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油田低渗储层特征的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油田低渗储层特征的研究

【摘 要】 低渗资源是我国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量在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研究油田低渗储层的类型、特征、成因对于石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低渗储层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并对其低渗储层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油田 低渗储层 类型 特征 成因

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为940×108吨,其中低渗资源总量为210108吨,低渗资源总量占我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2.41%,可见低渗资源是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随着未来石油勘探规模的扩大和勘探程度的加深,低渗资源在石油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大。因而对低渗储层的研究、开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石油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的重要热点。强化对低渗油田的认识,加深对低渗储层的研究,分析低渗储层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我国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低渗储层的主要类型、特征,及低渗储层的物性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 低渗储层的类型及其特征

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直接关系到低渗透储层的形成,地质因素不同在低渗透储层的形成中控制能力也不相同,根据控制作用的大小可以把低渗透砂储层大致分为三类,即原生低渗透储层、次生低渗透储层和裂缝性低渗透储层。

首先来说原生低渗透储层,原生低渗透储层包括原生孔低渗型与中高孔低渗型。沉积作用对原生渗透储层有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原生孔的主要特点包括沉积物粒度细、泥质含量较高、分选较差等。中高孔低渗型主要特点包括埋藏浅、没有经过成岩作用、岩石坚硬、裂缝未发育、孔隙度高但渗透率低等。其次,次生低渗透储层的形成过程是原先的常规储层经过强烈的成岩作用,在压实、胶结等作用下形成低渗透储层。它的主要特点是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原生孔隙残留较少。最后是裂缝性低渗透储层,这类储层受构造作用的影响使得岩石自身压实程度增加,另外,压实度的增加使得岩石发生破裂产生一定的裂缝,这样一来岩石自身的渗透率将大大增加,低渗透储层由此就形成了。

2 低渗储层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

经过长期研究和勘探发现,影响低渗储层微观结构与物性特征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沉积条件与环境、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

2.1 沉积作用对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低渗透储层形成必备的条件是砂岩的原始矿物组成和结构。举例来说,某砂

岩储层的构成主要是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两种,由于受其自身条件(砂岩成分不够成熟、颗粒结构细、岩屑含量高)的影响,砂岩极其容易被挤压,挤压后形成的假杂基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向排列,随着孔隙度递减变化速率不断在加大,这就导致了砂岩中的原生粒间孔隙减小,由此以来,储层的原生储集空间就在这种变化中减小了。

另外,特殊的环境同样会造成不同的沉积结构。例如,发育有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低角度斜层理以及滑塌变形构造等复杂的地质环境容易造成低渗储层骨架结构发生改变,这就使得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以及层内渗透率的非均质性一定程度上发生增加。

2.2 成岩作用对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上文中已经提到,沉积作用是影响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原因之一,另外,成岩作用也是决定本区储层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成岩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砂岩的埋藏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成岩作用对砂岩演化的孔隙度、渗透率的产生、破坏和改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渗透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到三大作用的影响,分别是成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以及胶结作用。低渗透储层砂岩由于自身的杂基含量和岩屑含量较高,导致砂岩的压实度较强,在压实度的作用下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以及接触关系由点接触到点——线接触,最后形成了线——线接触。原生粒间孔隙的降低使其颗粒排列更加紧密,岩石密度的加强使得损失原始的孔隙度逐渐增高。

2.3 微裂缝对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微裂缝的形成不仅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成岩作用。当发生成岩作用时,在压实与矿物结晶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发生收缩和膨胀甚至发生矿物间的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当中微裂缝就产生了。微裂缝的形成会进一步发生溶蚀,溶蚀的出现将会形成新的溶蚀缝。溶蚀缝与微裂缝会造成储层孔隙相互沟通,由此增加了储层的渗透性。

岩石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脆性,再加之强大的压实度,在这种条件下就极易出现裂缝。微细的裂缝本身孔隙度较小,储集作用也是极其微小的,但是强大的渗流能力却能改变储集岩的孔隙,特别是对储集岩的连通性有极大的影响。连通性的改变使得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提高。储层中存在微裂缝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特低渗储层中的微裂缝,微裂缝的存在对储层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增加储层非均质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常常运用人工压裂生成人工裂缝的方式应用于石油开采当中,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油气藏渗透性,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油田的的开采效率了。由此看来,裂缝系统直接影响到了低渗透储层的开发。

3 结语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在研

究和实践中对低渗储层取得了进一步的认识,而随着石油资源开发需求的增加,强化对低渗储层的研究和对低渗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石油产业未来的重要趋势。对此,我们应加强对低渗储层特征及其物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为低渗储层资源的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家林,喻永生,徐莎.石港油田低渗储层裂缝预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4):22-24.

[2]张雁,王贺军,赵明.榆树林油田低渗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2473-2478.

[3]郝建明,邱隆伟.高南油田东三段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6):6-11.

[4]朱春俊,王延斌.大牛地气田低渗储层成因及评价[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49-56.

[5]赵晨君,范杰,王刃峰.超低渗储层压裂裂缝展布特征及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8):157-166.

6q9fl3n0hi0n19a8i5l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