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田家五行》原文---整理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田家五行》

卷上

月占

正月类---------------P324

元日值立春,主民大安。谚云:“百年难遇岁朝春”。

有雷,主禾麦皆吉。有雪,主夏秋大旱。日岀时有红霞,主丝贵。

喜晴恶雨,谚云:“明正时至吉”。天微阴,东北风,主大熟。谚云:“岁朝东北,五禾大熟。”一云:“五湖大熟也。”或云有水,言五湖中以鱼多为熟。。。。

。。。由此论之,当以五禾者为是。俗指壬癸亥子之方,谓之“水门”。其方风来大水。谚云:“岁旦西北风,大水定妨农。”西南风,米贵。南风及东风,皆主旱。

《岁时杂记》云:“五更将杓插在腰,信步行岀门试听傍说。”甚言语。吉则吉,凶则凶。《风土记》云:“服赤小豆二七粒,面东齑汁下,即一年无疾病。家人悉令服之。”

《荆楚岁时记》云:“平日投麻子二七粒,投井中辟瘟。”

医家有“八神屠苏”,饮用药。八味入绛囊,隔夜挂井中,或水缸中,年旦以酒三五盏连囊煎,三五沸。或人衆再煎以酒,自?至长,面东随意饮之,一年四时不患瘟疫之疾。

-----------------------------P325 换桃符。

不讨火,不汲水,不扫地。 年朝把笔百事大吉。

立春,风色晴雨雷雪大率与元日同。

种春田卜水,X嘉与之崇德每故事。其地塘东高阜畏旱宜水;塘西低下畏水宜旱。故东西两乡之人各备麦苗。于是日早至有司衙门前,比及未打春之前东乡人种东街,西乡人种西街,各取先兆,以断水旱。XXX借问多有奇验。

看春牛占岁事.其释色本按立春日之支干纳音,各有定式,田家日以此占岁事颇亦有验。头黄主熟。又专主菜麦大熟。青,主春多瘟;赤,主春旱;黑,主春水;白,春多风。身色主上乡,蹄色主下乡,四时占法并同前。

人事争取泥土书大字,云立春之日百事大吉。

凡一日阴,人料一升,二日阴,人料二升。此说恐误。大抵新年只是得晴明稍和暖为上。

东方朔八日论之其义,可见矣。杜诗云:“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盖以此识时事,初非替美(羡)之辞。由此究之,误传无疑矣。或是上乡专X畏旱之,言其理亦通。

-----------------------------P326

东方朔以新年八日占八事休咎。晴为祥,雨为殃。曰: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马、六牛、七人、八谷也。

秤水。十二日,以卜十二月之水旱。专取一瓦瓶,每朝取水秤,重则雨多,轻则雨少。初一管正月,初二管二月之类。

上正三节初三日也,意谓尊岁首,故称为上,近开XX,一友人传伯XX中呼为

XX夏时建寅正北,言有理。

东北风主水旱,谓东南风晴主旱,西北风主水。某日田家占水XXX。。。 谷日。即初八日,俗名上八日,宜晴。此夜若雨,元宵如之。谚云:“上八夜弗见参星,月半夜弗见红灯。”

量月影占水。当晚,直立一丈竿于平地候月光.才有影即量之,据其长短移于水面,就桥柱或船棚等柱上痕记。梅水必到所记而止。水乡取影短为吉。

看参星。俗呼七簇星也。星在月西约丈许以下,谓之“参得过”;以上,谓之“太过”,主大旱。在月东,谓之“参不过”,主水。

五子日占岁事。括云:“甲子丰年,丙子旱,戊子蝗虫,庚子叛,惟有壬子水滔滔,只在正月上旬看。”上旬内得辛日占水旱,三日以前,前主旱;七日外主水;余平。愚按六甲周流天下一定之理四海之广,南北分野,水旱每有乘除,岂可拘而一类取之因此丰年已上之说,少有应验,不若以晴雨论之者多有准,盖风雷晴雨,百里不同以其地占之,应在共地,固可信也。如《礼记·月令篇》所载:”孟春秋令,则云其民大疫,仲春秋令,季秋夏令。则云其国大水。孟夏冬令,则云后乃大水,败其城郭。孟秋春令,仲秋及仲冬夏令,则云其国乃旱.”此亦言气候寒暑不正指变,各国不同。故特云则其国之水旱疾疫,即此义也。余有六甲中得壬得辰等日以说旱者甚多,皆不甚准。所以不敢泛称。

