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等学校 教师资格证考试 完整笔记(七门) 完美打印 全面详细 本人考了128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社会实践权)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3职业学校学生所专有的权利4一些特殊学生群体享有的特殊教育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4条规定:“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义务:1高等学校学生的特定义务(学业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义务)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义务3职业学校学生的义务。

△76学生的违法行为,按性质和情节轻重分为三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77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表现为:1在履行教师职务过程中与学生形成的管理关系;2在履行教师职务过程中与学生形成的平等关系。

78案例分析:家长送学生到学校上课,学校是否是学生的监护人?1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2学生家长若无暇顾及,而以委托代理,但必须签协议。学校只是履行监护职责,而不是监护人3学校应对在校学生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职责。

79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1家庭保护2学校保护3社会保护4司法保护。 80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的要求: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2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行为3学校应当保护未成年人身安全和健康4工读学校作为教育挽救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的学校,应当把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业首要任务。

第七章

8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 ☆82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具有如下特点:1以纠纷存在为基础2以受损害为前提3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

△83教育法律救济的渠道:诉讼渠道(司法救济渠道,即打官司)、行政渠道(行政救济渠道)和其他渠道。

84教育申诉,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85《教育法》和《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的申诉制度即属于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

85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部门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做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是,可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86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2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3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87教师申诉的范围: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时,可以提起申诉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时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时。

88申诉参加人:1申诉人是认为其权益受到侵害有权依据教师法提邮路申请的教师本人2(判)被申诉人是指教师认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3受理机关:受理机关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有权受理教师申诉的有关行政部门(学校的主管的教育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 89教师申诉的管辖:教师申诉的管辖分为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隶属管辖是指教师提出申诉时,应当向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隶属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90教师申诉程序包括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

91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制度。

92学生申诉分为两种:1校内学生申诉(校内申诉)2教育行政申诉。先校内,再行政。 93学生申诉制度作为一种权利救济,特征:(1)法定性(2)行政性(3)准司法性(4)准独立性(5)非诉性。 ☆94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法律授权可以剥夺,这不是一般的权力,而是一种行政管理权。

△95申诉的范围:1(根据《教育法》第42条,将申诉范围定为两个)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可提出申诉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96学生申诉制度的参加人:1申诉人。包括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2被申诉人。包括受教育者所在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3受理机关。

97学生申诉的程序:1申诉的提出2受理3处理。

98教育行政复议,是指个人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他教育法所规定的合法权益,依支请求作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对该行为进行审查,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受理申请的机关依法定程序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

☆99教育行政复议属于非诉讼上的一种申诉救济途径,具有的特征(简):1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的行政行为2是一种依(赖于)申请的行政行为3复议的对象只能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是抽象行政行为4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包括教师、学生和其他公民、组织等),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5教育行政复议执行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100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教育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对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4对教育行政机关因不作为违法的5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1对人事处理决定只能申请申诉救济,而不能申请复议救济。在教育行政救济制度中,学校对教师的行政处分以及对学生的处罚决定,作为教师或学生如不服,只能依法通过教育申诉的途径来获得救济,而无法通过教育行政复议途径获取救济。

☆2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1申请2受理3审理4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5执行。 △3教育行政诉讼具有以下特点:1主管恒定(主管机关只能是人民法院)2诉讼专属(教育行政诉讼只能由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教师、学生或学校提起,不能由教育行政机关提起。教育行政机关只有上诉权,没有反诉权)3被告举证4不得调解。

4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1起诉和受理2审理和判决3执行。执行程序是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

△5教育行政赔偿是由国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教育行政赔偿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6教育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1损害事实(精神损害国家不予赔偿)2侵权行为主体3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4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7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1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2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8我国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包括:(谁违法谁赔偿)1实施侵害的行政机关2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权的组织3委托的行政机关4行政复议机关5上述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的赔偿义务机关。 教学技能 第一章

1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起点。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1681年 拉萨尔(法) 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 法兰克(德)教员养成所, 以及德、奥各地出现的短期师资培训机构是公认的第一批世界教师教育机构。

☆2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三层涵义: 1.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3.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表现形态。

4爱伦 微格教学(即微观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 课堂教学技能分为:提问技能;强化与控制技能;举例技能;运用教学手段技能;课堂结构技能;组织合作学习技能;运用教学原理技能;试误技能。

第二章

√5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6备课的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7个人备课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组织、规范和优化的过程。 √8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同科的教师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

△9学期备课即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备课是教师根据学期进度计划和单元进度计划,对每一节课进行设计。

☆10备课的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1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1.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2.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3.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12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1.通览教材,全面理解 (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2.精度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和重点、难点、关键点)3.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内容的取舍、增补、调整和再加工)

△13观察法和谈话法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14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1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

△16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学期(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17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18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表述由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对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的条件和学习程度。 ☆19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一般由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

☆20教案内容主要由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四部分组成。教案的类型:纸质教案、电子教案。

