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学环境出现的问题及知识转移过程的思考
作者:周扬 刘柯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25期
摘要:在当代社会中,不论是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是网上的在线教育,教师往往需要处理与多元文化学生的关系。一般来说,每个国家的文化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国的教育。通过研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师生沟通的细节、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路、学生文化认知的基本情况三个方面,分析教学环境出现的问题及教授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情况,为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群体;文化认知;知识转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240-02 一、前言
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存在是极为寻常的事情,不论传统教育形式和远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还是教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以及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育实施路径,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跨文化教育的组成因素可以分为教师文化(国家和专业)和学生文化(国家和专业)。
本文提出在多元文化环境背景下,教育传播过程或运用环境教育语言的知识转移,以便教学过程可预测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的反应。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学术沟通困难的情况出现,任课教师需要调整在沟通中的专业教学行为,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外来的文化,为解决多元文化教学背景下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提供实践参考。可以说,有建设性的教育行为将教育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冲击和语义扭曲降至最低。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师生沟通细节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主要决定不同文化群体的沟通细节。在亚洲的教育体制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发起、主导和主持;在欧美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更多地扮演一个指导教练、一个陪伴者。根据对Hofstede的教育模型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论点:第一,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权利距离考量越大,教师的认可周期就越长,相应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就越低。第二,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指数越高,小组讨论的活动质量越高,学生将更多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第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教师在提出讨论问题的初始应尽可能清楚地界定问题的成因、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评价学生的条件和标准。第四,在长时间跨度的文化背景中,学生们寻求更高等的教育,更多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