上元日:晴,主一春少水。括云:“上元无雨多春旱,淸明无雨少黄梅,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予幼时仅闻有末句,忽一日家兄云有上文二句,曰:“重午有风三伏热。”意谓特取对耳后遇天台术士张寅谷者,值上元日喜晴。云一春必旱,因和之乃诵此,括方知是有此对,然亦未能深信。又二年,有越上耆儒陈元茂者,因清明喜晴,忽诵此,括却云夏至无云三伏热,改之占法,此说有理,方释。

此疑无云之说,详见五月夏至下。

採官X以面作笼,炊之焰火徵水旱吉凶之。识灯下分供各人取验,以卜流年休咎。杨成奇诗云:“小儿欲求得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探宫茧。以面作茧,蒸之饀内,占水旱,验各人流年休咎。杨诚斋诗云:“小儿欲求得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爆孛娄。烧干锅,以糯谷爆之,曰“孛娄花”。占稻色,自早禾至晚稻,皆爆一握。以花多断吉。卜人口亦如之。已上二事,纵不甚信,亦可为田家及时之乐。

祀紫姑仙,俗谓之坑三姑娘娘。以箕插箸就厕,妇人祷之,以卜蚕桑之事。及请画花样,以求巧。若男子见之,即退。

十六日谓之“落灯”。夜晴,主旱。又喜东南风,水乡最宜。其年低田大熟。 二十日谓之“秋收”,日晴主秋成。

雨水后阴,多主少水,高下大熟。谚云:“正月罂坑好种田。” 月内雷多,主人民不安。月蚀,主粟贱,及盗贼多。 虹现七月,谷贵。

二月类

朔日值惊蛰,主蝗。值春分,岁歉。风雨,主米贵。

--------------------------------------------------P327

初二日,东作兴,谚云:“二月二,上工日。”田家雇佣工之人,俱此日执

役之始,故名“上工”。雨,主妨农。是朝见薄冰,主旱。

惊蛰前后有雷,谓之发蛰。起自北,主有水。 《杂占》云:“凡雷发声初起艮,主米贱。震,主岁稔。巽坤,主蝗虫。离,主旱。兑,主五金长价。乾,主民灾。坎,主水。

初八日,祠山大帝诞辰,东南风,谓之“上山旗”,主水;西北风,谓之“下山旗”主旱。彼中值西北风则旱,人皆泣。盖山田畏旱故也。

十二日夜宜晴,可折十二夜雨,大抵二月怕夜雨,若得此夜晴,虽雨多亦不妨。

春分日占风:东,主麦贱,岁丰。西,麦贵,南,主五月先水后旱。北,米贵一倍。前后一日内雷,主岁稔。

十五日为劝农日,晴和,主丰;风雨,主歉。

寒食清明前二日是其日,必雨,甚准。《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必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吴人专尚此日墓祭,谓之扫松,又谓之上坟,多值风雨。每年经验。

P328----------------------------------------

杜诗云:“寒食少天气,淸明多柳花。”言气候之常也。谚云:“雨打墓头钱,今年好种田。”

或云:“射角好撑船。”此说不验。若言清明之雨,却合占法,墓头钱以纸钱扫墓上谓之扫墓。此盖余荒诞,亦欲视人有子孙在之意也。

月内虹,见东,主秋米贵,西,主蚕贵。十夜以上雨,主水;霜多,主旱。 三月类

朔日值淸明,主草木荣。值谷雨,主年丰。一云:“年内多雷,大旱;风雨,主人灾;百虫生;雷,主五谷熟。”

淸明日喜晴,谚云:“檐头插柳青,农人休望晴。檐头插柳焦,农人好作娇。”又诗括云:“清明无雨少黄梅。”详见正月上元下。

上巳即初三日,听蛙声占水旱。“上昼叫,上乡熟;下昼,下乡熟;终日叫上下齐熟。”谚云:“田鸡叫得哑,低田好稻把,田鸡叫得响,田内好牵桨。”唐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正此谓也。

