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安排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安排

作者:张英 张进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2期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族生存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设;黑龙江省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应该看到,从局部方面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一)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首先,从产地环境看,由于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我国的产地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河流、湖泊和近海区域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造成水产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行为人因利益驱动在投入品的选择与用量上违背诚信道德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我国使用的农药以杀虫剂为主,其中70%以上为高毒性的有机磷,这些高毒性农药一方面会造成使用过程中的人畜中毒,另一方面造成农作物和环境中的农药残留超标。

(二)加工环节的安全隐患

加工环节是农产品供应链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小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工艺、设备和条件;相当数量的生产企业不具备产品检验能力;企业管理混乱,不执行标准或无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营业执照:在生产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它们规模小、投入成本低、又十分分散,因此成为食品供应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三)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据统计,在目前我国农产品的流通中,八成以上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常温保存、运输和粗加工的方式,基本上无法保证其卫生与安全。并且,对食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不够重视,导致食品(农产品)既易于受包装材料和外部环境的污染,同时,一些企业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滥用各种有害投入物,农产品流通环节受到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信息不对称

首先,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农产品具有“信任品”的特征,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很难从外观来辨认出这种内在品质,即使购买食用后也很难感知出来所食用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同时,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改善产品的外观,经营者也会有违法添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为人知。其次,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主要监管手段集中在认证认可方面,但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监管难度加大。信息不能完整、高效流动,使得生产、经营者无论是否已经取得认证,都会存在道德风险。另外,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监管部门责任不清,职责不明,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在向公众披露和公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工作方面,效率低下,供给信息不完全,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监管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二)流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1.分段监管模式的体制性问题

首先,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过程中存在职能交叉的情况。如对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监管上,尤其是对于市场中的流通主体的准入资格以及相关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上,工商部门与质检部门发生了职能的交叉,面临诸多困惑。并且,监管职责缺位的现象也不容忽视。比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到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而对于流通领域发生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否要追溯到其他环节监管,还没有准确的定位。如此监管只会令守法者无所适从,非法者有机可乘。

2.缺乏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基础,需要有绝对明确统一的内容来作为农产品检测和认证的依据。而由于我国分段监管的现状,使得很多时候出现面对同一目标却有不同标准的状况。例如,我国目前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这三种安全农产品所采用的标准体系因不同的主管部门而有所不同。 3.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我国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无法很好地为安全监管提供支撑。首先,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对于农产品的检测无法实现大量抽检,更无法达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其次,在检测方法上,目前采用的实验室检测法准确性和安全性较强,但是缺乏适用性。而快速检测法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多样本的检测,时效性却不够。 4.市场信誉机制尚未确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农产品的交易大都成为重复博弈,由此市场的信誉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而信誉机制效能的发挥是需要信用体系做支撑的。但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构建仅处于试点阶段,相关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信誉机制尚未确立。 三、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集中管理、权责明晰的监管体制

建议建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使其具有高度权威性,来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流通领域视频及农产品安全工作。该委员会应由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成,采用委员会制,直属国务院领导,具有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能。在省、地(市)、县政府设立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全面领导本辖区相关工作。 (二)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

积极组织实施“绿卡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全面推行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信息体系

建立并完善我国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库,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统一标准,覆盖全面,避免交叉重复,及时跟踪与更新数据库的内容。同时,与国际接轨,紧跟科技发展变化,为各流通主体提供有力的标准依据。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增加农产品质量信息的透明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的基础上,对于发现问题的农产品应及时召回,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 (四)严格农产品安全检测和市场准入制度

首先,要加强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设置检验检测机构。其次,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学技术,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紧跟经济发展变化,加强国际交流,更新设备、人才与手段。再次,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为检验检测技术的技术化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最后,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市场、企业、产品等的要求设立适用性强的检验制度。要改变以往进入市场门槛低的状况,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不同市场、产品等要强制入市标准,并严格实施。

(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产品的可追溯性可以通过给每个产品与作业原始资料一致的标记(如序号、日期、批号、件号)来实现,以便能根据标记追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记录,了解到作业过程的条件和

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安排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安排作者:张英张进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2期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族生存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词:农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qj005ucda3xy6q955p40ne2d1fp330149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