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风险分析
1.1 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 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 1.3 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一些有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一氧化碳、氮气、氩气、硫化氢、甲烷(沼气)、煤粉等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粉尘,如果有限空间作业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当,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部分有限空间作业面狭窄、作业环境复杂,还可能发生触电、机械损伤、淹溺和坍塌掩埋等事故,一些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较大,如果事故风险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4 事故发生的诱因
1.4.1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 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清洗或置换、通风、监测、消除点火源等防火防爆措施。
1.4.3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4 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 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
3 事故险情信息报告
(1)事故信息的报告内容
①事故部门、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报告时间; ②事故发生的设施、事故类型等;
③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判定的伤亡情况、导致事故的初步原因、抢险救护情况和已脱险及受险人员情况、现场指挥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④预计事故发展态势情况,已经采取的防范措施; ⑤需要支援的项目,包括人员、设备、器材等;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信息汇报
1、事故或重大险情第一发现者首先向生产现场带班人员、车间负责人报告,并及时第一时间用电话方式将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基本情况、现场处置情况、人员被困伤害情况等。
2、发生事故时,任何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向上一级主管、应急指挥部报告;上一级主管应立即告知应急指挥部。
3、上一级主管、应急指挥部接到应急电话,应认真听取汇报,不得搁置电话、敷衍推诿。
4、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3)信息上报
1、如事故靠本公司自身力量得不到控制时,由总指挥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诏安县消防大队请求救援。
2、报告的时限和流程: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应急指挥中心应当于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诏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诏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4 应急指挥
4.1 夜间发生事故,由值班领导临时担任指挥,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理和落实抢险救援任务,并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
4.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各应急工作小组,在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工作。
5 应急救援
5.1 应急指挥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类型、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判断,及时安排人员应急避险,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做初期的救援、救治、排险,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5.2 各应急小组各司其职,小组成员按相应的要求检查并佩戴好防护装备,检查并携带救援用具,全力做好各自职责内的工作。
5.3 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型、状态和危害程度制定出快速有效的方案,安排、调配相应的应急资源。
5.4应急抢险组到达现场后,采取事故现场紧急防护措施,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救出人员,及时控制危险源,排除事故现场险情。对伤亡人员进行及时、准确的救治和处理。及时向现场指挥、副指挥汇报情况。当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采取必要时的检测、个体防护等安全措施。如果事故已经无法控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时,必须安排现场所有人员迅速撤离。
5.5现场警戒组到达现场后,在警戒隔离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负责警戒。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对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严禁无关车辆进入等。合理设置出入口,除应急救援人员外,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5.6受伤人员救出转移至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空气无污染区域后,立即实施现场救护。对已患缺氧症的作业人员应立即给予现场急救;对已停止呼吸人员,应在现场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人工呼吸,同时通知医院赶到现场抢救。救护组人员到达现场及时接替现场抢救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中毒人员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的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5.7后勤保障组检查清点所需的保障物资,如保障物资不足,及时上报现场指挥,准备保障物资,听候现场指挥的命令。
6 应急处置措施 6.1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精心组织、科学施救”的原则,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援,全力以赴救出遇险人员,精心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有效防范次生衍生事故。
6.2 应急处置的具体要求
6.2.1 有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时,应急处置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2.2必须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等安全措施。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低温有效隔离,危害物质可靠切断。
6.2.3救援人员首先应检查现场的通风状况,并做好自身防护,如有毒、窒
息环境救援要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系全身式安全带,在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地面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有限空间施救。严禁贸然施救,以免造成事故扩大。
救援人员在应急处置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护面罩。
6.2.4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援救时,救援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防爆工具、防静电救生绳,配带有效的检测报警仪器。通风、检测仪器、照明灯具、通讯设备、电动工具等器具应符合防爆要求,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妥当保管,加强维护,保持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损坏的器具要分开存放,并设置明显禁用标识,以免发生危险。
6.2.5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6.2.6 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提前约定可靠的联络方式。
6.2.7 控制、记录进入现场救援人员的数量。
6.2.8 现场安全监测人员若遇直接危及应急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应急小组负责人和现场指挥部,应急小组负责人、现场指挥部应当迅速作出撤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