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试题及答案之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焊接受力钢筋在受拉区,
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最大百分率是( A、50%
B、25%
C、15%
)为标准轴载。
)。
2、测定路面弯沉值时,以双轮组单轴(
A、60KN
B、80KN
C 、100KN
3、公路桥涵等混凝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的粗集料,小于 2.5mm 的颗粒含量(按质 量计)要求小于或等于( A、5%
B、6%
)。 C、7%
)。
4、后张法施加预应力时,若设计未作规定,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标号的(
A、60% B、70% C、80%
)。
5、桥梁设计和施工中,要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这刚度是(
A、应力
B、应变
C、挠度(变形)
D、预拱度
)。
6、为使路基压实取得最佳压实效果,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是(
A、增大压实功率 C、改善土质
B、增大土的含水量 D、使土处于最佳含水量
7、以下哪一种措施是较为简单的提高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方法(
A、改变墙面坡度 C、设置倾斜基底
B、增大墙背和墙面坡度 D、改变墙身断面形式
)。
8、贫混凝土基层各种混凝土面层、加铺层、桥面和搭板的纵、横向缩缝均应采用( )施工。
A、隔离法
B、切缝法
C、留缝法
)时,基底应凿成台阶以免滑动。
9、明挖地基处理,一般岩层倾斜度大于(
A、15°
B、16°
C、17°
10、一般情况下,抗压强度达到(
A、1.5Mpa
B、2.0Mpa
)时,可满足拆除侧模时所需各项强度。 C、2.5Mp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4 个答案,每题 1 分,共 40 分) 1、支座的作用是(
)。
B、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能自由变形
A、传递桥跨结构的支承反力
C、保证上下部结构受力符合静力图式 D、便于以后更换支座 2、简支梁桥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A、现浇施工
B、预制安装施工
)。
C、悬臂施工
D、顶堆施工
3,规范要求压实度为 3、用重型击实法求得的路堤填料最大干密度为 2.20g/cm 95%,下面为各测点的工地干密度,压实合格的测点有( A、2.09
g/cm
3
)。 D、2.10 g/cm
3
B、2.01 g/cm
3
C、2.29 g/cm
)。
3
4、后张法施工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是(
A、张拉
B、压浆
C、穿束
D、锚固 )。
5、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的效果是(
A、保持水泥和水的用量不变,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保持坍落度不变,降低单位用水量 C、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节约水泥用量 D、保持养护条件不变,加速硬化 6、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有(
A、加强基层结构强度 C、提高内摩阻力
)等。
B、提高粘结力
D、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7、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它指的是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
A、80cm 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B、路床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 0~30cm 和下路床 30~80cm C、80cm~150cm 范围的路基部分 8、一般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有(
A、施工准备 D、场地清理
B、施工测量 E、试验路段
)。
B、上、下路床 10cm
D、150cm 以下范围的路基部分 )。
C、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9、路基填方填料最大粒径为(
A、零填及路堑路床 10cm
道路与桥梁试题及答案之一
C、上、下路堤 15cm
10、石方开挖的中小型爆破方法有(
A、裸露药包法
B、炮眼法
D、上、下路堤 20cm
)。 C 、药壶法
D、猫洞炮
)三项技术要求。
11、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
A、抗压强度
B、弯拉强度
)。
C、工作性
D、耐久性
12、沥青封层的作用(
A、封闭沙石嵌入
B 、封闭面层或基层表面空隙 D、封闭油污浸入
)三
C、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
13、在水泥稳定土中,按照土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 种。
A、细粒土
B、中粒土
C、粗粒土
D、巨粒土
14、确定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土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
技术规范规定的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至少 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 中粒土和粗粒土: A 、3%
