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专用请勿外泄2020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摸底卷(生物学科)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
1.【答案】D。解析: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正确;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C正确;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错误。2.【答案】A。解析:胸苷用于合成DNA,尿苷用于合成RNA;洋葱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的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能合成DNA,而其它细胞不能分裂,不能进行DNA复制;所有的细胞均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RNA;所以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3.【答案】C。解析:A.组成麦芽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而组成蔗糖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B.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更多,这也是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原因之一,B错误;C.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正确;D.糖类中的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而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C。4.【答案】D。解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A、B正确。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现橘黄色,C正确;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均为C、H、O,但是脂肪的碳氢比例高于糖类,因此脂肪氧化分解时提供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类多,所以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5.【答案】C。解析: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也可能是细菌、真菌等,不一定是植物细胞,①错误;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不一定是动物细胞,②错误;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代谢强度不同,则线粒体含量不同,③正确;④植物细胞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④错误;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例如蓝藻,⑤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0543-3266788学员专用正确。故选C。请勿外泄6.【答案】C。解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磷脂和糖类,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因此构成生物膜的化合物都有C、H、O元素,A正确;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的表面积专指细胞外膜(即细胞膜)的表面积,与内部的细胞器膜无关,C错误;生物膜功能主要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正确。7.【答案】C。解析: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只有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故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唯一场所,A正确;细胞核内的核仁,与rRNA合成有关,故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高等植物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错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8.【答案】D。解析:图②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达到饱和点后不再上升,这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或能量的限制,因此该图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③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因此,题中提出,曲线②和③相符,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只能是协助扩散。故选D。9.【答案】B。解析:氧气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故消耗的有机物较多,A项错误;氧气浓度为b时,据图可看出释放二氧化碳为8,吸收氧气为3,可知此时植物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求出无氧呼吸消耗2.5葡萄糖,而有氧呼吸只消耗0.5的葡萄糖,B项正确;无氧呼吸最弱时应为d点,因为此时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等,即只有有氧呼吸,C、D项错误。故选B。10.【答案】A。解析:过程①是光反应,反应过程中发生水的光解生成[H],过程②是暗反应,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H]、过程③是呼吸作用,ATP进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第一、二阶段中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A正确;②是暗反应,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呼吸作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和线粒体内膜上,B错误;过程①是发生在光反应阶段,不需要消耗二氧化碳,C错误;叶肉细胞过程①和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时,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肉细胞合成的有机物积累,但甘蔗中还有部分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甘蔗的干重不一定会增加,D错误。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0543-3266788学员专用请勿外泄11.【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需要促性腺激素的调节,A正确;细胞III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输卵管中伴随着受精作用完成的,B正确;II、III和IV分别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它们在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N、2N、4N,染色体数目不同,C错误;动物细胞的受精卵全能性高,因此培育转基因动物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正确。故选C。12.【答案】A。解析:减数分裂与性激素有关,细胞中含Y染色体,所以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激素,A正确;图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故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错误;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b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也可能是交叉互换而来的,C错误;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只能产生2个精细胞,D错误。13.【答案】B。解析:红雌XAXa×红雄XAY→红雌XAXA、红雌XAXa、红雄XAY、白雄XaY,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白雌XaXa×红雄XAY→红雌XAXa、白雄XaY,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正确。14.【答案】D。解析: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则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所以子代全为雌性个体;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Z,则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Z∶W=1∶2;同理,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W,则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W∶Z=1∶2,则子代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ZZ∶ZW∶WW=1∶4∶1,由于WW胚胎不能存活,因此子代的雌∶雄=4∶1;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由于卵细胞的染色体为Z或W,所以加倍后为ZZ或WW,而WW胚胎不能存活,因此子代全为雄性个体。故选D。15.【答案】D。解析: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血友病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A正确;唐氏综合症又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的父亲或母亲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B正确;原发性高血压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因素影,C正确;色盲多属于隐形遗传病,可隔代遗传,而多指则为显性遗传病,代代相传,D错。故选D。16.【答案】C。解析:无中生有为隐性,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III11的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II5,I1正常,II5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2,B错误。由II7患病可知I2是杂合子,II4基因型可能是1/2XAXA和1/2XAXa,III8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1/4,C正确。若III9和III10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16,D错误。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0543-3266788学员专用请勿外泄17.【答案】B。解析:A、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B、基因缺失3个碱基导致囊性纤维病,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菌,是由于S型DNA整合到R型菌的细胞内,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黄色圆粒,也有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是由于黄色圆粒豌豆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B。18.【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体X、Y;基因重组狭义上指涉及DNA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广义上指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做基因重组,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人工实验条件下的DNA重组也属于基因重组。19.【答案】D。解析:ABC、杂合植株的根、茎、叶等组织的细胞都属于植物的体细胞,它们的细胞中都含有成对的基因即杂合基因,经组织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个体中仍有等位基因的存在,如Aa→AAaa,ABC错误;D、花粉是植物的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细胞中只含有一个基因,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如A→AA或a→aa,D正确。故选D。20.【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故选C。21.【答案】D。解析:利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方法是多倍体育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实验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2.【答案】C。解析: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A正确;B、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B正确;C、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C错误;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存斗争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动力,D正确。故选C。23.【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0543-3266788学员专用请勿外泄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A错误,B、C、D正确,该题选A。24.【答案】B。解析: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30%/(30%+60%)=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3+1/2*2/3=2/3,a的基因频率为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的频率=2/3*2/3=4/9,Aa的频率为2*1/3*2/3=4/9,aa的频率为1/3*1/3=1/9,因此AA:Aa:aa=4:4:1。25.【答案】C。解析:人体遇冷时,细胞内的物质氧化速度会加快,耗氧量增加,提高产热量,同时皮肤血管收缩降低散热量,以保持体温恒定。26.【答案】A。解析:A选项,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10mL,会导致家兔的血糖浓度过高,过多的血糖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此时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增高,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家兔短时间内尿量增多,A正确;B选项,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会导致尿量减少,B错误;C选项,注射高渗葡萄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D选项,胰岛素分泌增加不会改变尿量,D错误。27.【答案】D。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等。盲人“读”盲文,主要依靠的是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28.【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机体产热增加,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体重减轻,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进食量明显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氧气的消耗,因此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D正确。29.【答案】C。解析: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A正确;M细胞为记忆细胞,只有在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0543-326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