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能力的框架构建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过程,这个行动过程与个体行动者的行动过程有所不同。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集体决策和集体行为归根到底是个体追求最大功利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法人行动者,在社会行动中同样遵循理性选择理论,但不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个体私利为目的,而是以最大限度提供公共利益为目标。作为青年群体的代表,它是以青年群体的利益和发展变化为导向的。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就是围绕青年群体在权力、规范、交往、资源、信任、资本等社会现象之间的理性交换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服务青年群体的效能最大化。同时,共青团组织作为有意义的社会行动者,行动结构必然包含了当事人(行动主体)、目的、情景(包括控制的手段和不可控的条件)与规范约束。也就是说,共青团组织的行动受到诸多社会条件的影响。基于这个前提,围绕共青团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最大化这个核心目标,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构建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

一是服务资源生产汲取整合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核心手段。主要是指共青团组织可以调用的所有资源,既包括自有资源,也包括属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但可以供共青团组织借用或调换的非自有资源。 二是组织自身建设和自我监督的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前提条件。是指共青团组织自身行使组织的基本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应该具有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需要的学习、锻炼能力;以及团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三是服务渠道拓展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辅助手段。服务渠道的拓展,指的是在巩固原有公共服务渠道或途径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服务途径和服务渠道。四是组织协调联结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辅助手段。指的是共青团组织拥有的并能够动用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以及共青团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时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五是政策制度规范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制度手段。指的是共青团组织在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决策、规范、使用与调节能力。六是外部环境调适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变通手段。指的是共青团组织需要随外部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如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及时调整定位,适应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以达到行动结果最优。

二、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建议

共青团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是能力框架体系6个方面的具体展开,结合青岛市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实际工作和课题组实地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服务资源生产、汲取、整合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核心手段服务资源是提供公共服务之本,只有拥有充足的资源,才能谈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问题,否则只是“无源之水,无本

之木。”因此,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指共青团组织如何获取更多的资源来为广大有迫切需要的青年提供服务的能力。服务资源生产、汲取、整合能力,就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手段。

1.共青团组织服务资源的类型.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资源按其属性来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3类,一类是以金钱、实物等实体形式的物质资源,例如团组织的活动经费、培训学习资金、奖励基金、设施设备等;一类是以精神、文化、权力、符号、信息等为载体的非物质资源,如荣誉称号、奖励证书、志愿证书、冠名权、合法性活动赋予权、就业信息等;第三类是人力资源,如团组织工作人员、广

大团员青少年。而从资源的归属来看,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资源又可以划分为自有资源和非自有资源,这两类资源对共青团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同等重要。由于共青团组织具有较强的社会协调能力,因此,共青团组织利用非自有资源的成效成为检验其提供公共服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2.服务资源的生产、汲取和整合服务资源的生产、汲取,指的是除了充分利用好自有资源之外,如何最大限度地、更有效地借用、利用非自有服务资源。这里的生产,指的是如何从不同领域、不同机构和组织那里获取的能够为共青团组织所用,来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服务的一切有价值的资源。以团组织非自有的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分析,生产和汲取的方法和途径主要体现为:

一是生产汲取物质资源。广泛联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多渠道寻找社会资金和物资为共青团工作所用。通过对青岛市内四区的街道办事处层面的团工委调查发现,街道、居委会等基层共青团组织普遍面临资金不足问题。企业的物质资源是共青团组织可 以挖掘的资源之一。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一切社会行为都源于理性交换。因此,共青团可以通过以自有非物质资源来交换企业的物质资源。例如 为企业冠名换取企业赞助资金。社会组织的物质资源主要指的是民间组织,包括NGO组织、NPO组织,特别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基金会组织的资助基金,这些都是团组织需要发掘的资源之一。

二是生产汲取非物质资源。主要是获得一些单位、组织和个人志愿性的非物质性支持与帮助。如社会网络支持、技术帮助、学习培训、信息咨询、权力维护等。获得的方式,除了志愿性活动外,基本上还是以资源交换的方式,即通过双方的优势资源换取稀缺资源。如青岛DLF职业培训学校加挂了“四方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牌子,无形中提高了学校的社会信誉和办学层次,实现了双赢。这实际上是培训学校以为青年提供培训的形式换取了团组织的政治权力资源。

三是生产汲取人力资源。(1)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这一优势群体。如青岛市南区团委从青岛大学选拔近70名学生干部派到社区做团建助理,既锻炼了学生又促进了团建工作。(2)挖掘有社会地位的人力资源。包括社会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这些人员在维护青少年权益、解决青少年问题、为青年人谋福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充分利用社会青年人力资源。可以通过网络QQ群、休闲俱乐部等多种渠道,动员、联系社会上的广大团员青年为社会作贡献。

(二)团组织自身建设与自我监督能力的提升,是参与公共服务的前提条件团组织自身建设能力,是指共青团组织自身履行组织基本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应该具有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需要的学习、锻炼能力。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团的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团的青年 人才队伍建设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加强学习能力,提升团干部的素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结构都在发生急剧的变迁。团的领导干部应该坚定信念,继承和发扬致力于服务青年的优良传统,履行好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2)加强协调与创新能力。团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年轻和思维敏捷的优势,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3)加强自身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培养。当代青年具有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等特点。要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团干部的个人威望,有效地吸引、凝聚广大青年进入共青团组织体系并将其引导到社会主流生活之中。(4)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广大基层团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到青年中去,为基层工作和团员青年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积极为广大青年办实事、办好事。自我监督能力,指团的组织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团的组织需要考核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完成情况,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提高共青团组织的服务效率,拒绝服务过程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现象。

