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高豌豆×矮豌豆 P: AA×aa ↓ ↓ F1: 高豌豆 F1: Aa ↓? ↓? F2:高豌豆 矮豌豆 F2:AA Aa aa 3 ︰ 1 1 ︰ 2 ︰1 二、基因的分离现象【理解】

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具有:独立的颗粒状,互不融合。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三、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理解】

1、测交是:将F1×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以测定F1遗传因子的组成。 2、孟德尔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F1)Dd(高茎)× dd(矮茎)

Dd (高茎) :dd(矮茎)

1 : 1

3、判断某生物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 植物:常用方法:测交; 最简单方法:自交。

动物:常用方法:测交;

四、基因的分离定律【理解】 1、分离定律的内容

(1)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

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

P: 黄圆×绿皱 P: YYRR×yyrr ↓ ↓ F1: 黄圆 F1: YyRr ↓? ↓?

F2: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F2:Y_R_ Y_rr yyR_ yyrr 9 ︰ 3 ︰ 3 ︰ 1 9 ︰ 3 ︰ 3 ︰ 1

在F2 代中有4 种表现型、 9种基因型。 二、解释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理解】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数量比例是:1︰1︰1︰1。受精时,

1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F2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

三、概述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理解】 (F1)YyRr(黄圆)× yyrr(绿皱)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1 : 1 : 1 : 1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解】

五、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应用】 1、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

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易分析。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2、先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进行研究,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遗传进行研究。 3、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了解】

1、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二、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理解】

①、精子的形成 ②、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 前期:(n) 中期:(n) 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

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 2个极体(n)

↓变形 +1个极体(n) 4个精子(n)

2、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2

比 较 项 目 不 同 点 部 位 分裂形式 是否变形 精巢 精子的形成 卵巢 卵细胞的形成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无变形过程 子细胞数量、名称 4个精子 细胞质均等分裂 有变形过程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相同点 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最后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减少一半。

三、受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理解】

1、概念: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

有重要的作用。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四、萨顿关于基因定位的假说内容【了解】

1、萨顿的假说的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2、萨顿的假说的原因: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五、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了解】

1、摩尔根(美)和他的学生发现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有多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雌果蝇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

WWwWW

3、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红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XY,红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XX或XX,白眼的雄果蝇基

www

因型是XY,白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XX。

WWw

P: 红眼(♀) × 白眼(♂) P: XX × XY ↓ ↓

WwW

F1: 红眼 F1: XX × XY ↓F1雌雄交配 ↓

WWWwWw

F2:红眼(♀、♂) 白眼(♂) F2: XX XX XY XY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了解】

1、伴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2、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原因【应用】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原因【了解】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解】 I、伴X隐性遗传

1、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

2、人类红绿色盲:①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由隐性基因控制 3、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远大于女性?

bbBb

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就表现为红绿色盲。而女性只有XX才表现为红绿色盲,XX表现为正常。

4、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即:外公→母亲→儿子。

(2)患者:男性 > 女性 (3)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3

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P:高豌豆×矮豌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pzln58gu73ef8l940oa3cwgi893hn006e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