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2011〕4号
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纲要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开创国家中心城市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建设智慧广州、低碳广州为驱动,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巩固和发挥亚运延伸效应,全面开创国家中心城市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广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举办亚运为契机,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大干”促“大变”,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统一,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取得良好开局,广州以现代化大都市的崭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专栏1-1:《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赋予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等目标定位,要求广州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将广州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广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广州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按照省委、省政府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我市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广州市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实施细则》和《广州市实施〈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在顺利实现“一年开好局”的基础上不断向纵深推进。
——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2010年达到10604.48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872.65亿元、3263.57亿元和4476.38亿元,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4%。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明显,初步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与一批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同步推进,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及汽车、造船、重大机械装备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发展迅猛,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50%。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龙头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珠江新城、广州新城、白云新城、萝岗新城等区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空间形态更加凸显。陆海空枢纽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2010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比2004年转场当年翻一番;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25亿吨和1270万标箱,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5倍和2.5倍;广州南站及武广高铁投入运营,广州作为国家四大铁路主枢纽之一的地位不断增强;地铁运营里程达222公里,地铁线网主骨架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日趋完善;“信息广州”建设成效明显。
——城市面貌“十年大变”圆满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日臻完善,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和无障碍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绿道网建设成绩斐然;城市新中轴线、珠江两岸景观带和一批标志性建筑群彰显大都市文化魅力,初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成功举办高水平、有特色的第16届亚运会、首届亚残运会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城市的软、硬实力大幅增强,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形成了推动广州后亚运时期又快又好发展的新优势。
专栏1-2: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圆满成功
广州亚运会规模为亚运有史以来之最,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参加,参赛人数最多,使用场馆数量最大,设置项目最全;亚运会与亚残运会同城举办,开创了历史先河。
为确保亚运赛事有序进行和城市正常运转,广州全力推进实施《2010年亚运城市行动计划》,8.5万名赛会志愿者和50多万名城市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和城市的每个角落。广州全面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实现了“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广州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刻演绎了中华优秀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增强了全市人民对国家和城市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广州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顺利完成,九成市属国有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和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体制、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工作和法治广州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合作开创新局面,广佛同城化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跨区域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推进顺利。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市场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结构和利用外资结构明显优化,商品进出口总值达1037.76亿美元,世界500强在穗投资企业数达174家;对外交流网络进一步完善,外国驻穗总领事馆增至39家,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增至36个。
——民生福利明显改善。“惠民66条”“惠民66条”:《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和“补充17条”“补充17条”:《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有效落实,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10.9%和12.4%,均比“十五”时期提高近一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教育公平和教育水平实现双提升,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100%的区(县级市)、100%的镇成为省教育强区、强镇,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一批重点医疗卫生设施相继建成,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中心城市医疗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社会保障扩面和提高标准同步推进,社保五项参保人数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均实现翻番。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以来已累计解决67197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安全生产、城市应急、粮食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大综合整治格局基本形成,“平安广州”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
专栏1-3:“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规划目标 分序类 号 指标 单2005年 2010位 年 亿5154.23 9500 元 元 53809 87200 实现情况 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 2010年 1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12 10604.48* 13.5 2 经济中心 - 102238* 11.7 第三产业增3 加值占GDP比重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常住人口 % 57.79 59 - 61* - 4 % 26.4 30 - 38.5* - 国5 万949.68 1090 - 1041.02* 1.85 际都会 人 6 户籍人口 万750.53 人 810 - 806.14* 1.44 7 亿进出口总值 美534.75 元 信息化综合指数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城市化率 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 % 平方米 % 万人 83.9 850 10 1037.76 14.1 8 90 - 91.8 - 9 13.4 15 - 15 - 10 11 85 300 - - 85* 294.44 - 7 172 科技进步对12 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50.8 55 - 56.08 - 创研究与开发业13 经费占GDP比% 之重 都 14 专利授权量 件 1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1.66 2 - 2.4* - 5724 58 10000 65 - - 15091 67.5 13.96 - 文教育、文化艺化术及广播电亿16 名影电视业增元 城 加值 吨/万元GDP综合17 万能耗 元 生“三废”处理18 % 态达标率 城城镇居民人平市 19 均公共绿地方面积 米 20 城市生活污% 500 20 843.45* 31 0.78 0.624 -4.4 0.614 -4.46 92 95 - 95.7* - 11.32 15 - 15.01 - 76.22 95 - 90.46 - 水处理率(中心城区) 城市居民人21 均可支配收入 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18287 25000 7 30658 10.9 元 7080 9800 7 12676 12.4 和谐城镇职工基社24 本医疗保险会 参保率 25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职工基23 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70 80 - 81 - % 65 80 - 95 - 岁 77.06 78 - 79.2 - 平城镇居民人26 方均居住面积 米 27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 18.7 25 - 24.5 - 37.3 35 - 32 - 注:1.带*标记的为初步统计数; 2.常住人口按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计算。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经过“十一五”的不懈奋斗,广州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步入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增强、创新成为发展主要动力、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功能提升的新阶段。展望“十二五”,广州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总体判断,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国际地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快速上升,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互补性显著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大城市在区域竞争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广州进一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优势,增强代表国家、引领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加速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