(三)服务渠道拓展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辅助手段.一是服务网络广布。除了体制内固定的、成熟的服务网络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团委部门,团组织还要联系其他企业、社会组织、知名人士等单位和个人,建立牢固、畅通的服务网络。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青少年解决青少年问题、社会人士对青少年个体的捐助、专家学者提供的智力支持、律师提供的法律维权等。二是服务平台建设。建议采用“整体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领导、组织和参与下,通过一系列整体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平台(如服务热线、服务中心或服务园区)的建设,整合党政资源和社会资源 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代表性的做法是:12355热线、青少年事务受理窗口、青年(服务)中心、青少年事务工作站。三是信息渠道畅通。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渠道的畅通是共青团组织联系青

年、服务青年的便捷途径。团的组织应该借鉴市场营销的一些策略,并投入适量的资金,以确保团的思想、政策和具体福利性服务项目传达到最大多数青年人那里。(四)组织协调联结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辅助手段布劳的宏观社会交换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参与交换双方都期待对方回报;社会交换必须是双方的自愿性行为。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有着自身资源的行动者法人,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遵循社会交换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协调关系”的优势,可以联结周围一切可以动员到的组织与个体。共青团组织有自身的组织动员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成熟的组织系统、纯洁的政治身份、坚实的历史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良好的社会声誉。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和社会组织之所以希望和共青团攀上关系,就是基于共青团组织的这些优势,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组织和团体,主动伸出橄榄枝,加强社会合作实现共赢。协调联结能力的提高,可以从团组织系统内和系统外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团组织系统内的联结。首先,要加强不同层级团委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街道一级和居委会一级的联系,这是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课题组调查发现,农村的街道与村居委会联结多处于松散的状态。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团组织自身属性的变化以及管理模式的改变是其中原因之一。团组织系统内联结的另一个层面,是在团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下,充分联结社会上的青年社团、青年组织。于2010年5月5日成立的山东省首家青年社团组织服务中心——“青岛青年家园社团组织服务中心”,就是青岛市共青团针对青岛市出现1000余家青年社团和青年组织的现实,成立的联结青年群体的社会组织。青年家园社团组织服务中心为全市青年社团组织提供包括资金支持、项目推介、骨干培养、人才举荐、社团落地和评选表彰等系列服务,成为青年社团组织的孵化基地和成长摇篮,以及引领青年社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型载体。

二是团组织系统外的联结,就是加强团组织与政府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结和协调。建立由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妇联、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基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与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互动,争取政策、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服务的全面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区域内骨干企业联系信息系统,加强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联系,从总体上构筑一个互动联结的青年工作服务系统。

(五)政策制度规范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制度手段.这里的政策制度,主要指的是与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群体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度。政策制度的规范能力,可以从3个层面来探索: 一是共青团组织系统内的政策制度规范与调节能力。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共青团组织和其他

公共管理部门一样,按照管理层级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文件,以便与国家、上级的精神保持一致,制定有利于本市青年发展的政策和规定。

二是共青团组织根据青年工作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随其他政府部门新颁布的政策、文件、规定而适时调整政策的能力。特别要注重调查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尤其是在急剧转型的当代社会,青年群体的就业、教育、价值观、思想、心理变化很快,调查研究变得极为关键。

三是参与公共政策的决策能力。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青年群体利益和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在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地位。要根据青年群体的需要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选择出重大急迫的青年课题,如教育、就业、维权等,进行深人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畅通和完善共青团与党政有关部门的沟通反映渠道,通过团组织报送专题报告和内参等形式,向人大、政协和党政有关部门反映青少年诉求肋助党委政府推出有利于青年的公共政策。

(六)外部环境调适能力,是参与公共服务的变通手段行政生态学理论认为,行政组织在从事管理服务活动时,必然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台湾学者彭文贤将公共行政的生态环境因素分为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与行政行为产生种种关系。与其他公共部门一样,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必然受到外部 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就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因素来看,与国家行政机关不同,共青团组织在属性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虽然在组织架构上来看,也是自上而下逐级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真正在管理过程中却不是如科层制管理制度那样具有严格的行政管辖关系。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采取群众工作方法,密切与基层青年群体的联系,增强他们对团组织的认同感,从而提高服务效能。其次,就社会因素来说,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快速变迁,社会流动加快使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变得不再明显,城市中出现大量外来青年流动人口;从市场化改革引发的组织结构变迁来看,传统的单位制已经解体,新的单位制形态正在生成。因此,共青团的服务工作不能固守陈规,要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改变工作内容、方式和方法。后单位制时代,不论是大学生还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择业行为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共青团要及时研究和发现青年人的择业观念、影响因素、择业趋向、择业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以便调整服务策略,始终走在服务青年的前列。再次,就文化因素而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青少年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呈现多元性、多层性特征,出现了认同的多元化趋势和拜金主义的盛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社会青年,他们对团的认同度较低。

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

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能力的框架构建共青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过程,这个行动过程与个体行动者的行动过程有所不同。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集体决策和集体行为归根到底是个体追求最大功利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法人行动者,在社会行动中同样遵循理性选择理论,但不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个体私利为目的,而是以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pczk8hejg34ka295j7z7yqpo85se700d6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