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教师教育领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5章 教师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及分析/ 35

方式。进行在线课程学习之后,马上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体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同时用手机或者其他录像设备记录应用过程,并作为学习证据提交至平台进行考核。

建立和完善支持服务体系5.

一现状,在制度建设上,吉林省要求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要求融入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环境,利用学校已有的校本研修体系,在区县培训团队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效果。

突出对“整校推进”效果的考核6.

培训考核多侧重于教师个体学习的评价。为了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在省级层面,从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质量、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环境的建设、学校信息化校本研修的质量以及教师培训效果四个方面全面评价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效果。

“融合式研修”往往依据教师视频学习时长、发帖数量、作业数量和质量、成果的质量等进行评价,“融合式研修”多由机构提供培训课程,设计相应的研修活动,制定相应的研修规则。为了改变这

5.3 中国知网基于名师引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协同教研

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集团化办学规模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提高集团校整体教学质量”这一难题,必须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搭建一个跨时空的、基于知识管理机制和协同教研机制的数字化交流平台。为此,中国知网提出了“中小学名师辅导协同备课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

学习、学校教研及管理需求,量身定做的一款“资源+平台+服务”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学习平台和管理平台。此平台以学校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和名师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服务目标,将精准教学知识服务、全程自动知识管理和智慧协同工作融入平台应用中,在“名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三级协同的教研创新机制下,开展中小学国家课程备课、特色校本课程编创以及学生课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与学活动,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优秀教学方法的组织化推广、学校教育教学资产的管理和传承。具体协同教研模式如下。

一是名师辅导备课。普通教师在平台上先开展个人备课,将备课初稿上传到名师辅导备课平台,名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备课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性化精准辅导,利用备课平台的协同研讨和视频直播工具,通过手机、计算机等多种终端随时对备课教师的教案、学案进行点评,对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辅导成本。

通教师”的虚拟备课组,备课带头人由特级教师、名师担任,负责主导课程设计、说课、备课指导、成果审核发布;核心成员由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担任,负责参与课程设计、承担单元主备任务、收集备课资料、研讨总结备课内容;其他成员包括普通教师和新教师,负责观摩备课过程、收集备课资料、参与研讨交流、协同编创、个性化教案整合。这三类备课成员以学科为中心,协同分工,在名师指导下进行交流研讨、视频说课,最后备出高水平的优质课程输送给学科备课组共享使用。

二是名师协同备课,如图5在备课平台建立“名师+骨干教师+普-4所示。以学科或专题为单位,“中小学名师辅导协同备课平台”是针对中小学优质校、集团校、学区校等机构的教师教学、学生

36/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教师教育领域

图5-4 名师协同备课示意图

三是嵌入知识服务场景的智慧备课。教师可以针对所教学科课程教材规定内容进行日常备课,通过备课平台的智能化引导完成基本备课任务,实现智慧备课成果的沉淀与管理,如图5-5所示。平台将教师备课所需资源与备课过程进行深度融合,方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随时调用教案学案、试题试卷、名师微课等同步教学资源以及图片公式等碎片化资源,导出备课成果,提高备课效率,提升备课质量。

图5-5 嵌入知识服务场景的智慧备课示意图

教师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趋势

第6章

38/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教师教育领域

教师互联网学习行为分析结果以及教师教育领域 综合上述教师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年度概况、

互联网学习发展的典型案例,教师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2019年,

6.1 教师移动学习趋于常态化

网络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2019年有20.71%的教师进行互联网学习时并没有特定的场所,

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进行学习,这比2017年和2018年分别高出4.91个百分点和1.40个百分点。同时,有6教师移动学习的覆4.95%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方便地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由此可见,即除了用台式计算机(占比为4外,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学习设备已经成为教师开展互联6.52%)网学习的最常用学习设备。不难预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学习APP的不断丰富,教师移动学习将趋于常态化。

盖面在逐年扩大。此外,调查结果还表明,最常用智能手机开展互联网学习的教师已经占到35.71%,

6.2 教师更加注重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支持

网络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多达8有帮助”或“非2.80%的教师认为互联网学习对自身工作“

。与此同时,常有帮助”对教师上网学习最关注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是教师上网学习最关注的内容,占比为5其次是与提升工作能力相关的信息,占比为2二3.02%;9.93%;者占比合计达到8教师对互联网学习的认知以及互联网学习的内容都与教师自身专业2.95%。可见,发展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有77.00%的教师计划利用互联网学习来支持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学习过程中,教师愈加注重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支持。

6.3 教师互联网学习向深度学习方向发展

网络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9.87%的教师认为近年来参与互联网学习时长占各类学习总时

长的比例越来越大;有6有79.35%的教师认为互联网学习有助于开展更加深入的反思和评价;2.70%的教师认为互联网学习有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71.71%的教师认为互联网学习有助于更加深入地开展问题研究;有7推进课程改革。由4.30%的教师认为互联网学习有助于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此可见,教师互联网学习不但时长占各类学习总时长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与教师的教育教学高阶能“力的提升结合得更加紧密,在诸如S融合式研修”等精准培训模式的推动下,教师POC形式的培训、互联网学习正朝着深度学习的方向发展。

6.4 教师互联网学习素养发展趋于全面

《教育信息化2.提出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0行动计划》

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针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77.78%的教

第6章 教师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趋势/ 39

师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的能力;有73.0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的能力;有6有62.9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有效加工;3.42%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基于互联网创造适用于本学科领域的学习资源。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具备互联网学习的基本素养。进一步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四项能力指标(即查询、筛选、加工、应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四项能力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也就是说,多数教师是同时具备教师基本素养的四项能力,教师互联网学习素养发展趋于全面。

调查结果在反映上述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当前我国教师互联网学习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师互联网学习环境还有待改善,互联网学习环境在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显得弹性不足,教师互联网学习的支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教师互联网学习的高阶素养还比较欠缺,教师互联网学习的任务驱动不够等。

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教师教育领域

第5章 教师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及分析/35方式。进行在线课程学习之后,马上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体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同时用手机或者其他录像设备记录应用过程,并作为学习证据提交至平台进行考核。建立和完善支持服务体系5.一现状,在制度建设上,吉林省要求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要求融入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4oz0i39l3fre38hic91cf865brly010m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