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硫化氢HS的预防
治理方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矿井硫化氢(H2S)的预防治理方案 一、硫化氢(H2S)赋存情况 根据《安全专篇》我矿井井下有毒、有害气体除瓦斯外,还有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等有毒有害气体。 据精查报告采集瓦斯样分析和2005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堪察开发院进行的复核工作对百灵煤矿矿井瓦斯调查,百灵煤矿属高沼气矿井,且H2S气体含量较高,随煤层赋存深度的增加,沼气含量还会增加。本井田内有的煤层含有少量的H2S气体,开采时必须对H2S气体进行防治,确保井下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硫化氢(H2S)的性质及危害 矿井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坑木等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遇水分解;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爆破工作中产生。硫化氢( H2S)是一种极毒的可燃气体,无色,带有臭鸡蛋气味。它具有强烈毒性,能使人的血液中毒,对眼睛、粘膜以及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体受硫化氢中毒时的征兆如下: 1、H2S浓度达到~%时,流唾液和清水鼻涕、瞳孔放大、呼吸困难。 2、H2S浓度达到%~%时,经5~8分钟后,引起眼、鼻、喉、黏膜的强烈刺激,昏睡、呕吐、头痛、四肢无力。 3、H2S浓度达到%时,经30分钟就失去知觉,痉挛,脸色变白,不进行急救就会死亡。 4、硫化氢极毒,人吸入浓度为1g/m3(%)的H2S在数秒钟内即可死亡。 三、硫化氢(H2S)危害的防治 硫化氢毒性极大,但硫化氢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且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氢硫酸。故地势低处危险性比高处大;下风向硫化氢浓度大,上风向则浓度低等;在突发事故中用湿毛巾等捂嘴鼻、向高处避毒、向上风向撤离等,均可避免或减轻伤亡。 (一) 井下硫化氢(H2S)危害的防治: (1)建立独立的通风系统。对于H2S气体异常浓度不超过1%掘进面或采煤工作面,改变通风方式,增加异常区的供风量,掘进回风石门与总回风下山沟通,使乏风直接进入总回风系统不影响其它工作面。与此同时调节通风系统,采用对旋风机,使H2S异常区供风量增加以稀释H2S,使其浓度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2)采煤方法。工作面要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使乏风直接进入采空区。炮采或机采时增加喷水量,使H2S气体溶于水,降低其浓度。(3)设专职瓦斯检测员,配备便携式H2S检测仪、便携式CO检测仪以及CH4鉴定器,确保经常检查三种气体浓度,严禁在任何时间、任何有害气体情况下超限作业。 (4)安装风电、沼气电闭锁装置,实现沼气自动检测报警。 (5)放炮时、必须用水泡泥、湿泥填满炮眼及工作面端头有可能储气的洞穴,严禁局部瓦斯聚积。放炮后,用大量水冲刷煤壁.尽量稀释溶解H2S,降低其浓度。 (二)针对硫化氢气体涌出特点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通风,保证风量满足,用通风稀释的方法将硫化氢气体浓度冲淡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标准以下。 2、加强对有害气体的检查。通防部、安质部、防突队管理人员应经常观测气体变化情况,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瓦检员应每隔两小时检测一次并汇报调度室,瓦检员或其它测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头部不应低于巷道底板500mm以下的地方测定,以防测定人员中毒。 测定结果同时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和带班工长,当整个巷道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时,应立即撤离现场至进风巷,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每班由带班工长或安监员携带一台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进行测定,仪器吊挂在硫化氢积存区距巷道底板400mm处,采取防水措施防止仪器进水。 3、巷道要保持经常性的排水,不应长期积水,及时把巷道积水排干,以防气体溶于水而产生隐患。 4、降低气体浓度。工作面应备足量的生石灰,每班在硫化氢积存处抛洒一遍,覆盖整个积水范围,使其产
