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瓶底没有破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瓶中的水不会下降.当瓶底被碰破时,瓶中水的上方也有了大气压. 7.A
【解析】【解答】解: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
B、在空中高速飞行的子弹能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缘故,关键此时所受的力只有重力和阻力,故B错误;
C、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车厢地板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故C错误;
D、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做圆周运动,故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一定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一切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2)对该子弹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判断;(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4)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
此题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力的分析、惯性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8.B
【解析】【解答】A、题目中已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即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G,A不符合题意;
B、P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本身受到重力,二是Q对P的吸引力,三力平衡,F拉=G+F引,F引=F拉-G=2G-G=G,P对Q的吸引力与Q对P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P对Q的吸引力是G,故地面对Q的支持力=3G-G=2G,B符合题意;
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P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本身受到重力,二是Q对P的吸引力,三力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但是受力物体是一个;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9.B
【解析】【解答】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可知,在三球外形大小相同,即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铜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铁球的质
11
量,铁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铝球的质量,
而本题给出的条件中,三球质量相同,所以铜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 故答案为:B。
【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三种办法:一是比密度,也就是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和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小于这种物质密度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二是比体积,也就是算出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体积,和物体的实际体积比较,小于物体的实际体积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三是比质量,也就是算出和物体体积相等的这种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10.C
【解析】【解答】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合题意;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B不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C符合题意;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B、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C、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D、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A
【解析】【解答】
A.湖面上树木的倒影看起来变暗,是因为部分光发生了折射,A符合题意; B.湖面成完整的树木是像,是反射现象,B符合题意; C.由于折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变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到相机的镜头大于二倍焦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光在水面能发生反射和折射,照相机的镜头到物体的距离要大于二倍焦距。
12
12.D
【解析】【解答】冰是晶体,水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A.如图,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图象是晶体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如图,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该图象是非晶体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如图,物质在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该图象是非晶体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D.如图,物质在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图象是晶体凝固图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通过固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可以获取: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来确定)、熔点(水平段对应的温度)、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水平段结束的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等信息. 13.C
【解析】【解答】A.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A不符合题意;
B.人听到声音需具备的条件:1)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2)有声音传播的介质;3)良好的听力;所以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见,B不符合题意;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C符合题意;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速与频率无关;人听到声音需具备的条件: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C
【解析】【解答】由甲、乙两图中广州塔的位置判断车是向西运动的,由乙图中杯中的水判断车向西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车相对于广州塔的位置判断车的运动方向,再根据杯中的水(水具有惯性,即水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判断车的运动状态。
1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5.滑动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常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电压.
在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符号是:故答案为:滑动变阻器;
.
.
【分析】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6.串联;相等
【解析】【解答】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相互影响;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当从正在发光的手电筒中取下其中一粒灯珠,发现另外两粒灯珠不亮,说明它们相互影响,因此它们是串联连接;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手电筒正常工作时通过三粒灯珠的电流相等.故答案为:串;相等。
【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7.压缩;9.2×104;3.68×104;8.8
【解析】【解答】解:(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实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2)2g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的热量:Q=qm=4.6×10J/kg×0.002kg=9.2×10J;(3)燃烧2g汽油转化的机械能为40%×9.2×104J=3.68×104J;(4)由Q=cm△t可知:
7
4
△t=≈8.8℃.
故答案为:压缩;9.2×104;3.68×104;8.8.
【分析】(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公式Q=qm计算,其中q为燃料的热值;(3)根据热机效率可知燃料燃烧转化为机械能的多少;(4)根据Q=cm△t的变形公式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18.弹性势;动
【解析】【解答】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势;动.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形变程度.魔罐开始向
14
回滚动,分析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变化情况,能的转化情况. 19.6;9
【解析】【解答】解:弹簧秤甲的读数为2F=2×3N=6N.弹簧秤乙的读数为3F=3×3N=9N. 故答案为:6;9.
【分析】弹簧秤甲连接的滑轮上有2段绳子,读数是拉力的2倍;弹簧秤乙连接的滑轮上有3股绳子,所以读数是拉力的3倍. 20.绿;蓝;白光
【解析】【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光.故图中阴影部分应标白光.
故答案为:绿;蓝;白光.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光. 21.振动;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答】解:“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振动;无规则运动。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2.4;3
【解析】【解答】确定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由题意可知,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4;3.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进行计算,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钢球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23.(1)
(2)a接电压表,b接电压表,c接电流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