B、4%
C、5%
D、6%
E、7%
)等水泥混凝土梁时,用于承受施工荷载及
)。
15、挂篮是用悬臂浇筑法浇筑(
梁自重,能逐段向前移动经特殊设计的主要工艺设备。 A、斜拉桥
B、T 构
C、悬索梁桥
D、连续梁
)。
16、浇筑大跨径拱圈(拱肋)的主要方法有(
A、移动支架逐跨施工法 C、分环多工作面均衡浇筑法 17、悬索桥吊索的作用(
)。
B、分环(层)分段浇筑法 D、斜拉扣挂分环连接浇筑法
A、将主缆与主梁相联系的受拉构件
B、将主梁承受的恒荷载及活荷载传递给主缆 C、承受拉力并作为主梁主要支承的结构构件 D、调整主缆拉力
18、桥梁竣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测量项目是(
)。
A、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径 B、量墩、台(或塔、锚)各部尺寸
第 3 页
C、检查桥面高程 D、上下游调治构造物的各部尺寸
)测量。
D、GPS 测量
19、平面控制网可采用(
A、三角测量
B、四角测量 C、五角测量
)。
20、钢板桩围堰适用于(
A、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B、深 1.5m 以内、水流流速 0.5m/s 以内,河床土质渗水较小时 C、水深 3m 以内、流速在 1.5m/s,河床土质渗水性较小时 D、各类土(包括强风化岩)的深水基坑 21、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
)。
A、湿洞稳基引流 B、干洞砂砾石、碎石、灰土及干砌、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 C、桩基处理大基底干洞 22、地基检验方法采用(
A、震法
D、爆破填洞 )。
C、触探钻探方法
B、直观法
D、必要时可进行土质、土工、荷载试验 23、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施工平台有(
)。
A、人工岛 B、钢管桩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等固定式施工平台 C、浮动式施工平台 D、旱地 24、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清孔常用方法有(
)。
A、换浆(砂浆置换) B、抽浆、空压机喷射 C、掏渣 D、填碎砾石清浆 25、所列钻孔灌注桩支承桩的成孔质量符合规范的允许偏差(
A、单排桩孔的中心位置(mm):100
)。
B、倾斜度:小于 1%
C、孔深: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大于 50mm D、沉淀厚度(mm):不大于设计规定 26、验算模板、支架及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
A、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 1/400
B、支架、拱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盖梁、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物跨 度的 1/400
C、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为 1.5mm B/400
(L 为计算跨度,B 为柱宽)
D、钢模板的钢棱和柱箍变更为 L/400 和 )。
道路与桥梁试题及答案之一
27、重复使用的木模板应始终保持其( )。
A、表面平整、不漏浆 B、形状准确 C、没有瑖疵 D、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8、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其抗压强度按(
)系数进行换算。
A、100×100×100(mm):0.90 B、100×100×100(mm):0.95 C、200×200×200(mm):1.00
D 、00×200×200(mm):1.05
29、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泥用量(包括代替部分水泥的混合材料)是( )。
A、
3
B、275 3
C、350 3
D、500 3
250kg/m
kg/m
kg/m
kg/m
30、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
)规定。A、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
B、超过 2m,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 C、超过 10m,应设置减速装置
D、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宜超过 1.0m
3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 60T 的钢材是(
)。
A、钢丝
B、钢绞线
C、热处理钢筋
D、冷拉钢筋
32、钢丝束两端采用墩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为(
A、当钢丝束长度≤20m 时,不宜>1/3000
B、当钢丝束长度>20m 时,不宜>1/5000,且不大于 5mm C、当钢丝束长度≤20m 时,不宜>1/2500
D、当钢丝束长度>20m 时,不宜>1/4000,且可大于 5mm 33、后张法预应力筋钢筋、钢筋束张拉程序(
)。
A、бcom(锚固)
B、0
C、1.05бcom(持荷 2min) D、初应力 34、一般路基设计标高是指(
)。
A、旧路改造:中心线 B、旧路改造:路基边缘 C、新建公路:路基边缘
D、新建公路:中心线
35、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
)使用完毕。
A、一般宜在 3-4h 内
B、一般宜在 2-3h 内
第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