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趋势:
自2001年开始,“素养”一词频繁出现在国家教育文件中。首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随后,这一目标又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以这两个文件为指导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同样出现了诸如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语文素养、艺术素养、美术素养、音乐素养、健康素养等名词,部分学科的课程标准还在前言、课程理念或课程性质部分明确规定学科素养为课程核心培养目标,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等。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来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将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11 年颁布的修订后的 19 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有 16 门提及学科素养在课程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及课程体系对学科素养的支持作用,即使未提及学科素养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门课程,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行为与习惯等维度描述了课程目标。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学科素养”这一问题。2014 年 10月召开的“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以“学科教学和学科素养”为主题,2014 年 11 月召开的“第九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以“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为主要议题。学科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课题试就学科素养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进行梳理,以期推进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进步。
(二) 我校学生素养发展的需要:在“十二五”课题研究中,我校的课题《小班化背景下的协商教育方式研究》,从学生的协商素养入手,发展学生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以此为突破口,从学科教学入手,更全面地发展学生能力,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是我校研究的重点。
二 课题界定 : 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项目组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如下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钟启泉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使其具备核心素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相当于总的数量达成目标,而学科素养则是因年龄、知识结构差异,在学校教学中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两者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对一名学生而言,在其读书生涯所学的所有课程的学科素养的累积,共同指向其发展核心素养。
初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初中生生理、心理为基础,在学校教学中,学生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一文中以苏格兰的“卓越课程”为例,详细阐述其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标准制定和落实过程,来为本国课程标准实施和修订提供建议。《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欧盟整体层面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政策和计划项目,进而对欧盟核心素养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跨学科素养的实施、核心素养与传统基本能力的关系以及核心素养的评价等当前欧盟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文章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核心素养的实施进行了全方位谋划,但缺少对从课堂角度具体实施的方式与效果验证。
从国内来看,截至 2015 年 10 月 8 日,中国知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中关键词为“学科素养”的文章共计 1666 篇。最早论及“学科素养”的是 1992 年张祖卫发表在《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上的《高中阶段必须加强和深化历史学科意识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尝试和看法》一文。该文认为,历史教学应当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科素养”的提高除了加强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以外,还要教育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意识;历史学科意识包括历史科学意识、历史评说意识、历史借鉴意识。在以“双基”为学科教学核心目标的时代,这一论述具有突破性和先见性。但在这篇文章之后,直到 2001 年的10年时间里,论及“学科素养”的文章只有6篇,且均没有对“学科素养”进行正面、专门的研究。2001年,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科素养”一词在基础教育领域走向台前,仅2002年论及:“学科素养”的文章就有9篇,超越了此前10 年的文章总数。随后,此类文章逐年增加,2003—2010年共有408篇文章发表。这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素养”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2011 年至今,论及“学科素养”的文章出现了“井喷”现象,4年共计1242篇。这显然与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明确将:“学科素养”作为学科课程的核心培养目标有关。教育部在2014年4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可以预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关各“学科素养”的研究将掀起又一轮高潮。但是,目前总计 1666 篇的“学科素养”研究文章只是表面繁荣,以篇名和关键词均包含“学科素养”为条件,在中国知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只有186篇文章。这一方面说明,“学科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基础教育领域拥有了一定的声音;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科素养”的专门研究还十分欠缺,很多人都在谈“学科素养”,却少有人专门研究和了解“学科素养”。在“学科素养”已经成为课程核心目标的背景下,认知熟识度与认知深刻度存在巨大差距影响着学科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 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方向。
2.对学科素养的核心内涵、层次、类型、内容以及基于学科素养教学的思路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以形成若干有价值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命题;
3.对学科素养的已有研究进行方法论上的反思,为学科素养指导日常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二)实践意义:
1.对学科素养在教学中的实践问题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回答,为学校教师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建构中提供相关的策略和方法建议;
2.对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以提高教师在加强学科素养教学方面的理论自觉性; 3.通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
五 理论依据:
(一)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说主张人格由四层要素组成,形成金字塔结构:第一层是志向,包括冲动、愿望、兴趣、能力倾向、理想、世界观和信念等;第二层是经验,包括知识、技能、熟练和习惯等;第三层是反映,包括情绪、感觉、思考、体悟、感情、意志和记忆等;第四层是气质,包括性别特质、年龄特质、病理学变化和身体变化等。也有把世界观、思想和道德的基本信念视为人格核心的人格学说。众多的人格学说可以为我们思考基础教育实践的指针,提供思想资料。
人格的结构与发展研究所引出的发展法则,为界定“核心素养”提供了基本视点:人格并不是个体心理机能与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相互关联的内在条件的总体,这些要素交互作用,使得人格不断形成新的品质。当前学校教育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不再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单一能力的培养,而是通过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1908—1970)、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凯利等。建立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包括以下观点。 1.以人性为本位的教学目的观。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不是由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的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马斯洛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人的潜能;学习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学习者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因而,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人本主义者强调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氛围,保证学生在充满满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安排的合适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使学习者成为充分发展的人。 2.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观。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 因而,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创造适合的成长氛围。
六 研究目标
1.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各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教学的阻碍与不利因素。
2. 在分析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内涵、基本特征及内容的基础上,为各学科教师提供挖掘学科素养的基本框架。
3. 研究基于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路径,为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提供框架和思路。
七 研究内容
(一)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策略问卷调查 1. 学生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度相关问题调查 2. 教师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态度及实施相关调查 (二)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1. 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2.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3. 教师素养建构的相关策略或途径
(三)研究分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及内容 1. 起始年级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研究 2. 八年级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研究
3. 九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特殊性研究 (四)基于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1. 打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经典课堂” 2. 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
3.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策略
八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分析学科素养的根本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内容,以突破当前中学教师对相关学科素养的把握。
2.在揭示基于学科素养根据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学学科素养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九 研究思路
根据我们的研究任务与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大致沿着下面的基本研究思路,依次推进“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问题的综合性研究:
1. 首先系统考察历史上关于“学科素养”问题的已有研究及其认识成果,从中归纳总结它们的研究问题与基本观点,吸收借鉴它们的经验与教训,寻求对本研究有重大价值的思想理论资源。
2. 综合运用关于“学科素养”的主要认识成果,深入探讨学科素养的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层次、类型及内容,在揭示学科素养的根据与思路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学科素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3. 集中研究教师在基于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为此,本研究将借助大量的实践案例,集中关注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突破口、实践模式与现实途径等问题。
十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考察学科素养的已有研究成果,吸收和借鉴国外及他人的认识成果。关于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丰富而具体,需要结合本课题梳理有关学科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进而更好地指导本校各学科老师的课堂教学以理论建构。
2.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及学生访谈、调查,总结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或途径,总结优秀教师的做法,加以提炼、总结,形成本校学科素养相关理论经验。
3.案例研究法。主要用于归纳概括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类型、教学过程中学科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使用等实践性问题。
十一 实施步骤
自2016年选题、课题申报至2024年的近三年实践研究,预计要经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①课题准备与方案设计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0月) 在充分征求教师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开展调研,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②课题实施与探索阶段(2016年10月——2024年2月) 1. 起始年级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研究 2. 八年级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研究
3. 九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特殊性研究 4. 打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经典课堂” 5. 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
6.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策略
③课题反思与调整阶段(2024年2月——2024年6月)
对前期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经验,发现新问题,调整方案,边实践、观察、验证,边反思调整,修订完善方案。
④总结与提升阶段(2024年12月) 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聘请专家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审核、评审,筹备结题评审会。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成果集,形成影像资料,准备结题,迎接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