论晴雨卜蚕桑。谚云:“三月初三晴,桑上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成苔脯。”又云:“雨打石头班,桑叶钱价难。”言蚕无准叶,倏贵倏贱也。

“雨在石上流,桑叶好喂牛。”言蚕损叶无用也。

黄姑浸种日,即十六日,西南风主大旱,或云,上乡人见此,即悬百文钱于檐下,风力能动,则举家失声相吊。言风愈急愈旱,故有捞起巳浸种之说,其应验谨切如此。

谷雨前一两朝霜,主大旱。是日雨,则鱼生,必主多雨,二麦红腐不可食用。 月内有暴水,谓之桃花,有则多梅雨,无则亦无;有雪不消,则九月霜不降,雷多岁稔。虹见九月,米贵。

四月类

朔日,值立夏,主地动。值小满,主凶灾。大风雨,主大水。小,则小水。晴主旱。老农咸谓此日最紧要。若雨,有重种二禾之患。

立夏日,看日晕,有则主水。谚云:“一番晕添一番湖塘。”

初八日看阴晴卜水旱。最宜密云不雨。谚云:“四月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八晴寡寡,鲇鱼到灶下。四月八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

有夜雨损小麦。新面必致碎燥,难为打切。谚云:“小麦不怕神共鬼, 329---------------------------------------------

只怕四月八夜里雨。”老农云,大抵立夏后夜雨多便损麦花,盖麦花夜吐,雨多则损其花,故麦粒浮秕而薄收也。

十四日晴,主岁稔。谚云:“有利无利,且看四月十四。”东南风尤妙。一云,但欲晴不问风色。此言家富放债者专看此日。

十六日看月卜水早,早上云红色,主大旱,迟而白色,主水。夜深主大水。有云,主草多。云黑,主有蟹。无每试验。谚云:“有谷无谷,且看四月十六。”又云:“月上早,低田收稻好。月上迟,高田剩者稀。”

二十日,小分龙日。即二十日,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风分黑龙,主旱。正南风分赤龙,主大旱。西南风分黄龙,主上下大熟。西北风分白龙,主大水。东北风分青龙,主小水。

月内日暖夜凉,主少水。谚云:“日暖夜寒,东海也干。”老农云,大抵立夏后到夏至前皆不要热,热则必主暴水。

虹见,主米贵。有东南风退水,谓之“鸟儿信”,宜麦。谚云:“稻秀雨浇,麦秀风摇”。杜诗云:“晴风生麦浪。”言景物之应候者也。

五月类

朔日,值芒种,主六畜凶。值夏至,主冬米大贵。大风雨,主牛贵人饥,及来年春米贵。又云:“天雨五朔不岀,一年民大饥,蝗虫起。”谚云:“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又云:“一日值雨,人食百草。”又云:“一日晴,一年丰;一日雨,一年歉。”

立梅,芒种日是也。阴阳家云:“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梅断。”或云:“芒后逢壬,是立梅。”

按风土记云:“夏至前,芒种后,雨为黄梅雨。田家初插秧,谓之“发黄梅”,逢壬为是。芒后半月内西南风,谚云:“梅里西南,时里潭潭。”排年试看,但此风连吹两日,则雨立至。畏雷,谚云:“梅里雷,低田拆舍归。”言低田巨浸,屋无用也,甚验。或云:“声多及震向反早,”往往经试才有雷,便有雨,遍插秧之患。大抵芒后半月,谓之“禁雷天”。又云:“梅里一声雷,时中三日雨。”立梅日早,谓之迎梅雨,一云主旱。谚云:“雨打梅头,无水饮牛,雨打梅额,河底开坼。”一云主水,

330------------------------------------------------------------- 谚云:“迎梅一寸,送梅一尺。”又《杂占》云:“此日雨,卒未晴。”试以二说比较,近年才是无雨,虽有黄梅亦不多,不可不知也。

重五日,只喜薄阴,但欲晒得“蓬艾”便好。大晴,主水。雨,主丝绵贵。 大风雨,主田内无边带,言风水多也。

祀五瘟鬼,以角黍之类。盖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也。揭门符以辟邪,老?男女皆佩符。饮雄黄菖蒲酒,亦辟瘟也。

