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模拟演练岳麓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年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模拟演练

岳麓版

1.(2017·新课标Ⅰ卷·26)

记述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出处 《旧唐书·高祖本纪》 《旧唐书·太宗本纪》 《新唐书·高祖本纪》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C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C项正确。A项“皇帝”与材料“秦王”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战前唐太宗生病,但并没有指出唐太宗生病导致了战争失败,且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D项。

2.(2017·新课标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C )

A.记载的真实性 C.修撰的政治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2019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理解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C项。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2018·衡水中学)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C )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解析] 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D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5.(2018·石家庄)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D )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2019年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解析] 据材料信息,“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不能体现以大驭小特色,排除A项;B项“开启”表述不当;监察御史“代天子外出巡狩”,不是制约相权,排除C项;监察御史的权力来自于不断强化的君主,故选D项。

6.(2016·全国卷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C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D项错误。

7.(2017·海南·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导学号 26812030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2019年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答案] (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 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

(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模拟演练岳麓版

2019年【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模拟演练岳麓版1.(2017·新课标Ⅰ卷·26)记述“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qsqt8p28885bn78arf2570pk9t82300b3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