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幼儿学习情境
概要: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幼儿,教师应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心人,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如何作好一名幼儿园数学教师,我认为要善于把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预设情趣浓、意味浓的教学情景,为教学开辟新的思路。首先教师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激发兴趣,接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活动兴趣,最后创设操作性情境,激发互动交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活动兴趣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幼儿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幼儿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能在客观上出现一个问题情境,自然引出问题,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幼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
例如:小班幼儿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在学习中失去学习的兴趣。由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可设计一座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组成的漂亮的房子,门口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分别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铺成的小路,由小猴子出门不小心摔倒在坑里的滑稽表演引出课题,幼儿就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从而会非常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注重数学活动的环境营造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以积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目光、身体和语言的接触与交流,更多地用启发、引导、鼓励
的方式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权,给予幼儿亲切感、信赖感和温暖感,以建立一种开放平等、和谐温暖的师幼关系。
例如:大班数学活动《小动物住在第几层》中,小动物们的新家该如何安排?成了幼儿急切想解决的教学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师切不可采取“一言堂”的方式来给幼儿限定学习的内容和思维的框架,可给每个幼儿一张“新家”安排表,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在“新家”上用彩笔画出自己扮演的小动物想住哪层楼?第几间?要求安排时不能重复,一间只能住一只小动物。此时,在幼儿中间就引发了这样一些对话:“你想住哪一层?想住哪一间?”“我想住第二层的第三间。”“哦,我也想住第二层的第三间,怎么办?”于是就有了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解决的办法。
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三、创设疑难情境,注重数学教育与生活的融合
大班“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幼儿的的心理特征,创设了较多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活动一开始,出示了一些人民币,问幼儿这是什么,并让幼儿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这样让幼儿搜索生活情境,激活幼儿对人民币的已有认知与经验;在教学“1元=10角”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丽的妈妈正准备晚餐呢,却发现盐罐里没盐了,怎么办呢?只能让小丽去小店买。小丽要妈妈给钱,妈妈说:盐1元钱一袋,你就从储蓄罐里拿吧!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小丽可以怎样拿钱?幼儿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到了人民币的兑换知识;在课后我还创设了购物情境,使幼儿对人民币的使用有了感性的体验。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幼儿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幼儿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幼儿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经过一猜一问,引起了幼儿的注意与探究意识,使幼儿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且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激发互动交流
中班《小动物搬家》的活动中,每个小动物们要搬10件物品,该怎么搬?这就引发孩子认知冲突,因为中班的幼儿对于基数与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容易混淆。于是,教师就这一主题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由教师扮演动物村的村长,请幼儿扮演小动物,大家一起想办法,讨论交流怎样搬比较快?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开放,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幼儿甲说“我第一次搬3件,第二次搬4件,第三次也搬3件,我分三次就搬完了”幼儿乙和丙说:“我们两个人一起搬的,第一次用篮子搬他的10件,第二次搬我的10件,两次就搬完了。”而幼儿丁说:“我搬了5次,每次都搬两件。”……幼儿扮演的小动物开始搬家,并把自己搬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大家一起统计谁搬的次数最多、谁搬得最快。在教师设置的情境种不知不觉引发了幼儿不同的思考和讨论,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理解了序数和基数,使学习成为了幼儿的一种自我需要。
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幼儿,教师应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心人,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1] 瑞士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