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东北地区工业的环境保护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东北地区工业的环境保护研究

摘 要: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环境保护作为防止或降低各种工业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所进行的积极行为,对东北地区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治理、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分析环境保护存在的不足,并为提高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治理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东北地区 工业 环境保护

引言

国家提出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东北地区的环境污染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重工业为主,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污染强度较高。因此,加强工业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走上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这需要遵循工业环境保护的基本规律,落实工业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

一、环境保护投资概述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环境保护投资是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即在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中,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环境保护投资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老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投资和新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用于饮用水保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它属于间接投资,虽然投资数额较大,但与工业污染防治关系不密切,投资面很广且效果较难确定。老污染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主要用于对现有企业已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尤其是重点污染区域、重点污染企业的综合整治。新建项目“三同时”投资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投资,主要用于防止新污染源产生,比如清洁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目的是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老污染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和新建项目“三同时”投资属于污染防治直接投资,与工业污染防治密切相关。

1

二、东北地区环境保护的现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稳定地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1.5%,才能基本控制住污染;提高到2.0%-3.0%时,就能改善环境质量。国家统计局的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后东北地区环境保护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

2003-2006年东北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亿元)

2003 2004 2005 2006

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 166.5 215.6 209.7 242.3

环境基础设施 111.4 138.2 138.3 148.7

工业污染建设“三同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源治理 23.0 32.3 46.7 61.9

时”投资 32.1 45.0 24.7 31.8

辽 1.47 1.73 1.61 1.58

吉 0.89 1.20 0.94 0.99

黑 1.27 1.16 0.85 0.8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环境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

数据显示,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不断增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增高。东北地区环境保护投资水平与全国投资平均水平(1.2%-1.3%)基本相当,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稳定在1.0%-1.5%之间。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东北地区的环境保护投资可基本控制住环境污染,遏制污染加重的趋势。其中,辽宁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较大,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稳定在1.5%-2.0%,可基本控制住污染;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均不足1.0%,环境保护投资水平较低,不能起到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的作用。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三废”排放量及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量来看,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工业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东北地区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年排放量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如东北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998年的220880万吨下降到2006年的178846万吨,下降了近19.03%;但工业废气的年排放量却不断增加,2006年,东北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11.64%,是1998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两倍还多。这说明,东北地区环境保护投资在工业废水和工业固废的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遏制住工业废气污染排放量增加的趋势。

2

东北地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量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量(包括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和处置量)随着投资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说明工业“三废”污染物处理量与环境保护投资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环境保护各项投资组合成一个整体因素同因变量发生一定的依存关系,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同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和建设“三同时”项目投资这3个自变量又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同因变量的依存关系的性质和密切程度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对工业三废污染控制产生影响。

二、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环境保护的意义

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工业废弃物对自然界污染等方面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共同的生存条件,造成严重的社会公害。高度发展的工业生产力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如森林的过度开采,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二是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如废水、废气、废渣及噪声的排放,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三是某些工业产品的滥用,如化肥、农药等广泛大量应用,造成土地肥力减退及对人类间接污染等问题。因此,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役的打响,工业环境保护投资如何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如何切实履行环境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监督服务职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工业环境保护投资要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有所作为,应紧密围绕“振兴”这条主线,要按照“吉林省、黑龙江省建设生态省,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环境保护的原则

根据国内外工业环境保护的实践,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要搞好工业环境保护工作,一般遵循四条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要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就必然投入一部分建设资金。从长远来看,在环境保护上花钱是必要和有利的,因为它可以避免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工业污染的治理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污染的预防。贯彻防治

3

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就是要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积极治理的同时,严格控制和防止新的污染源的产生。第三,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是搞好工业环境保护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对“三废”的回收和提炼,重新生产出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可以起到化害为利的作用。开展综合利用,不但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第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彻底解决工业环境保护问题。在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如通过大力研究、开发、应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实现“无污生产”。

三、东北地区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艰巨任务。加强工业环境保护,建设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整洁优美,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使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一)加大环境保护投资,提高地区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整体环境投资水平不高,除辽宁省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稳定在1.5%-2.0%外,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不足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后,东北地区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协调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增加投资,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老污染源治理投资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投资在不同污染物的控制上都发挥着效益,但目前环境保护投资仍然不足,资金仍是制约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污染仍很严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染物的产生量也会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增加投资才能控制污染进而改善环境。合理确定资金使用方向。近几年乡镇企业污染却存在着“失控”问题,污染削减水平很低,我国乡镇企业在近期内仍是高速发展阶段,污染物产生量会不断增加,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将成为实现中国未来环境目标的关键所在。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三同时”投资效果较好,因此,要增加“三同时”投资,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不同行业污染排放程度不同,不同污染物治理难度不同,有些

4

行业应该优先投资,优先集中使用资金,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加强乡镇企业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作为污染综合治理的直接投资,应该对污染处理量起较大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应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投资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强监督,保证污染处理的设施的高效率运营。 (二)利用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

经济手段是调节一切生产关系的最有效杠杆,这应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的市场投入的机制。例如,对治理污染项目给予优惠的资金贷款;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对“三废”治理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等。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工业环境保护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靠企业一级的微观活动是不行的。例如,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问题,大量使用化工产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对“三废”的集中处理问题,必须依靠社会的全面规划,统筹解决。当前要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要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出发,对环境保护进行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环保监督管理职能

振兴老工业基地需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规,健全工业环境保护的法律建设,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执法不严,因此,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利用法律手段强制地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破坏环境保护法的,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在法律责任制基础上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如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理顺环境管理体制,这既能强化环境管理能力,同时又能大力发展环保技术。

用好法律手段,不仅要执法,同时还要做到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要树立忧患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识和执法寓于服务之中的服务意识。特别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中,要改变那种“坐堂审批”的工作方式,做到“超前思考、提前介入、密切配合、主动服务”,积极为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同时把好环境审批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的项目、国家明令禁

5

东北地区工业的环境保护研究

东北地区工业的环境保护研究摘要: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环境保护作为防止或降低各种工业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所进行的积极行为,对东北地区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治理、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分析环境保护存在的不足,并为提高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治理能力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东北地区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ptop18h364g4gh0l19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