的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葫芦藓 B.海带 C.棉花 D.肾蕨 5.我国正在建设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有力地改善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南水北调”工程其实质是人为地改变了如图中的( )

A.环节① B.环节② C.环节③ D.环节④ 6.某种蚊子的发育会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

A.直接发育 B.无变态发育 C.完全变态发育 D.不完全发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是一种单色光 C.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105km/s D.太阳光射到地球可以近似看成平行光 8.从一个细胞到婴儿出生,要经历的生命过程是( )

A.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B.受精卵→胎儿→胚胎→婴儿 C.卵细胞→胚胎→胎儿→婴儿 D.婴儿→胚胎→胎儿→受精卵 9.如图所示,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 B.用纸槽取用粉末 C.倾倒液体 D.取用块状固体 1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 ) A. 是晶体,熔点是0℃

B. 在4min时,没有出现液态

C. 在2min至6min过程中没有吸热 D. 在2min至6min过程中不断放热

第 1 页 共 8 页

11.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抛洒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针对以上描述,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固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液化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吸热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放出热量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它就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大气压作用。下列四种现象中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吸盘吸附在墙面 B.鸟儿飞翔 C.瓶吞鸡蛋 D.纸片把杯中的水托住 14.浊液与溶液的最主要区别是( )

A.溶液中溶剂比浊液中的少 B.溶液中溶质比浊液中的多 C.浊液中物质的颗粒远大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分散得不均匀,而且不稳定 D.浊液中物质的颗粒远小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分散得不均匀,而且不稳定 15.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6.依据如图三个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燃烧与灭火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燃烧首先要有可燃物 B.燃烧要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C.灭火可采取降低物质着火点的方法 D.灭火可将燃烧物体与O2隔绝 17.如图所示,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烧杯中盛放的是什么呢?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蒸馏水;丙同学认为:可能是紫色的石蕊试液。你认为三位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和丙

18.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二氧化碳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治火灾

第 2 页 共 8 页

19.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 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一片山林中的所有动物 D.一只生态瓶中所有的生物 20.如图为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图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人类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第20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 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 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比例关系不会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D.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23.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下列与此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生产者 B.②是一级消费者 C.③是二级消费者 D.④是三级消费者 24.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菌是单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 C.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细胞核 D.青霉菌可用于制药,酵母菌可用于制面包

25.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 B.图甲中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①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试题卷Ⅱ

第 3 页 共 8 页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6.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动物的受精可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两种类型。以下是天竺鲷、陆龟、企鹅、青蛙四种动物交配的图示,其中属于体内受精的是 ;受精过程必须在水中完成的是 (两空均填动物名称)。

天竺鲷 陆龟 企鹅 青蛙 27.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 (3)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 .

28.如图,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示意图:

(1)A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B中水的作用是 。

29.在“水的电解”实验中,通直流电一定时间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选填“A”或“B”)玻璃管中的气体

(2)检验两玻璃管中的气体后,可以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水由 组成。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沸腾,再过一段时间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同时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由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预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31.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第 4 页 共 8 页

(1)在图6中画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2)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2.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2)需称取氯化钠___g。

(3)该同学纠正错误后完成了实验,发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的水

33.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如图1所示).小亮所在的小组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对此,小亮想弄清造成误差的原因,于是与小组同学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小亮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导管逸出。 猜想二:可能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过早打开使水进入过多。

猜想三:可能是燃烧红磷时插入得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同组的其他同学认为小亮的猜想二一定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 (3)经小组实验后,发现猜想一和猜想三都是正确的,都会使测得结果偏大。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生气体泄漏而造成误差,那应该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亮与组内同学对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

(4)实验后瓶中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34.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当年采收、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分成四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空玻璃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将罐头瓶斜向放倒,在每个瓶中各放入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撒上10粒大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第 5 页 共 8 页

慈溪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慈溪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八年级科学试题卷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2.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jn32pyp710e609m87w9sc9l3ppgr019u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