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条件建设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观念,加强农村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校内德育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我们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德育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地方德育课程,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地方文化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厅下发文件,召开现场会,明确提出将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在农村中小学校建设劳动实践场所,通过组织农村学生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原则,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利用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7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26所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41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墨香书法”、“小小百家讲坛”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掀起了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开展向“当代小雷锋”周美玲学习专题教育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同学奋不顾身勇救他人,我厅授予她“当代小雷锋”荣誉称号,并开展学习活动,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
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我厅进一步完善了以合格学校建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将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五年来,全省共投入资金151亿元,建成9120所合格学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5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安排我省薄改专项资金3315亿元,市县配套40多亿元,实施校舍改造类项目的学校共4172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我省共投入财政资金2626万元,为3482个农村教学点配备卫星接收设备和教学显示终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国家和省财政资金共投入218亿元建设800余所农村公办幼儿园。通过一系列农村学校项目建设,我省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了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遴选、培育了62所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改革德育教学方式。近几年来,各地依据各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陶冶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了思想品德课、文化知识课、活动课程的德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等招生政策,农村大学生录取率持续提升,2014年一本高校录取农村户籍考生人数比上
年增加105%。通过实施“国培”“省培”计划、民族地区师资专项培训等项目,近5年累计为全省农村贫困地区培训各类师资近50万人次。实施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累计培养近3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特岗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招聘特岗教师3万余人。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试点工作,引导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合理流动,泸溪县试点经验被教育部在全国推介。
强化儿童关爱,构筑农村教育和谐蓝天
强化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我厅指导、督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完善学生寄宿管理,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学生登记备案制度,推行“代管(理)家长”制和结对帮扶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网络,以学校为依托普遍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启动农村留守儿童班主任省级集中培训,建立健全电话网络亲情平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建立控辍保学预警机制。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监控学生异动,指导各地完善农村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和书面报告制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相关文件,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省共有46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入学,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全覆盖。2014年共资助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88万人次,资助金额达到766亿元。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从每人3元提高至4元,2014年全省43个农村贫困县的150万名农村学生共享受96亿元膳食补助。
江西历史悠久,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就有86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有89个。2012年以来,我们以这些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文化村落为重点,分期分批开展农村村史馆建设工作,努力使之成为人文历史的宣传阵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场地,真正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加强统筹规划,把村史馆“建”起来。将村史馆建设,作为保护自然风貌、延续文化传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总体牵头,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协调建设、文化等部门,对工作进行部署。加强村史馆建设理论研究,确定了20个具体专项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进行攻关,推进文化名村各种信息的记录、收集和整理。制定村史馆建设规划,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祠堂、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村史馆,原则上不再新建,力求保留村落自然历史特色。为加大支持力度,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多方筹措资金,对每个村史馆建设项目各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各设区市、相关县(区)两级共同出资5万元,确保村史馆建设顺利进行。
二、彰显人文情怀,让记忆中的乡愁“暖”起来。在村史馆建设中,各级宣传部、文明办和镇村组织,深入村庄实地,找村民、找干部,翻历史、找族谱,广泛征集历史文化典籍和各种资料,多方收集过去农村的生活用品、农具实物,汇集整理地方的风土民俗,保护古树、古院落、古祠院和非遗遗迹,最大可能地保留村容村貌、历史文化、风情民俗、自然生态等状况。创新村史馆展陈形式,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特色成就等为重点,运用文字、图片、实物、文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努力把原汁原味的乡间生活场景展现出来。村史馆给农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延续历史文脉、回忆田间乡愁的好去处。
