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实践的研究
作者:李尊海
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19年第08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一直以来关于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遭受挫折等原因走入歧途的事件屡见诸媒体,人们在深感痛心之余,更多的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沉痛反思。我们在给予孩子“厚爱”的同时也施予“重压”,我们只看到他们天真、灿烂的笑脸,而忽视他们在笑容掩饰下的内心孤独和痛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缓。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抓实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背景及意义
《纲要》指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普遍不高,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要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必须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有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尽快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精神生活得以充实、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育人先育心”的宗旨。成立由校长亲自负责的领导机构,列入学校重要议程,明确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选好心理健康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其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完善设备,室内环境布置要整洁亲切、和谐轻松,为学生提供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场所。再次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也不能单纯的传授心理学知识,要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实践的研究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