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源流【圣才出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源流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新闻评论的界定 新闻评论的界说 新闻评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对待不同界说的看法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新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闻评 新闻性的意义 论 政论性的基础 及其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 政论性的核心 体 政论性特征的意义 裁特 新闻评论的性质 征 新闻评论的性质和功能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 新闻评论的地位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产物 1.新闻评论是现代报纸的产物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报纸上才刊登评论文字。丹尼尔·笛福被尊为英国“社论之父”。

(2)我国的现代报刊从创刊开始就有社说或论说一类的文章。这与第一批中文现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有关。

2.我国新闻评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1)政论主导时期

以1904年《时报》创刊为大致分界线,在这以前,报刊论说基本上是政论的一统天下,

1 / 19

www.100xuexi.com (2)新闻评论形成时期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这以后新闻评论逐渐崭露头角。

新闻评论从报刊政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体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乎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但大致可以说,辛亥革命以后,它已成为报刊论说的主流。

(3)新闻评论语体化时期

评论语体化实际上是白话文运动在新闻领域的反映,它的发展与整个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辛亥革命前后,秋瑾、林獬(白水)都曾创办“白话报”,率先以白话写作评论。但直到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兴起,新闻评论才开始走上语体化历程,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

(4)新闻评论个性化时期

个性化是广播、电视先后问世以后提出的新问题,但影响遍及所有新闻媒体的评论。由于认识的滞后性,人们并没有适时提出个性化问题,当然也不可能自觉、能动地处理实践中不时出现的新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目前仍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二、从报刊政论到新闻评论 1.“草野为之歆动”的报刊政论

真正把“报首论说”当作政论经营,使政论成为报刊战斗体裁的,是试图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包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宣传家。其中王韬、梁启超、严复、宋教仁、章太炎、章士钊,对报刊政论的发展贡献尤其显著,影响尤为深远。

(1)王韬——中国报刊政论的奠基者

①王韬(1828~1897)本名利宾,字长弢,号弢园。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始运用政论体裁,比较系统地宣传“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的改良主义思想。在他亲自担任主笔的十年间,这家报纸共发表政论800篇左右,几乎全部与当时的内政、外交密

2 / 19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切相关,并多数出自他本人之手。

②王韬的政论没有摆脱“中体西用”、“变法不变道”的思想藩篱,但接触了时弊,不仅大声疾呼宣传社会变革,而且开始注意揭露洋务运动中的混乱和弊端。因此,《循环日报》被后人誉为我国政论报刊的先驱,王韬也因而成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报刊政论家。

(2)梁启超和“时务文体” ①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是改良派的主要报刊活动家。他从1895年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到1920年“正式脱离报馆生活”,在长达25年的报刊生涯中,先后主编的报刊达十种以上。

在主编《时务报》期间,以犀利的笔锋、慷慨淋漓的议论而名重一时,成为与康有为并称的改良派政治领袖。据统计,《时务报》前后共在“论说”栏发表112篇政论、在“时务报馆文编”栏发表文章21篇,其中60篇出自梁启超之手。

②“时务文体”

《时务报》创刊于l896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政论文章,打动了不少读者,这些政论成为风靡一时的“时务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有:a.“纵笔所至,略不检束”;b.“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和外国语法”;c.“条理明晰,笔端常带感情”。

(3)严复与章太炎

①严复(1854~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从英国回国后开始撰写政论文章,翻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参加改良派的报刊活动。他的政论,前期多发表于天津《直报》,以后主要发表在他自己创办的《国闻报》上。《国闻报》在百日维新期间共发表42篇本馆论说,其中23篇出于严复之手。他标榜自己的政论文章专“以

3 / 19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待中国多读古书之人”,“非以饷学童而望其受益”,因此刻意雕琢,唯务典雅渊博。

②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家。曾任《时务报》撰述,因“苏报案”而名声大噪。l906年任《民报》主编,先后为《民报》撰写了58篇文章,前期政论虎虎有生气,后期则陷于狭隘的排满主义和国粹主义之中。他的政论笔锋犀利、尖锐泼辣,能够调动自己的丰富文史知识,加上激烈的政治热情,的确有令人为之神往的魅力。但由于“文必法古”,好用典故和古字、奇字、僻字,往往使人难以通晓,“艰于一读”。

2.新闻评论的孕育过程

早在王韬的部分政论中,已经蕴含着新闻评论的胚芽。新闻评论从报刊政论分化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体裁经历了与报纸由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化相适应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中对新闻评论体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有:

(1)“编者按”运用范围日渐扩大

在报刊政论鼎盛时期,已经出现类似现在“编者按”的文字形式。改良派前期的报刊译述和政论并重,它们在译载某些国外报刊文章时,往往加上简短的按语,揭示文章的实质或作必要说明。较早运用这种形式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和《新民丛报》。

(2)时事短评迅速走向繁荣

时事短评当时通称“时评”。这种论说形式最早出现于《新民丛报》、《浙江潮》等刊物上,分版设置时评专栏,把它作为报纸的主要论说阵地之一,是《时报》首创。时事短评短小精悍,能够及时配合新闻报道评论人们关心的问题,这种评论形式的出现和普及,是新闻评论从政论中分化出来,而终于成为独立的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

(3)社论内容取向的转变

随着报纸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变,社论的注意力也逐渐转移到重大的新闻事件上

4 / 19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来。这种转变,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竖三民”(即《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和“横三民”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些报刊的论说比较密切地注视国内外事态、及时评论重大事件,为其注入了新闻性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文化渊源 1.源远流长的政论传统

我国具有悠久的政论传统。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较为完整的论说—政论文章了。论说—政论的大量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墨子提出的“三表法”,对于以后的论说—政论体裁的发展尤其具有深远的影响。荀况、韩非的一系列作品奠定了论说一政论体制的基础。

2.“论赞”、“传注”与“评点”

对新闻评论体裁的发育影响最直接的是司马迁开创的“论赞”传统、汉代开始兴盛的“传注”,以及明末清初的“评点”。

(1)论赞

论赞发端于《史记》的“太史公曰”。“太史公曰”有两种:一种用于本纪、世家、列传末尾,是司马迁概括自己对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看法的文字。另一种置于表、书的开头,实际上是以议论统率事实、起类似导论的作用。

“论赞”的这种处理记述和评论关系的方式,后来直接为新闻界所借鉴,演化成为“时评”和“编者按”、“编后”一类的评论形式。“时评”主要继承“论赞”因事立论的传统,“编者按”和“编后”则偏重承袭其形式。

(2)传注

这种文章形式大约起于战国,汉代以后日渐兴盛,主要用于解释经典。传注的目的在于

5 / 19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源流【圣才出品】

www.100xuexi.com圣才电子书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章新闻评论的源流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新闻评论的界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9br3ma1w4oweh0q68m0sr9z0p08p00ny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