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优缺点:收集到的气体较纯,但含水蒸气)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 排空气法的优缺点:纯度不高需验纯,但较干燥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不要写成CaCO3 和稀盐酸) 2、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2不纯(混有氯化
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⑶不能用Na2CO3 代
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漏气;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 4、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
6、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这样做是利用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净化:如果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 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
CO2 CO2 26 (1)
(2)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 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
⑵密度比空气大; ⑶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 第一朵小花变红;② 第二朵小花不变色; ③ 第三朵小花不变色; ④ 第四朵小花变红; ⑤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
① 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 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 【注意事项】
① 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 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 ?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7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①CO2气体的检验
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此反应的应用 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
2CO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⑴灭火;⑵作致冷剂如人工降雨、舞台烟雾;⑶制碳酸饮料;⑷作温室肥料等。
2、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也会导致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农业减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措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乙醇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三、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
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吗?
2、化学性质
点燃 ⑴可燃性: 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还原性: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①
⑤ ⑥ ②
③ ④
⑦
1-稀盐酸 2-大理石 3-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 5-木炭 6-氧化铜 7-氢氧化
28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钙溶液
【实验操作】
①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② 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 ③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
④ 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
【注意事项】
① 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 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 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④ 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2
2CuO)。
⑤ 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⑥ 7溶液的目的:A、 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⑥ 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 【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
【注意事项】铁块是银白色的,但铁粉是黑色的。
? 在我们学过的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只有两个反应的条件是“加热”,
其他的都是“高温”:
H2+CuO
Cu+H2O 和 CO+CuO
Cu+CO2
⑶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死亡。 3、用途
可燃性作气体燃料【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C+H2O还原性冶炼金属
29
CO+H2】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四、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①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 二氧化碳可以和四大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 二氧化碳能和碳单质反应 ④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灭火、制汽水、人工降雨 化学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检验方法 主要用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做燃料、冶炼金属 第七单 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 燃烧 ① 氧气② ?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白磷 红磷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热水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白磷 ③ (1) 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
(2)
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 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大小、颗粒可惜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30
热水 白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