三、发掘红色文化,让崇高的精神“立”起来。江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村子都出过革命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弘扬。但随着时间的迁移,村里很多老人都已故去,那段历史也慢慢变模糊了。很多村民知道村里出过不少烈士,但究竟有多少、都叫什么、怎么牺牲的,没人考证,也弄不清楚。在村史馆建设中,我们按照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提出的“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的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24个字,在村史馆建设中突出红色历史文化、展示红色基因,立足村史馆弘扬优秀革命传统、开展红色教育。一个个村史馆建立起来了,寻乌县圳下村的红四军战斗、浮梁县瑶里镇的新四军改编等历史又重新被挖掘出来、梳理清楚,尘封多年的记忆盒子又重新打开,熠熠地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有的村民看了以后,激动地说,“要不是村史馆,我都不知道我的亲叔叔是烈士。”村史馆为在农民群众中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广大农民群众焕发出坚持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精心组织活动,让乡村民俗文化“活”起来。过去,农村传统的祠堂承担着维护公序良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今天,农村村史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乡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宣传教育,以史明理,以史育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把建设村史馆与培育民间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乐安县千年流坑古村、龙虎山上清镇道教文化、浮梁县瑶里镇陶瓷文化、龙南县关西村围屋、青原区钓源村道教民居、新建县汪山土库府第文化、金溪县竹桥村古雕版印刷技术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倡导现代乡贤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提升村庄的文化底蕴。把建设村史馆与促进乡风文明结合起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科普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举办入党、入队和成人礼,倡导优秀的家风、村风和民风。把建设村史馆与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讲解、情景重现、参与互动等方式,让旅游者参入其中,亲身体验民间民俗文化,感受农村村史馆的魅力。
近年来,永州市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注重顶层设计,突出“美丽”主题
永州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短板在农村、在农民。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市“四个三”工作部署,作为破解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突破口,作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牛鼻子工程。领导办点示范推动。按照“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行为美”的要求,每个市级领导牵头联系一个村,抓住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机制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市里统筹确定了520个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目前已实施改造连片示范村213个,清除垃圾污泥29万吨,改水、改厕、改厨3万户,清理空心房9万间20万平方米。实施乡村“风貌工程”。按照“近看有特色,远看有亮点”的要求,加大交通干线沿线、城乡结合部和旅游景区村庄“风貌工程”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成效显著。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永州市今年有13个乡镇被列为全省“城乡统筹试点镇”。为充分发挥试点镇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我们在规划建设、项目用地、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一批具有永州乡土气息的田园小镇正在脱颖而出。
注重价值引领,突出乡风文明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美丽乡村,不仅美在自然,更要美在心灵,美在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宣传普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心进村、孝心入户”主题活动,城乡共建,结对共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五保户、困难户,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弘扬奉献友善新风。用“道德之乡讲道德”活动持续用力。永州市是舜德文明发祥地,舜帝“孝感天地”,所倡导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理念浸润630万永州人民心田,形成了“道德之乡”的文明支撑。我们通过持续开展“道德之乡讲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孝星孝子”,以及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好邻里等评选表彰活动。征集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并与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全市农民涌现了56名县以上道德模范、27名市以上道德模范和全国身边好人。用自我教育促自我管理能力快速提升。普遍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协、关协等群众自治组织。我们注重发挥这些组织在移风易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独特作用,推动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乡风民风。
注重文化权益,突出以文化人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文化权益。近年来,永州市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民文体广场,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阵地和载体。目前,每个乡镇都建立了文化中心,乡村文化大院达到5000多个,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有效保障了农民的文化权益。加大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弘扬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永州市拥有大量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村,江永千年古村上甘棠、宁远下灌村、零陵周家大院、祁阳李家大院、道县濂溪故里等古村落底蕴深厚。我们组织力量对各地农村历代名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着力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增强农村的
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之成为涵养今人、以文化人的丰厚文化资源,助力乡风文明。加快文化信息产业发展,提升共享程度。永州市依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来势喜人。市委、市政府顺应“互联网+”的大趋势,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互联网+农村电商”,成为全国首个各县区同步整体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的地级市。通过兴建乡村电商驿站,城乡两个市场无缝对接,正在改变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催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