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州市十二五规划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分类推进城镇建设

强化城镇承载城市功能扩展、推动城乡一体和促进农村繁荣的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形成“城带镇、镇带村”的协调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重点镇和一般镇协调发展,重点镇作为新城功能的有效补充和城乡统筹的核心节点,强化与全市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相融合,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增强居住功能,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集聚,推动区位优势明显、建管水平较高、产业和人口集中的重点镇率先建成“卫星城”。一般镇结合区位优势和自身资源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精心打造若干个具有广州特色的名镇名村。 五、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农村规划和建设布局,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保障力度,显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高村庄绿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合理安排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注重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鼓励农民集聚居住、集约用地。按照“更新型、引导型、保育型”三类,加快旧村改造,拆除空心村、合并自然村、保护古村落、建设特色村,因地制宜推进一批中心村建成岭南特色的新农村。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章 强化重点区域

引领带动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推进、集聚发展,结合市域开发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形成一批整体提升城市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发展载体。 一、创新开发管理机制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重点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条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开发管理机制。加强跨行政区资源整合,形成推动重点区域发展的合力。建立对重点区域的政策支持体系,在管理权限、用地指标、资金使用、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加快建立全面反映重点区域开发成效的综合统计评价体系,实施差别化的绩效考核。 二、实施分类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区域分为功能强化型和优化拓展型,功能强化型区域主要位于中心城区,突出完善高端服务功能、提升国际大都市城市品质和形象;优化拓展型区域主要位于外围,突出拓展城市空间、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专栏6-1:重点发展区域

功能强化型区域: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越秀核心产业功能提升区、天河智慧城。

优化拓展型区域: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化温泉地区、大学城周边地区、广州新城、白云国际健康产业城。

第三章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建设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外围城乡区域延伸,逐步形成覆盖到村、延伸到户、城乡衔接的公共设施网络。完善路网规划,加快建设连接北部、东部、南部产业功能区的高、快速道路和城市轻轨,建设中心城区连接从化、增城及花都的轨道交通,推动建设镇际快速经济干道,

加快公路主干道市政化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全面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大力推进城乡水务、电力、燃气、环卫、有线电视、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村收、镇运、市(区)处理”的环卫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处理。 二、健全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探索建立保大病、保住院为主,兼顾门诊费用定额报销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加快镇村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积极搭建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拓宽农民就业创收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人才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安置办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三、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镇—村”型农村社会管理向“街—居”型现代城镇管理模式转变,实现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倾斜,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发展服务“三农”的各类金融业务,形成“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按照“一区带一镇”的原则,加强经济发达强区对北部贫困镇“对口帮扶”,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双到”工程。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规范转让的管理机制。按照“集中留地、统筹利用”的原则,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全面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小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第四章 积极推进海洋综合开发

科学规划海洋开发空间,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海洋开发综合管理机制,建设海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区。 一、优化海洋经济布局

坚持海陆统筹、互动发展,制定实施城市用海规划,加强海岸、海滩、海湾、海岛、海域管理和开发,提高海岸带综合利用效率。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安排围填海容量,构建高标准的海堤防灾体系,实现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加快建设海洋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形成南沙、莲花山、黄埔三大海洋经济功能组团。 二、提高海洋综合利用能力

整合各类涉海科研资源,加快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集聚,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及海洋气象监测及灾害预报预警技术

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和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建立海洋综合开发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海域使用权和临海土地使用权改革,探索完善岸线有偿使用制度,形成体现岸线与海洋资源稀缺程度的定价机制,建立健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第七篇 强化综合性门户功能

坚持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方向,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着力增强城市国际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建成我国南方对外开放合作的核心门户,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完善现代化空港、海港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构筑白云空港、南沙海港、广州铁路主枢纽为主骨架的门户枢纽,拓展国际航运服务,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与港澳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

一、打造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建成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完善综合交通换乘体系,实现空港与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的无缝衔接。加快建设国际、国内航线均衡发展的干、支线航线体系,扩大空域和航权,拓展国际航线和货运航线,提高国际航班中转率,推进建设南航、深航、海航等基地航空公司,争取更多基地航空公司进驻,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多元发展航空客运、物流和仓储业务,推动临空指向性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以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为核心,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形成机场、综合保税区和空港经济区融合发展的整体格局。

二、提升主枢纽港国际服务功能

优化广州港整体布局,着力推动南沙港区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加快推进黄埔港区、新沙港区技改扩能和内港港区功能调整。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建设珠江口公共锚地。积极发展港口休闲产业,建设国际邮轮专用码头和游艇码头,加快培育国际邮轮母港。探索设立粤港澳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推动港区联动发展,实现主枢纽港功能多元化。加快整合区域港口资源,促进区域港口群产业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提高港区国际中转和内河转关能力。加快与周边区域合作建设“无水港”,建成我国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国际出海“大通道”。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

三、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

广州市十二五规划 

四、分类推进城镇建设强化城镇承载城市功能扩展、推动城乡一体和促进农村繁荣的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形成“城带镇、镇带村”的协调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重点镇和一般镇协调发展,重点镇作为新城功能的有效补充和城乡统筹的核心节点,强化与全市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相融合,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增强居住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pqyw9vbwl7yogl1iu2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