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议论文要有“烟火气”
语文天地-高考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应该“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导向十分明确。遗憾的是,不少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还是与时代和社会若即若离,作文素材很多来自“故纸堆”,议论离不开历史人物,语言表达追求华丽、晦涩,缺少现实的“烟火气”。
“烟火气”就是生活的气息,蕴含生活的百味。作文有“烟火气”,才能蕴含生活的况味,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产生共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审视生活,写出具有“烟火气”的议论文。
议论文的“烟火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敢于面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有现实性、时代感;二是语言要明白晓畅,容易为大众接受。 一、有现实性、时代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说,诗文创作要贴近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活。 “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意
高考
味着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对现实社会的关切,有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倾向就是与时代和时事的貼近,属于时事驱动型写作。2020年各地高考作文总体感觉都指向现实,体现时代感,无论是全国Ⅲ卷的“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还是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或者北京卷的“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天津卷的“中国面孔”、江苏卷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都在考查学生面对一个抽象的命题时能否为抽象命题找到与现实映衬的具象落点。 不少学生拿到高考作文题时脑海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感到平时积累的素材都用不上。很大原因就在于平时缺乏对现实的关注,没有时事感,导致驾驭不了话题。因为缺乏对现实的关注,缺乏可以论述观点的、由此及彼的论据材料;因为没有时事感,缺乏最新热点时事案例的积累和思考,不能把人们最关心的、能激起公众共鸣的论据材料用到文章中,导致作文总是跳不出空话套话假话的圈子,论据永远是用滥了的材料,一直跳不出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人物。
高考作文题都是一个年度中时代精神、时代热点的反映,时代和时事是作文命题的母题。这也要求学
高考
生跟上这种命题节奏,提升时事素养,增强写作的时事感。写议论文,应触及社会当下的痒点和痛点, 灵活运用当下生活的时事案例,体现对当下现实问题的思辨,让案例、观点、思维带着这个时代的活性,而不是用那些死的套路和用滥的材料。
如何提升时事素养?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时事案例的积累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时事案例素材库。 一是关注反映时代特点、精神风貌的典型新闻、典型人物、社会现象。放出眼光,从众多社会新闻中,懂得筛选与鉴别,关注那些关键性事件和典型人物。比如关注疫情,而疫情这个时代性、决定性事件,又有一些核心关键词,比如人类命运共通、钟南山、张文宏、李文亮、致敬医护人员、逆行者,等等,围绕这些关键词去积累材料。
二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案例意识”。平常的作文训练,要多结合当下的热点时事去思辨和议论。例如,如何看待李子柒的走红?如何看待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如何看待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思考这些话题,不仅能培养自己对当下热点的关注度,更能养成论证的习惯。写作时,要逼着自己举时事案例,强迫自己养成一篇议论文中起码要举两三个案例的习惯,有正面案例,有反面案例,使议论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