21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存储的一种多媒体教案。△22电子教案的特点:形象生动、数字化、可交互操作、可方便地改作课件、便于携带和传输、便于标准化信息的自动提取与管理、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

△23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计算机软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某种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一种教案形式。电子教案与课件是两个不同但又联系紧密的概念。

☆24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1.高度重视,端正态度2.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主体、教育、经济、实用性)3.优选教法,精设课型4.重视“正本”,关注“附件”5.认真备课,纠正“背课”6.内容全面,及时调整。 第三章

☆25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26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9项:课堂导入、讲授、提问、倾听、对话、板书技能,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27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艺术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28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系统的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类型: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29讲述是指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

30讲解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分为解说式、解析式、解答式讲解。

31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有机结合到教学内容的一种讲授方式。有范读评述式、词句串讲式、讨论归纳式、比较对照式、辐射聚合式五种方式。

32讲演是教师通过深入地分析教材,论证事实,解释道理,进行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等,作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种讲授方式。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讲演要注意:语言要有逻辑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与其它言语形式如板书相结合。

☆33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1.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2.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3.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4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34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类型:(布鲁姆)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基本要求: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要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35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基本要求:1.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3.欣赏学生的独特性4.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5.倾听后要及时反馈

36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作用:1.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2.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3.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基本要求:1.营造对话的气氛2.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3.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4.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37课堂板书的特点:1.直观形象性2.高度概括性3.艺术性。☆类型:1.文字板书2.图画板书3.综合式板书。内容:1.内在逻辑结构2.重点和难点3.公式及其推导过程4补充知识。基本要求: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形式灵活,布局合理;文字精当,科学性强;书写规范,示范性强;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38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收集和分析教与学的状况,并做出相应反应的教学行为。作用表现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基本要求: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多途径获得学生是反馈信息;及时;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39教学强化是指教师通过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类型: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

作强化、活动强化。

40结课是指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及时转化、升华、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教学行为。作用: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具有教学过渡的作用。方法:归纳、比较、活动、悬念、拓展延伸结课。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全面性、深刻性、趣味性,要简洁明快。

41布置和批改作技能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类: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复习作业;口头、书面、观察、实践作业;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精心选择2.难易要适度3.数量要适当4.题目要有启发性5.形式要灵活。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及时;方式灵活;尊重学生;态度认真;符号统一;与讲评紧密结合。

第四章

42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以便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课堂观察的范围: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行为(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况、交往行为、生成状态);学生的神态表情(目光、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学生活动(课堂练习、板演、交流、实验)。☆方法:目视法(扫视法、巡视法、注视法、凝视法);提问法。基本要求:1.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2.把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结合起来3.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4.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43试卷分析主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试卷定量分析主要包括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题目分析、试卷信度分析、试卷效度分析。

第五章

☆44教学口语表达技能就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45教学口语的功能:1.传递信息2.调控课堂教学3.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4.和谐师生关系5.提供语言示范6.美育教育。 ☆分类:根据教学口语的性质分为说明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论证式语言、抒情式语言、评价性语言、演示性语言、概述性语言。☆构成要素:1.语音和吐字2.音量和响度3.语速4.语调和节奏5.词汇6.语法。对词汇的要求是规范、准确、生动。

☆46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1.提高内在修养水平(教学口语表达水平是教师的学识、思想和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2.强化语言外化能力3.在实践中进行训练。√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47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的重要因素。

☆48教态语言的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达性、动作性、情境性。教态语是教师各种形态的连续不断的活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行都是教态语的表现。△教态语言的功能:教育、传递信息、激励、调控、强化。☆类型:身姿变化(站姿、走姿、手势)、面目表情(眼神、微笑)、外表修饰(服装服饰、发型配饰、化妆)。√基本要求:身姿要稳重端庄,自信得体;表情要真实自然,适度适当;衣着要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第六章

49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50学法指导的途径: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2.开始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3.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4.交流学习方法。

☆51对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四个方面。 ☆5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53探究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实践性。

第七章

☆54说课是教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作用:1.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2.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说课的类型: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检查性说课、评比性说课。√说课的内容: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练习的内容与方法。说课的基本要求:1.语言简明,重点突出2.关注教学创新,突出自身特色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增强说课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55听课是指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促进对教学的认识以及自身成长的一种方法。评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评论,学习交流,总结经验的一种方式。

☆56听课的基本要求:1.听课前要先定计划2.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3.听课时要“听”重点内容4.听课时要认真记录5.听课时要善于思考6.听课后要及时总结交流评价。☆评课的基本要求:1.评课标准要多元化2.要坚持评课之道,讲评课之德3.评课要有激励性

第八章

☆57教学反思的特点: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

☆58教学反思的过程: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59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学案例、行动研究、教师成长档案袋。

