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顶角的概念,会在图形中找出对顶角.
2. 掌握对顶角的性质,了解它的推证过程,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 3. 了解邻补角的概念,会在图形中找出邻补角,并会用它进行有关的推理或计算. 4. 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5. 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性质.
教学难点
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右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
板书. 个公共顶点
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并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解:∠3=∠1=40°(对顶角相等). ∠2=180°-40°=140°(邻补角定义). ∠4=∠2=140°(对顶角相等). 三、范例学习
学生活动:让学生把例题中∠1=40°换成其他条件,而结论不变,自编几道题.
2
学生在练习
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对顶都是两直对顶角没有公共对顶角 角相线相交而边而邻补角有一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等 成的角,都条公共边;两条直③没有公共边 有一个公线相交时,一个有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邻补共顶点,它的对顶角有一个,邻补角 角互们都是成而一个角的邻补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补 对出现 角有两个 ③有一条公共边 变式1:把∠l=40°变为∠2-∠1=40° 变式2:把∠1=40°变为∠2是∠l的3倍 变式3:把∠1=40°变为∠1∶∠2=2∶9 四、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表格中的结论均由学生自己口答填出. 五、布置作业 教材P3练习.
教学反思:
3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