生水雾溶解硫化氢气体,降低其浓度。 5、加强日常通风管理工作。生产工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迎头停风后,工作面施工人员要及时撤出,在工作面送风10min后,经监测硫化氢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在未送风前严禁所有人员进入迎头,严格执行风电、瓦斯电闭锁,同时风筒口距迎头硫化氢异常区不得超过5m。对临时停风的巷道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硫化氢。 (1)局部通风机必须设在新鲜风流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30m。 (2)对新开工的掘进工作面,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安设好局扇,接好风筒,确保局扇能够正常运转。巷道长度超过6m严禁采用扩散通风。 (3)局扇安装与风筒管理: ○1局扇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局扇上台或上架,离地高度大于。 ○2局扇要有兼职司机,并挂牌管理,施工期间严禁随意停风,停风必须撤人。局扇启动装置必须设在(全负压)新鲜风流中。 ○3风筒末端到迎头的距离不得大于5m(硫化氢浓度大于5ppm的特殊地点不得大于3m)。 ○4风筒吊挂做到平、直、稳,紧,距底板高度不低于,并做到逢环必挂,无挤压。 ○5风筒接头严密不漏风(手距接头处无感觉),无破口(末端20m除外),无倒插节,软质风筒接头要双反压边。 ○6风筒拐弯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严禁拐小于90o的死弯,异径风筒要使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风筒过墙要使用铁风筒。 6、硫化氢涌出异常区域,禁止采用串联通风。 7、封闭巷道恢复通风时,应制定恢复通风措施,严禁一风吹。 8、硫化氢异常区放炮后至少间隔30min待迎头炮烟完全吹散后,当班班长、放炮员在专职瓦斯检查员的带领下由外向里进行通风、硫化氢气体、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撤出,当巷道内硫化氢浓度在10mg/m3(%)以下时,作业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场所。 9、对硫化氢应进行定期检测、动态监控管理,并严格执行硫化氢检查制度。 ⑴有硫化氢气体的涌出区域,采掘作业地点均应配备合格的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并实施检测; ⑵采掘工作应设置硫化氢检查牌板,硫化氢检查员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并及时填写到检查牌板和检查手册上; ⑶硫化氢检查日报表应填写井下所有采掘作业地点的检查时间、地点、浓度和检查人,矿总工程师和矿长必须对日报表审查并签字。 ⑷采掘单位兼职硫化氢气体检查员由当班班长担任,负责对施工地点及周围的硫化氢气体浓度随时检查。 10、硫化氢浓度超限时(达到10mg/m3及以上)严禁作业,撤出人员,加强通风,待硫化氢浓度降到安全浓度以下时方可恢复生产。 11、硫化氢检测仪宜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必须悬挂在人员工作地点5米范围内,悬挂高度左右;使用耙装机的作业地点在司机处固定一台硫化氢检测仪。 12、保证职工的健康。工作人员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停留在硫化氢积存范围内进行作业。 13、当整个巷道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时,应立即撤人,永久关闭巷道,不准生产。 14、在硫化氢积存区域设置警示牌。 15、对地质资料提供有水或断层、裂隙多预计有硫化氢气体积聚的地段,打超前钻孔,提前释放、抽放或封堵硫化氢气体。矿井出水都会伴随大量硫化氢气体溢出,因此对有出水可能的地段进行超前钻探,避免硫化氢突然溢出。 16、井上下应配备必要的氧气呼吸器和自救器,防止硫化氢中毒救援过程中事故范围扩大。硫化氢异常区域每个采掘工作面按要求配齐2台氧气呼吸器,5天一次升井检验一次,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1)佩带好氧气呼吸器,扎好腰带; (2)打开氧气出气开关(逆时针旋转); (3)拔掉面具内橡皮塞; (4)带好面具; (5)如感到供氧不足可按动手动补气阀(气肺上面黑色按钮); (6)救险人员之
