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柱钢筋上层比下层直径8 锚9 固 暗柱截面增大部分的钢筋,下插一层 暗柱钢筋上层比下层直径大,下插一层 大,下插一层 锚固 暗柱截面增大部分的钢筋,下插一层 连梁、梁锚固为40d, 10 框架11 部分 连梁、梁锚固为40d,且弯头≥15d 柱竖筋机械接头错开≥35d且≥500,距地≥500且≥hc或Hn/6;底板上柱子接头距地≥Hn/3 框架梁下铁进支座≥28d且≥hc/2+5d 框架梁高差时≥40d且弯头≥15d 框边柱顶部为从梁底≥68d且架部分 弯头≥1.5hb+柱宽 中柱≥40d且弯头≥12d 且弯头≥15d
5.6.10 钢筋保护层
基础底板、顶板梁采用成品水泥垫块;内墙柱采用塑料垫块。 5.6.11 钢筋保护
墙、柱上部预留搭接钢筋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洗刷钢筋表面污染,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直螺纹部分必须用塑料保护帽带好,防止损伤螺纹。在浇筑上部混凝土前要将施工缝部位的软弱混凝土刷涂干净露出石子,清扫后方可封模施工。
5.6.12 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5.6.12.1做好钢筋的加工预制工作,加工成型后钢筋分规格统一码放做好标识及时送达工作面。
5.6.12.2 钢筋要堆放在现场指定的场地内,钢筋堆放要进行挂牌标识,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钢筋标识牌要统一。
5.6.12.3 钢筋要分类进行堆放,如直条钢筋堆放在一起,箍筋堆放在一起。钢筋下面一定要垫木方架空,防止钢筋浸在水中生锈。生锈的钢筋必须除锈,由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5.6.12.4 成型钢筋要有标识,按使用部位分类摆放,坚决杜绝代用错用钢筋
现象。
5.6.12.5 质量保证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原材出厂合格证; 2.原材材质报告; 3.原材复试报告; 4.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 5.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5.7 模板工程(详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施工目标和原则:
目标:结构施工必保结构长城杯。
原则:优选模板体系,以最少的投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5.7.1 模板选用
混凝土结构模板选型 表5-2 部位 内外墙体 梁、板 柱 楼梯 后浇带 模板配置方案 面板为18mm厚多层板,竖肋为50×100mm方木,横肋为双Φ48钢管。 梁、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50×100 mm、100×100 mm木楞, 支撑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面板为18mm厚多层板,竖肋为50×100mm方木,横肋为双Φ48钢管。 踏步、楼梯底模采用18mm多层板,钢管脚手架支撑。 后浇带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做模板,钢筋和方木做支撑。 5.7.2模板配制
本工程地下室部分,墙体、车库圆弧坡道和独立柱采用18厚覆膜多层板木模体系,顶板、梁均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木模体系,考虑到模板的有效周转使用,在标准柱顶部位加配多层板柱头拼装模板,但要求连接严密,支撑牢固,防止构件尺寸变形,造成颈缩。
柱模支设和垂直度控制
50×100mm木方模板拼接节点图“山”型卡对拉螺栓双向600双排钢管50X100木方@250楼面墙模支设立面图
15mm厚多层板15mm厚三角形多层板拼接15mm厚侧帮多层板50×100mm木方900加固木条与木方钉牢50×100mm木方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 楼梯模板支撑示意 5.7.3 模板的保护和使用 施工前要由技术部门作好方案交底工作,工长以施工图纸、施工方案、规范、规程、图集、施工工艺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为依据,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 为保证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平整、密实,并为结构长城杯的实现打好基础,模板工程尤为重要,关键要注意模板定位准确,木工与放线人员紧密配合。注意板面清洁,用过的模板及时洗刷和修理,并做好统一贮存保护。 5.7.4 模板拆除
5.7.4.1 墙体模板的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墙体大模板先拆外模,后拆内模,内模整体支撑架子。
模板拆除后,要及时清理板面,均匀涂油质脱模剂。 5.7.4.2 顶板模板的拆除:
板跨度大于8m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设计强度100%,方可拆除模板,板跨度大于2m,小于8m时,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75%,方可拆除模板。但养护支撑要求保留,并保证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才能全部拆除;所有养护支撑在施工中做出标记,防止拆错。
5.7.4.3墙体、顶板模板的拆除时间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及拆除模板通知单为准。模板图见模板分项方案。
5.7.4.4模板孔留置,采用多层板在地面准确测量并穿孔,然后组装支撑。
5.8混凝土工程(详见《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结构梁、板、柱、墙混凝土全部采用纤维混凝土,且基础底板、地下外墙、地下一、二层顶板(包括地下车道通道部分的顶板、底板、墙)均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2;后浇带处采用比同部位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5.8.1 混凝土制备
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前与预拌混凝土厂家签订合同并要有技术
交底。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拌合料性能和硬化后的性能,同时必须满足《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中相关要求。
纤维混凝土由于加入了纤维后,会导致其变稠、坍落度下降,不利于混凝土的泵送,需要严格控制加水量,并主要以添加高性能的减水剂来达到增加混凝土和易性的目的。在进行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要进一步根据其抗渗要求进行调配,使其即能够满足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抗疲劳性,同时又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 5.8.2 混凝土运输
部 位 基础垫层 基础底板、地下顶板 地下室外墙和临空墙 地下室内墙、剪力墙 梁、板 柱 楼梯、设备构件、其他 后浇带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35 C35 C35 C35 C50 C25 C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