夏至在月初头,主水。谚云:“夏至端午前,叉手种年田。”言田没人闲故也,此说全然不应。

雨谓之“淋时雨”,主久雨。占风。南,大熟;西南,六月水横流。最怕西南风,谚云:“急风急没,慢风慢没。”往往立验。

无云,主三伏热。括云:“夏至无云三伏热。”详见正月上元下。言无云则是皎洁之晴无疑矣。占法中云至日晴,主三伏晴。晴则必热,故也。

占风,南风大热,西南,六月内水横流;西,秋大雨,西北,伤百物。北,山水暴。东北,主雨,米贵。东,八月人病。东南,伤百果。至后半月,谓之三时首,三日为头时,五日为中时,又次七日为末时。时雨最怕在中时,主大水。大凶。若末时,纵雨亦善。谚云:“夏至未过,水袋未破。”

谚云:“时里一日西南风,准过黄梅二日雨。”又云:“时里西南,老龙奔潭”,皆主旱,全不应。连年试看,才有终日之西南风,X急便作雨。

于是每晚转东南,必晴。此说却准。谚云:“朝西暮东风,正是旱天公。”末时得雷,谓之“送时”,主久晴。谚云:“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便弗回。”谚云:“黄梅天,日多几番颠。”

吃井水禽也,在夏至前叫,主旱。谚云:“夏至前吃井叫,有车个恰吃,无车个啸天。”

鹈鹕,一名淘河,鹅鹳之属,其状异常,每来必主大水。近至正庚寅五月十八日,方梅水泛涨,忽见此此数十枚,自西而东,众谓没田先兆。忽一老农云:“不妨。”夏至前来曰“犂湖”,至后曰“犂途”,以其嘴之形状相似。湖言水深,途言水浅。今夏至已过八日,此后雨脚必断,水必退矣。虽闻此说其详,疑信不决。自后果天晴,高下皆得成熟。

331------------------------------------------------------- 若此,至前至后,便分祸福两端,可谓奇验。占候者慎之。 大分龙即二十日,占候与小分龙同。

冬青花占小旱。谚云:“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便不来。”

月内上半月,夏至前,田内晒死小鱼,主水。口开,即至易过。闭,反是。虹见,麦贵。有三卯,宜种稻,有应时之雨。《历法统宗》云:“五月三卯,种稻为上。”

六月类

朔日值大暑,主人多病。遇田,主岁多饥。风雨,主米贵。初三日有雨难稿稻。谚云:“六月初三晴,山筱尽枯零,六月初三一阵雨,夜夜风潮到立秋。”

小暑日,雨,名黄梅颠倒转,主水。有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起,主有半月舶棹风,主退水兼主旱。无南风则无舶棹风,水卒不能退。谚云:“舶棹风云起,旱魃精空欢喜,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坼里。”东坡诗云:“三时巳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正此日也。

初六日晴,主收干稻。雨,谓之“湛辘耳雨”,主有秋水。谚云:“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老农云:“大抵三伏中正是稿稻天气,又当下壅时最要晴。晴则必热故也。”又云:“六月盖夹被,田里无张屁。”言凉冷则雨必多,雨多则水大没田,无疑矣。《月令》云:季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正此谓也。谚云:“伏里西北风,腊里船不通。”主冬冰坚又秋稻秕。谚云:“六月无蝇,新旧相登米价平。”

夏秋之交,稿稻还水后,喜雨。谚云:“夏末秋初一剂雨,赛过唐朝一囤珠。”言及时雨绝胜无价宝也。孟子听谓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正此时也。

月内虹见,主麦贵。日蚀,主旱。有西南风,生虫损稻。秋前损根可再抽苗,秋后损者不可复再抽矣。谚云:“秋前生虫,损一茎发一茎。秋后生虫,损了一

《田家五行》原文---整理版

《田家五行》卷上月占正月类---------------P324元日值立春,主民大安。谚云:“百年难遇岁朝春”。有雷,主禾麦皆吉。有雪,主夏秋大旱。日岀时有红霞,主丝贵。喜晴恶雨,谚云:“明正时至吉”。天微阴,东北风,主大熟。谚云:“岁朝东北,五禾大熟。”一云:“五湖大熟也。”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2s8304223y3j94w1f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