√60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学事件,绝不能虚构。 ☆61教学反思的途径:1.阅读理论文献,在理论解读中反思2.撰写教学日志,通过写作进行反思3.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4.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1.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为手段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道德唯一的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 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道德的功能(多)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并非是人类社会已经形成就有的,而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社会分工才逐渐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判)

△5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判)

△6 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7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8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9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等因素构成。

☆10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

△11 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第二章

☆☆12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含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的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3新的时代我们如何理解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2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3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4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14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5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1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道德规范则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人们立身处事和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道德范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情感中,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3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有机整体。

△17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对整个教师道德体系中的一切具体规范和范畴都具有约束力,是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18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19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20在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有哪些?(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

☆21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多)

22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的必然性:(1)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2)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3)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23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怎么做到依法执教?):(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

(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要…)(简答):首先,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24礼仪是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气质等内在因素的外部表现,是每个人道德的示范,交往的枢纽和文明的标志.

☆25 教师的个人礼仪: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佩饰等。

☆26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7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8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注重礼仪?):(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 29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人与人相处的公德、人与社会相处的公德、人与自然相处的公德。 △30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的一贯性(2)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3)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4)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31 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3)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第四章

☆3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33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2为教师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3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4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5有利于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34 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了解学生(2)要充分尊重学生(3)要始终信任学生(4)要严格要求学生。【☆特定的道德特征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恒4)严而有方5)严而有情。】(5)要平等对待学生。

35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36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1)明确教书内容(2)把握教育方向(3)教书育人要结合科学,融入感情。教书育人的途径:1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2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3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4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

37严谨治学的重要意义:(1)是教师必备的素质(2)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3)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8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严谨治学的途径:1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2丰富科学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39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40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41教师作为学生关注和模仿的对象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2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怎样做到?)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2)拥有健全的人格(3)要身体力行。

△43教师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1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2要有广泛的兴趣3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44教师的道德品质具有哪些特征?1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2是教师个人意志的凝结3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4具有动态的稳定性。

45教师健全人格的表现:(1)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2)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心理(3)教师要有对高层次人格的追求。

第五章

☆46为什么说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1)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2)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3)创新是教师职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答上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21)。

47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有哪些?1要尊

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3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48教师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教师要有更新教育观念2)教师要敢想敢做、不断探索。敢想就是要改变自身的思维定势。3)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

△49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表现出新的特点:(1)网络社会中真假难辨(2)善恶难辨(3)美丑难识。

☆50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51环境道德具体包括哪些?1与自然协调发展2合理使用物质资源3坚持可持续发展。 △52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1)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2)加强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3)扩大环保教育内容。

第六章

☆53道德范畴包括义务、良心、公正、荣誉等。

△5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反映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成为教师内心信念而对教师行为发生影响。

△55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需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观念。

√55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要具备哪些条件?1它必须是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2必须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显示教师认识与掌握职业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3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教师的内心,并能时时指挥和影响行为。

△56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1)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基础,统率和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范畴。(2)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道德规范都是调节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从个体道德心理机制来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高于其他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向教师道德意识形式转化,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3)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57教师义务既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誉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

☆56教师义务的内容有哪些?(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以自己的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教书时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判)。(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57教师义务的作用有哪些?1教师认真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减少和协调教师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2教师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循教师道德要求3教师积极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58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 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1)良心是人们意识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2)是人们意识中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3)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结合。 △59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60教师良心的特点: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

61公正即公道,正义,他表示人的品德,之为人处事没有私心,不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和公平合理的原则。

☆62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63教师公正的内容: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惩分明。

64荣誉是指一定社会整体或行为当事人,以某种赞赏性的社会形式或心理形式,对一定义务和相应具有的道德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判断和态度。

☆65教师荣誉即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自我意识。

66教师荣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和表达方式。

67教师荣誉的内容:(1)光荣的角色称号(2)无私的职业特性(3)崇高的人格形象。

第七章

6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69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是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

△70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2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3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7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7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说到底就是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的过程。△师德认识是指教师对师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73新时代怎样能形成教师道德(任务有哪些?):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2陶冶道德情感3锻炼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磨练教师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的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教师道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必要前提。陶冶教师道德情感和磨练教师道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

△74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的情感体验。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

△75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要履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 7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的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7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1)影响的深刻性(2)空间的广泛性(3)时间的持久性。

☆7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有哪些?(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7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指挥定向、教育发展、分等鉴定、督促激励、问题诊断。

7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8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8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加减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8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1)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以肯定评价为主(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动态评价为主(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6)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以动机评价为主(7)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他人评价为主。

高等学校 教师资格证考试 完整笔记(七门) 完美打印 全面详细 本人考了128分 

社会实践权)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3职业学校学生所专有的权利4一些特殊学生群体享有的特殊教育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4条规定:“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义务:1高等学校学生的特定义务(学业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义务)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义务3职业学校学生的义务。△76学生的违法行为,按性质和情节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qyw692wae4uc568dlw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