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达到《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要求,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三个基本概念。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的活动建议,依据学生已有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以及使学生能定量讨论种群基因组成特点、定量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等,本单元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学会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自然界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普遍、最根本的影响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因此本小节教学,要使学生能够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其中“定向”改变是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实现的,因此,教学应该安排学生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的活动,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本小节内容理论性较强,逻辑严密,安排有学生讨论和探究活动,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良好载体,因此,本小节教学,应该使学生尝试和模仿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小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前后顺序逻辑严密,以系列的问题推进教学进程,以教师讲解、讨论、探究的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是可行的。大致思路如下。

1.通过问题讨论引入本课。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使学生领悟到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并引出种群的概念。

2.通过讨论种群与物种的区别和种群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种群是繁殖的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

3.如何描述种群的遗传组成?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首先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计算亲子代间基因频率,然后,讨论在自然界中,基因频率为什么不可能稳定不变,理解可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5.从分析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入手,引出变异和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并得出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6.通过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本小节教学安排2课时。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第1课时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 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 通过该问题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表自己的看法。 的情境: “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 讨论,使学生发现自然选择学说中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学生讨论认识到,绿色示出的遗传和变异的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个体即使不被捕食者捕食,本质之间的矛盾,体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也可能因其他原因中途夭折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灰色更不易被捕食。那么,。 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出只有通修正是必然的。 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过有性生殖,才能将基因传 质疑: 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来 学生依据孟德尔定律, 该绿色个体一定能被选。 择下来吗?为什么? 如果该绿色个体能很好分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性 生活下来,它体内的A基因。 1

怎样才能传递给子代呢? 如果Aa与其他个体交配生殖,后代还会是绿色的吗? 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 学生阅读教材。 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及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表看法。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 引导学生讨论出:物其变化。 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种可以分布在自然界不同的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区域,只有在可以发生随机。 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交配、繁衍,使基因能够世 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代传递的一定区域内的同种使学生知道什么引入种群的概念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是种群。 以称为种群呢? 群。 通过比较,使学一个生物“种”或“物 学生讨论(可以没有生初步理解种群和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呢? 人们为什么要提出“种群”这个概念呢? 归纳出:自然界的物种。 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它为研究生物 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有关部分种的区别,理解种群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认识到学生计算,并介绍计算,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使学生初步1

与环境的关系和物种的变化结果和方法。 带来了方便。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如何 学生计算。

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呢?由此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什么是基 学生讨论,并回答出: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使学生学会计算因库?基因频率的含义是什基因频率在亲子代间是稳定基因频率的方法(变么? 不变的,基因型频率到子二换数据,避免学生照书回答)。 学会计算基因频请学生计算下面假设的代也会稳定下来。 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 学生讨论,通过相互频率: 补充,归纳出保证种群基因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方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频率稳定不变的5种因素:法。 的基因为A,褐色翅的基因为①该种群非常大;②所有的a,调查发现,AA、Aa、aa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③ 使学生发现基因的个体分别占20、60、20,没有迁入和迁出;④自然选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各是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没有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多少? 作用;⑤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化规律。 使学生能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计算得知,该种群基因A变和携带这对基因的染色体的频率为50%,基因a的频率不发生变异。 为50%。如果让该种群随机交 学生讨论回答出: 变化是必然的。 配,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 变异是绝对会发生子一代、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的。 率和基因频率又会怎样呢? 变异是引发基因频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率改变的根本原因。 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如果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世代稳定不变,生物将无法进化,显然与事实不符。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显然,同时满足以上51

使学生理解,种群的前后代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必然的,初步理解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变异。

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即使前4个条件可以满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总会发生的。为什么?以上5种因素中哪些因素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根本原因? 布置作业。 第2课时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从上节大家已经知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 教学意图 巩固旧知识,引入本课。 复习变异的类型,为进一步讨论变异对生物的影响性质,以及突道,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容。 变化是必然的。能说明原因吗? 变异对生物进化会产生何种影响?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变异的类型。 所有的变异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出: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5种因素,并指出变异是普遍的,是绝对的,所以基因频率变化是必然的。 学生讨论。 学生大致回答出:不遗变和重组对进化的作用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奠定基础。 以及变异的三种来源。 学生讨论。 学生发表看法。 使学生理解,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影响种群基因组成,才可能改 学生回答出:只有变基因频率。 使学生理解突变和重组的区别。认识到突变的重要意义。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可遗传的变异才能导致下不断质疑、启发、引导。 代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的改变。 来源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学生讨论。 变异可以统称为突变。突变 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达到《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要求,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三个基本概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1851zpk23h0qq02ukg7f1wl0k4bu0150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