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免疫学总结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T淋巴细胞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场所:胸腺

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组成的胸腺微环境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必要条件

根据CD3以及辅助受体CD4、8的表达,胸腺中的T细胞可分为双阴性(DN)、双阳性(DP)、单阳(SP)性三个阶段

最核心事件

获得功能性TCR的表达、自身MHC限制、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⒈TCR的发育 基因重排同B细胞

⒉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 部位

胸腺皮质,主要由胸腺上皮细胞发挥选择作用。

在胸腺皮质中,CD4CD8+双阳性T细胞,其TCR 能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Ⅰ/ Ⅱ类分子- 抗原肽结合,且具适当亲和力的DP细胞分化为单阳性(SP)T细胞,其中与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分化为CD8+T细胞(SP);与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分化为CD4+T细胞(SP);而不能与MHC-抗原肽结合或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则发生凋亡遭克隆清除。此过程也称为胸腺的阳性选择。 意义

阳性选择淘汰了不能与自身MHC分子结合的T细胞,使继续发育的SP细胞的TCR只能与自身MHC-Ⅰ或MHC-Ⅱ类分子结合,这就使T细胞获得了自身MHC限制性。

⒊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部位

胸腺皮髓交界处、髓质,

经历阳性选择的SP 细胞在胸腺的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还须经历阴性选择:凡是能识别自身抗原-MHC 复合物、且具有高亲和力的 SP细胞发生凋亡遭克隆清除,其实质是清除自身反应性 T 细胞,即阴性选择。 意义

阴性选择淘汰了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使继续发育的T细胞获得了自身抗原的耐受性。具有两种性能的成熟T细胞离开胸腺,进入血液并移居到外周淋巴组织。

第二节 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一、TCR-CD3复合物

TCR为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 ⒈TCR的结构和功能

TCR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且识别有双重特异性,即既要识别抗原肽的表位,又要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 TCR分为TCRαβ、TCRγδ两类

⒉CD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CD3有五种肽链γδεζη

CD3分子的功能

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第一)信号。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T细胞的辅助受体) 功能

1、辅助TCR识别抗原

2、参与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转导。

CD4-与MHCⅡ类分子β链的β2结构域结合;CD8-与MHCⅠ类分子重链的α3结构域结合

三、协同刺激分子

位于T细胞膜上的各种膜分子,通过与APC或靶细胞上的配基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第一信号由TCR识别抗原产生,经CD3分子将信号转导至细胞内,作用是使T细胞克隆被抗原活化后产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严格的特异性

⒈CD28

是协同刺激分子B7的受体。B7分子包括B7-1(CD80)和B7-2(CD86),主要表达于专职APC。CD28分子与B7分子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诱导T细胞表达抗细胞凋亡蛋白,刺激T细胞合成IL-2及其他细胞因子,并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⒉CTLA-4(CD152)

表达于已活化的T细胞上, CTLA4 -CD80/86结合,使已活化T细胞产生抑制信号。CTLA-4分子的胞浆区有I/VxYxxL基序(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可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⒊ICOS

⒋PD-1 ⒎LFA-1和ICAM-1

⒌CD2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

人的CD2分子表达在95%成熟T细胞、50-70%胸腺细胞以及部分NK细胞

⒍CD40配体

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其受体CD40表达于专职APC(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第三节 T细胞的亚群

一、T 细胞按表面标志,功能不同分为不同亚群。 1. 初始T 细胞

未经抗原刺激的成熟T 细胞,表达CD45RA 和CD62L。

2. 效应T 细胞

表达高亲和力IL-2R ,CD44和CD45RO ,介导免疫效应。

3. 记忆T 细胞

表达CD45RO,CD44,介导再次免疫应答。

二、αβT 细胞和γδ T 细胞 1. γδ T 细胞

γδT 细胞占T 细胞总数的5%以下,大多为CD4-CD8-,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γδ T 细胞识别CD1 分子提呈的脂类或糖脂抗原,在抗微生物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2. αβT 细胞

αβT 细胞占T 细胞总数95% 以上,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蛋白质抗原,具有MHC限制性,是介导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的主要细胞。

三、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CD4 +T细胞识别由MHCⅡ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活化后分化为Th细胞 CD8 T细胞识别由MHCⅠ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活化后分化的效应细胞为Tc (CTL )细胞,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

四、Th、CTL、Treg细胞 1.Th细胞

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Th1、2、17三类,前两者在细胞、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后者通过分泌IL-17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的发生

2.CTL(Tc)细胞

通常指表达TCR ab CD8+CTL细胞,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进一步分为Tc1、2

3.调节性T细胞(Treg)

(1)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 直接从胸腺中分化而来,表型为CD4+CD25+Foxp3+

(2)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又称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一般在外周由抗原及其他因素诱导产生,主要来自初始CD4+T细胞,有Tr1和Th3两种亚群

(3)其他调节性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

能够摄取、处理(加工)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 T 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通常所说的 APC ,指树突状细胞(DC)、单核- 巨噬细胞(Mo/ Mφ) 和B 淋巴细胞。

专职APC

DC、B细胞、巨噬细胞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C增殖,是机体适应性TC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是连接固有、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㈠类型与特点 ⒈根据来源的分类

髓系DC、淋巴系DC,前者为经典、常规意义上的DC,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和启动;后者指浆细胞样DC,活化后释放I型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免疫应答,也可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⒉根据分化成熟状态的分类 未成熟 DC

大多数髓系DC离开骨髓后以未成熟状态存在,具有强的抗原摄取、加工处理能力,但表面 MHC 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低,故提呈抗原刺激初始T 细胞能力很低。 成熟 DC

免疫学总结2 

T淋巴细胞第一节T细胞的分化发育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场所:胸腺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组成的胸腺微环境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必要条件根据CD3以及辅助受体CD4、8的表达,胸腺中的T细胞可分为双阴性(DN)、双阳性(DP)、单阳(SP)性三个阶段最核心事件获得功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b4d5lceq38ccg96mxg8n6j4879as00by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