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感谢各位师生使用这份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这份参考答案由杨艳、梁悦、刘方军三位老师合作完成。其中绪论、第一、三章的答案由梁悦提供;第十四章的答案由杨艳提供;第二章、第四至十一章的答案由刘方军提供。最后由刘方军负责检查和修改。如果参考答案中出现不足之处,由刘方军负责。但愿 这份参考答案能为各位同学的学习和考试提供帮助。
刘方军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稀缺性:就是指人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 2.经济学:一门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社会科学。 3.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选择(最佳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的最好那种。
4.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水平下,社会能够得到的所有最大产品组合点的轨迹。
5.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即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
6.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在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决定。
7.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以及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的问题。
8.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9.边际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实际上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即运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将自变量增量和因变量增量进行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只有在临界点上才能够实现某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0.理性人:是指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是经济理论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
11.实证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现象及其运动时,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回答“是什么”
1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的问题。
12.规范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政策及其应用时,只对其实施的好坏作出判断。因此,规范分析不仅包括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认识,而且包括个人的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二、判断题 1. √
三、选择题 1. C
四、思考题
1.什么是经济学?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社会科学。而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无偿地随意取用,使用资源必须支付代价,即存在机会成本。经济学就在于解决无限与有限之间的这种矛盾,解决如何使资源使用效用最大化的问题。所以稀缺性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机会成本是指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用途中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即使用资源的代价,并非实际已经发生的费用;而一般概念上的成本是指会计成本,即实际耗费。
3.试计算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答:一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其为了读大学而放弃的:读大学所花费的学杂费的其他用途,例如存银行或买债券获得利息;读大学的四年时间的其他用途,例如去打工或自主创业挣到的收入,以及积攒的人脉资源和社会阅历经验等。当然上大学求学的机会成本因人而异。
2
2. × 3. × 4. √ 5. √ 2. C 3. D 4. C 5. D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4.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5.简述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以及各自领域研究的内容。
答:西方经济学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在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决定。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以及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的问题。
6.说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答: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实证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在经济学发展史中,经济学方法论从规范向实证转变,不过纯粹的实证经济学是不存在的,没有经过规范判断的实证分析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实证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撇开个人的价值判断,只考察经济事物、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不讨论这些结果的好坏,因而其内容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检验,所以,实证分析容易取得共识。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包括个人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同样的事实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因此对于规范分析,经济学家的分歧较大。
7.设想假如你是国家主席,你对你的经济顾问的实证观点更有兴趣,还是对他们的规范观点更有兴趣?为什么?
答:实证观点是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描述。规范观点企图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如果我是国家主席,我对经济顾问的规范观点更有兴趣。因为我不仅要知道某个经济现象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我必须听取各方面的建议,最终制定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
8.经济模型应该准确描述现实吗?
3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答: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掉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人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为了增进人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9.为什么经济学家有时候会向决策者提出相互矛盾的建议?
答:经济学家有时候会向决策者提出相互矛盾的建议出于以下原因:经济学家们可能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或重要参数的大小有不同的判断;经济学家们的价值观可能不同。
10.试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分析社会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保证GDP增长”和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权衡取舍。哪些因素会决定和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和位置?
答:社会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保证 GDP 增长”和保护环境、享受青山绿水之间的权衡取舍如图 1 所示。如果政府选择 GDP 高一点,那么就会让环境状况恶化一点;反之,政府若要保护环境,就需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发展。
该社会的技术水平提高可能会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如果环保技术和生产技术同时提高,则会令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移动;如果仅有生产技术提高,则 Y 点向上移动,X 点不变;反之如果仅有环保技术提高,则 X 点向右移动,Y 点不变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曲线:是用来描述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的几何图形,即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
4.供给曲线:是用来描述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几何图形,即供给函数的
4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几何表示。
5.替代品:是指在消费中可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 6.互补品:是指在消费中可以互相补充、搭配来共同满足消费者某一种欲望的商品。
7.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8.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二、单选题 1.D
三、计算题 1.
解: 因为 600-300P=200+100P
所以 PE=1,QE=300 2.
解: (1)市场需求函数:QD=10000q=120000-20000P
市场供给函数:QS=1000s=20000P
(2) QD=QS,即 120000-20000P=20000P,解得:PE=3,QE=60000 (3) 当收入增加后,个人需求函数为:q′=12+2-2P=14-2P
此时市场需求函数为:QD′=10000q=140000-20000P
均衡时,140000-20000P=20000P,解得:PE′=3.5,QE′=70000 (4) 技术水平提高后,个人供给函数为:s′=40+20P
此时市场供给函数为:QS′=1000s′=40000+20000 P
均衡时,120000-20000P=40000+20000P,解得:PE\,QE\2.C 3.B 4.D 5.A 6.A 7.C 8.C 9.D 10.B
四、思考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