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和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
会2000字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7月11日至17日,我有幸到上海参加了晋城市教育局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的--晋城市中小学\互联网+\思维和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七日,但培训班合理的课程安排,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以及专家教授们精彩的讲解,犹如一场场甘霖,不但消除了夏日的炎热,使我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冷静反思中,让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得以提升;又如一声声春雷,带给我极大震撼,如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更新了教育观念。 1.教育工作者要做新技术的使用者,要善于用新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在通讯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就连菜市场的老大爷都能使用微信来收付款,如果一名教师还不能用手机组织或辅助教学,这本身就是教育观念落后的一种表现。教师不仅是新知识的拥有者、新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是新技术的运用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手机给学生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教师很少想到,怎样利用手机促进教学,让手机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要善于运用新技术组织教学,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工作更加简洁,更加高
效。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形态由信息社会进入智能社会,教育信息化标准也从1.0升级为2.0,信息技术不再为技术而技术,而是随着教育回归以人为本,从技术驱动到人文关怀,技术要为人服务,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技术的有效推进,从最初技术与学科整合,到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创新,到技术的有效运用推进学科发展,从抓硬件配置到技术应用,从学科的深度融合,到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注重系统运用,信息系统建设,从资源建设到资源的使用,促进教育者学习。
3.教育目标从泛化向精准化转变。
教育作为供给侧也需进行改革。教育目标从泛在学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升为精准学习(个性化),如同以前的供销社已经转化为现在的超市。社会已由信息社会进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向人们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服务。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从目前泛化教育向提供精准化服务迈进。新时代需要大量不同的创新型人才,每个受教育者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需求,满堂灌的方式已然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超市型\的服务,是教育从泛化教育向提供精准化服务转变的重要保障。
4.教学要强调思维培养与能力提升。
互联网+思维和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000字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