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自然有必要予以说明。学习内容“一、百家争鸣”和“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分别介绍了一前一后两个思想文化活跃的时期,但是前后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理出一条主要线索,然后分阶段归纳史实、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纵横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维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
难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资料十分丰富,思想流变的线索比较复杂,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不仅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还应当多方涉猎,既要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又要读一些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评价地著作。
一、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地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本课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学派 道家 儒家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兵家 农家 杂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孔子 墨翟 孟轲荀况 庄周 李悝商鞅韩非 惠施公孙龙 邹衍 张仪苏秦 孙膑吴起 许行 吕不韦 三、教学内容 (一)、百家争鸣 1、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汉初司马谈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⑴、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⑵、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⑶、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⑷、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始人 (1)、孔子的生平介绍: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思想主张:①、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礼”(维护周朝的“礼”, 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3)、教育思想及其主张——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①、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②、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④、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 (4)、整理文献:《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论语》 (5)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继承发展
(1)孟子的生平介绍: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2)政治主张: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③、伦理观是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丰富完善
⑴、荀子生平: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⑵、思想政治主张:①、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②、在政治思想上、认为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③、伦理观是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普通人变成圣人。 (三)、老庄之学
1、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
2、道学的奠基:——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的思想: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起源和演变。⑵、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这些变化都是无条件的,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内容。⑶、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⑷、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道学的形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的思想: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法家思想
1、法家呼吁改革的思想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化。
2、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特点: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
3、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
(1)、李悝(法家的创始人)变法的主要措施:“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按军功授田宅;实施严刑峻法;他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2)、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连坐告奸,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
4、韩非的思想主张:①、将“法”、“术” (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势”(人主的权势)三者糅合为一,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②、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③、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5、法家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消失的历程: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②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五)、墨家(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其组成人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的主张 1、墨家学派基本特征: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③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2、墨家学派的主旨:“兼相爱,交相利”。
3、墨子的思想主要有: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系、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讲求实用的精神。
4、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5、“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
二、儒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
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课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三、教学内容 (一)、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焚书坑儒”批判
1、原因: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①焚书:a焚书的范围(除博士官管理之外的《诗》、《书》、百家语等);b不焚的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不涉及意识形态)。②坑儒:警告文化人。 3、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4、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②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也由生动活泼转而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二)、罢黜百家——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1、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
(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性。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鉴于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面临许多问题,如王国问题、民族关系、、阶级矛盾激化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文化体制改革: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
(1)理论主张:①、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策要适时“更化”;②、 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③、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
(2)文化体制改革核心: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3、评价(影响):⑴、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⑵、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⑶、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附:秦代“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异同:
相同——①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治;②实质:文化专制;③作用: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不同——①政策:秦始皇对儒学排斥、打击,汉武帝则尊崇;②原因:秦始皇面对刚统
一的国家,需要巩固君主专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成为政治需要。③影响:秦始皇时儒学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则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三)、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1、教育体制: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⑴、教育: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⑵、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⑷、对政坛: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敢于批评时政的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从世管制、察举制(汉武帝),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因此而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影响: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②、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③、将考试作为选官方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追求公平公正的出发点。④、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使整个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⑤、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⑥、考试内容单一化,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狭隘。 三、宋明理学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三、教学内容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