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必刷题《科学探究题》
1、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3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B点处溶液的溶质是 。
(2)请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点处溶液呈 (填“酸性”或“中性”或“碱性”)。 【实验二】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4)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你的猜想: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6) 。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成立 【答案】 解:(1)B点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 故填:硫酸钠。
(2)OA段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2H2O+Na2SO4。
故填:H2SO4+2NaOH=2H2O+Na2SO4。
(3)C点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呈碱性。 故填:碱性。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后集气瓶中气压减小,氢氧化钙溶液进入集气瓶,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石灰水沿导管进入左侧集气瓶,产生白色沉淀。
故填:石灰水沿导管进入左侧集气瓶,产生白色沉淀。
(5)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NaOH;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溶质是NaOH和Ca(OH)2;猜想:碳酸钠过量时溶质是NaOH和Na2CO3 。 故填:NaOH和Na2CO3 。
(6)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 【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 的猜想,理由是 .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光的猜想正确 【答案】 解:(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故填:Na2SO4. 【讨论】因为烧杯中有氢氧化铜沉淀,因此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稀硫酸,这是因为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小英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小明的猜想,理由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故填:小英;小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光的猜想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 (填“酸”、“碱”、“盐”); (2)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
(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
(4)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 (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5)小明同学在和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 【答案】
解:(1)碳酸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属于盐;
(2)向氯化钠溶液中加酚酞不变色,说明氯化钠溶液中的粒子都不能使酚酞变红,即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子,在实验Ⅰ中得到验证,所以实验Ⅱ的探究是多余的; (4)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现象为产生了白色沉淀;
(5)我们知道只有氢氧根离子才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由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判断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可能是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了OH-;
故答案为:(1)盐;(2)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4)白色沉淀; (5)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 (合理即可).
4、毕倭寇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某企业用氨碱法生产纯碱样品的成分及含量. 【提出问题】该纯碱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毕倭寇同学做出如下假设:(1)只含有Na2CO3;(2)含有Na2CO3和 NaHCO3【查阅资料】 加入稀盐酸 加入饱和石灰水 加入CaCl2溶液 NaHCO3 现象I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现象 Na2CO3 产生气泡 现象Ⅱ 溶液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表中的现象I为 ;
(2)现象Ⅱ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纯碱样品的成分,毕倭寇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方程式:②
A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CaCl2溶① 液 ④ B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③ 证明猜想②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步骤A中,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纯碱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
(1)为测量该纯碱样品各成分的含量,毕倭寇同学设了图1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中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硫酸与样品、进入装置B的CO2与NaOH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但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有① ;② . (2)毕倭寇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查装置气密性,将Wg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③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再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⑥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⑦根据B瓶增加的质量,计算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 【答案】
解:查阅资料:(1)稀盐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实验现象Ⅰ为产生了气泡;
(2)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探究: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加入稀盐酸后可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实验反思:碳酸钠也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了防止碳酸钠干扰实验现象,所以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将碳酸钠全部除去; 提出问题2.(1)①反应前装置A中含有空气,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②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装置A中没有逸出,而不能全部被吸收,也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为了防止反应前A中的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论并将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实验开始前应该先将气体鼓出,实验结束后应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鼓出并吸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③②④⑥⑤⑦.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1)产生气泡;
(2)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CaCl有白色沉淀产生 2溶液 实验现象 该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 有气泡冒出 滴加稀盐酸 实验反思:将碳酸钠全部除去;
提出问题2.(1)①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B被氢氧化钠吸收; ②装置A中残留的CO2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2)①③②④⑥⑤⑦.
5、某化学小组用熟石灰配制石灰水时,发现装满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破埙。 【提出向题1】试剂是否变质?
【猜想】①没有变质,成分是氢氧化钙 ②全部变质,成分是碳酸钙 ③部分变质,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进行实验1】 步骤 1 操作 现象 猜想③正确 2 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量的 。 结论 证明猜想②成立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 【提出问题2】如何测定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2】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测定: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测量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出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写出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无误,各步反应完全。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认为小丽得到的结果有较大的误差,理由是 。
(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注射器活塞的摩擦力很小,忽略不计),完成测量。注射器除了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