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 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 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
资本主义 学业分层测评 20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民版必修 2
( 建议用时: 30 分钟 ) [ 学业达标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 1.
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A.
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B.
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C.
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解析】 本题要求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项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不可能废除垄断组织,C D两项的表述均不正确。A项体现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政策的调整,符合题意。
答案】
2.据统计,
民生产总值高达
美国 1960 年国民生产总值 5037 亿美元,人均收入 1883 美元; 1970 年国
9741 亿美元, 人均收入为 2579 美元, 被称为“繁荣的十年”。 其繁荣的原
因有 (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题中“1960 年”“1970 年”和“繁荣十年”主要为美国二战后经济的发展
时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二战后兴起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济”是在美国
故①正确; “新经
1990年以后出现,故②错误;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罗斯福新政的影
响,推行凯恩斯主义,从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立主要指的是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无关,故④错误;
答案】 A
故③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确
A项符合题意。
3.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 A. 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大增 B. 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C. 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D. 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 ( )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理解与认识。
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普遍进入到“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 数大增”的状态,即
“滞胀”状态。
答案】 A
4.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 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
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 明科技革命使 ( )
导学号: 68230097 】
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A.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B.
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解析】 二战后,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
高污染工业比重迅速降低, 新兴环保经济的比重迅速提高, 材料反映了 这一发展趋势。
答案】 D
5.1945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 1946 年政府将全国 800 家公司收归国有; 1947 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
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
)
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A.
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 B.
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
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英国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背景下推行国有化措施,
目的是在维
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6.二战后,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特征有 (
①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②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
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不符合题干中“计
解析】 ③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特征”这一限制条件,排除含有③的选项,故
答案】 B
B项符合题意。
[ 能力提升 ]
7.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某一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
张安全网, 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撒切尔
夫人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A.
保障最低生活的福利制度 B.
提供工作就业均等机会 C.
保障人身安全的安全网 D.
)
解析】 材料中“梯子和安全网”是象征性的说法, 梯子含义是指社会存在一定的财
富高低差别以驱使人们更加努力的向上奋斗, 安全网是指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 贫富悬殊过大而引发的社会动荡。
答案】 B
减少因
8.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
产阶级”日益增多, 逐渐取代小企业主、 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 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新经济的出现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这与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而题干的时间是二战后,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
除②,故选B项。
答案】 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68230098 】
材料一 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 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面对
30年代初整个西方世界大萧条的局面,凯恩斯主张抛弃西方
传统经济理论, 改用货币调节的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 同时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 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二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被迫人为地 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
为医治生
1979 年 4 月到 1982 年 12 月,美国工
业生产下降了 11.8%,失业率达到 10.8%,失业人口数达到 1 200 万。
材料三 货币学派认为, 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 它主张控制货币发 行量, 反对用扩大政
府开支、 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 地干预经济。 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
反对国家过多 造需求, 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 只要供给充足, 需求就会跟上, 整
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 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 府对经济的管制, 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 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变化的实质。 (3) 根据材料三,与凯恩斯主义相比,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提出哪些不同主张?结合美
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经济政策,说明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影响。
解析】 本题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 应结合材料概括凯恩
斯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2) 问应从凯恩斯主义失灵方面分析。 第 (3) 问要 注意比较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要主张。
答案】 (1)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内容:用货币调节 来稳定经济;用政府行
政干预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1) 问
(2) 变化:从经济发展迅速到陷入“滞胀”。实质:凯恩斯主义失灵。
(3) 不同: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减税能 刺激人们投资和工作
积极性。 影响: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美国经济走出 “滞 胀”,开始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