间如需联络,可按动背带上的警哨(自己商定按动次数)。 17、发现有人中毒时,事故现场人员要在班长或现场管理人员统一指挥下,佩带氧气呼吸器等救护设备(至少2人),或借助安在新鲜风流中的局扇接着风筒进入,将中毒人员运到新鲜风流中,严禁盲目进入造成事故扩大化。 18、中毒者被运到安全地点后,立即查看中毒者情况,如呼吸停止,要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的粘液、假牙、血块、泥沙等抠出,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则迅速升井送往医院。 19、超前探放硫化氢气体: ⑴新采掘地点,从门口向里5m范围内必须打1m×1m硫化氢加密眼,利用软胶管插入孔内,将孔周边密封严密进行释放;而岩石掘进工作面只打释放眼无须安设软胶管。软管长度不得低于。 ⑵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每隔在巷道或采面底板打一排硫化氢释放眼,每排2个,眼深不低于(或深入页岩,在距两帮处各一个。 ⑶迎头打眼时,紧贴迎头在底板上打两个倾角向前45o的超前释放眼。打眼时,人员要站在风筒出口的新鲜风流中(上风侧),面部要避开眼口位置,并且用硫化氢检测仪在现场连续检查巷道内的硫化氢气体浓度。 20、超前抽放硫化氢气体: 根据硫化氢气体赋存情况,在掘进工作面每隔50m施工一个钻场,每个钻场设计6~9个钻孔,呈扇形布置,孔径为75mm~100mm,孔深30m~100m,一般80m左右。在工作面掘进期间即开始施工和抽放,尽量延长预抽时间。在工作面预抽煤层硫化氢即在煤层顶底板岩巷或煤巷中,向煤层打穿层孔或者顺层钻孔,封孔后接抽放管路进行抽放。预抽煤层硫化氢不仅是防治硫化氢超限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工作面硫化氢超限的根本措施。 21、探水、地质探钻、注浆等工作,必须有专项防治硫化氢措施;要有专门设计,人员要位于进风流或新风的上风处,不得正对施工钻孔;现场通讯、救护设施、监测仪器等齐全可靠。发现出水、出气时人员立即撤出,不得拔出钻具。 钻探过程中出水(硫化氢)征兆:①巷道壁挂汗②现场温度下降③出现雾气④钻孔出水或水量变大⑤钻孔出水或伴有气泡冒出⑥顶钻、掉钻⑦有水流响声⑧钻眼声音变脆变轻。 22、 完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24小时供风,采煤工作面必须形成合理的通风系统后方可回采,严禁风机发生循环风,杜绝无计划停风,一旦断电停风,迎头必须撤出工作人员,送电后先检查硫化氢含量,再进入迎头工作。 (三)、10202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硫化氢气体防治措施 10202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在掘进过程中出现硫化氢气体,原因是:①顶板遇有裂隙带,通过裂隙带涌出的硫化氢,②掘进工作面煤层中赋存的硫化氢气体涌出。 根据以上硫化氢气体防治方法、措施,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日常通风管理工作,保证风量满足,发现迎头停风后,工作面施工人员要及时撤出,在工作面送风10min后,经监测硫化氢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在未送风前严禁所有人员进入迎头, ②加强对有害气体的检查检测,瓦检员应每隔两小时检测一次并汇报调度室,当巷道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时,应立即撤离现场至进风巷并及时汇报调度室,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③工作面应备足量的生石灰,每班在硫化氢积存处抛洒一遍,覆盖整个积水范围,使其产生水雾溶解硫化氢气体,降低其浓度。 ④每次放炮后至少间隔30min待迎头炮烟完全吹散后,当班班长、放炮员在瓦斯检查员的带领下由外向里进行通风、硫化氢气体、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撤出,当巷道内硫化氢浓度在10mg/m3(%)以下时,作业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场所。 ⑤在掘进过程中,每隔在巷道底板打一排硫化氢释放眼,每排5个,眼深不低于,眼距。 ⑥超前抽放硫化氢气体:根据硫化氢气体赋存情况,在掘进工作面每隔50m施
工一个钻场,每个钻场设计6~9个钻孔,按巷道施工方向布置,孔径为
75mm~100mm,孔深30m~100m,一般80m左右,覆盖掘进巷道正中5m半径范围。钻孔封孔后接抽放管路进行硫化氢气体的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