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工挖孔桩监理细则

一、专业工程特点

(一)、人工挖孔桩首先是施工安全问题,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承载力高,致目前的静载试验手段难以进行。 根据以上特点,监理在接受委托之后必须做好下述几个事情: A、协调业主选择一个有能力的承包商,并事先提出要求。 B、根据地质报告,对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C、详细的施工现场记录,掌握完整的原始资料。

D、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规范规定的30米,向业主建议改桩型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后,才能施工。

二、监理工作的流程

(一)、施工前对承包商的要求

1. 提供单位资料证书、营业执照、安全许可证及项目经理证书。 2.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送现场监理审批。

3.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定位放线、机具就位,水电准备、材料试验等工作方可提出开工报告,申请开工,经监理检查合格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报告”后,方可正式开工。

(二〕、进驻现场后提交材料及核对

以下提交材料必须与考察时提供材料及口头承诺一致,如不一致,业主及现场监理人员有权要求调换。

1、机械设备检查

(1) 机具检查,应为人工挖孔桩施工检查的重点,目前人工挖孔桩的机具大多为自制,较简易,地方安检站对这些机械设备没有检验。所以,机具设备主要依靠自检。

(2) 发电机(备用); (3) 搅拌机及吊斗;

(4) 吊机;

(5) 电焊机、钢筋切割机;

(6) 其它,如风镐、串筒、空气压缩机等。 2、人员检查

(1) 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2) 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负责人员上岗证; (3) 专职质检员(不少于2人)上岗证;

(4) 特殊工种上岗证:电焊工、电工、吊机操作工等人员上岗证( 附身份证复印件);

(5) 必须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员二名,佩戴袖章。

3、施工报表要求:

施工报表反映施工程序和施工质量把关情况,必须严格按照监理要求进行施工、工序检验和隐蔽验收等一系列工作。

(三)、材料及有关试验要求: 1、桩基施工用钢材

(1)、质保书、产品合格证;

(2)、钢材试验报告,钢材焊接接头试验报告,进口钢材的商检报告等。

2、混凝土

(1)、水泥质保书、产品合格证; (2)、石子、黄砂质量检验报告;

(3)、混凝土试配通知单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3、石子、黄砂使用均应严格过磅使用。 4、红砖护壁的红砖和砂浆的质保书和试验报告。 (四)、现场用检验仪器检查: 1、标准测绳(测孔深等用); 2、经纬仪及水准仪标定证书; 3、坍落度筒;

4、试模数量;

5、标准钢卷尺(,50m等); 6、孔径测定仪(可自制)。 (五)报验程序:

在每根桩的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记录,填写有关表格,一式两份。该桩浇灌完毕,次日即提交监理一份。

每根桩的混凝土试块的试验报告应在试验完毕后提交。 若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与业主、承包商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六)检验:

在基坑挖土完毕后,应根据设计单位的意见对灌注桩进行测试,抽检的数量及具体位置由设计师确定,也可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对检测不合格的桩应采取补救措施。

(七)评定:

A、桩基工程的验收评定在检测全部合格后办理。 B、承包商按规范要求提供全套技术资料。 C、监理工程师可进行阶段总结评价。

D、报质量监督站。桩基工程由质监部门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施工质量监理要求: 1、桩位定位:

开孔前,桩位的定位放样应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2、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圈中心线与设计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2) 井圈的顶面应比场地高出300mm,该处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3、砖护壁

(1) 砖护壁一般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土层中使用。

(2) 砖护壁的受力必须经过设计计算方可使用,其计算理论可按环形截面受均匀压力计算。

(3) 砖护壁厚度(t)有240,120两种。 (4) 挖孔直径为D(桩径)+2t逐段向下开挖。

(5) 每开挖1m深度,及时用M10号水泥砂浆砌砖井壁,砌筑砂浆必须饱满,尤其是竖缝、灰缝尽可能平整,如不饱满,及时用砂浆堵实;当遇土质较差时,每节护壁高度可减小到500mm以下,随挖随护壁。如有淋漏水应进行修补和堵水。并检查孔位中心,允许偏差为±50mm。

(6) 砌至坚硬岩层时,护壁底应与坚硬岩石垫紧,以防止护壁塌落,当遇扩大头顶部或侧壁岩石出现少部分裂缝或风化石,立即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护壁。

4、人工挖孔桩基底验收

(1)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注桩身混凝土。

(2)桩底质量检验主要由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完成,对桩底岩性的检验,主要根据设计要求是否进入中等风化安山岩≥。扩大头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对基底表面岩状、走向及夹层情况进行鉴定和验收。

5、基底验收检验方法

(1) 可根据风钻的进尺速度、钻孔声音和钻出的石块进行分析鉴别。

(2) 钻取岩芯进行试验。

(3) 用点荷载仪对石块进行现场检测,测定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4) 静载荷试验是比较可靠的方法,但试验周期长,费用高,必须考虑岩石的软化影响。一般情况下,可用钻取岩芯进行试验取代。

6、挖土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1) 主要采用吊锤和吊环检验。

(2) 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蓝的粗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3) 挖进时,吊大线锤作中心控制用,用尺杆找圆心,以地面上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垂直度和截面尺寸正确。

7、排水。排水方法通常是通过潜水泵抽至地面排水沟排除。 8、降水。采用井点降水或打设集水井来降低地下水位。 9、混凝土的质量

(1) 当渗水量过大(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可采取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如有少部分抽不干时,可采取先拌干硬性混凝土进行灌注。

(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预先进行试配与试验(否则采用商品砼),符合设计要求才允许用于实际工程。

(3) 混凝土的水灰比在左右,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70kg/m,当采用商品混凝土,加高效减水剂时,坍落度宜控制在16~18cm;如现场搅拌混凝土宜控制在12cm左右,含砂量宜为40~45%。

(4) 混凝土除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外,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使混凝土在孔内易于流动扩散,形成密实的桩身。

(5) 严禁使用过稠和离析的混凝土,以免造成堵塞导管,酿成事故。宜掺适量的缓凝剂,缓凝剂要经过试验合格才允许使用。

(6) 石子要有良好的级配。石子粒径不宜大于40mm,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有措施保证不混入大块石,严防堵塞导管,造成事故。对干孔浇筑混凝土除外。

(7) 若在施工现场制配混凝土,应严格按配合比要求控制水灰比,为此,在每次开盘前均应校准给水的计量装置,还应督促混凝土搅制工人随时注意给水情况。

(8) 砂、石均应事先对推车过磅计量。砂、石的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9) 浇筑混凝土时均应进行跟踪旁站监理。

3

6p44a1t5sk8n6j4879hw6x2111f27v00bc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