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进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进展

王宇潘滔马芙蓉

【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7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是以听觉诱发电位(AEP)为基础,当用电刺激听神经末梢后,前10ms内产生的可在头颅表面记录到的一组短潜伏期电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是一项客观的电生理测试方法,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也愈渐受到听力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1979年,Starr和Brackmann1首次报道了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EABR的记录,其波形特点和起源与ABR相同。其后许多学者利用植入电极对人和动物进行了EABR测试,发现EABR有望成为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及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听觉传导系统的一项有效临床工具。本文对近四十年来EABR的研究热点以及EABR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1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与测试条件

电刺激听觉诱发电位是电刺激耳蜗后从听觉传导通路的不同平面所诱发的一系列电活动,根据其记录的体表电位的潜伏期即神经电活动的来源不同,分为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ABR),电刺激中潜伏期反应(electrical evoked middle latency response,EMLR)以及电刺激长潜伏期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late laten?cy response,EALR)等。

ABR(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属于听觉诱发电位,是通过声刺激诱发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而记录出的体表电位。EABR在解剖和电生理上与ABR具有同源性,其记录方法亦与ABR类似,不同之处在于EABR的刺激信号为电信号。EABR测试分为人工耳蜗植入前测试与植入后测试,前者对于植入前评估患者听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有一定参考价值。植入前测试又分为术前和术中植入前两种情况,术前测试可通过鼓膜穿刺将刺激针电极置于鼓岬表面,术中植入前测试是在术中开放面隐窝后,将刺激电极置于圆窗龛。植入后测试则直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给予电刺激。

EABR的波形分化是其最基本的电生理特征。EABR与ABR的波形相似[1],有Ⅰ-Ⅴ波,最易辨认的为Ⅴ波,各波的潜伏期较ABR短[2,3],与ABR不同之处在于,EABR通常较难记录到Ⅰ波,因其常被记录初始段巨大的电刺激伪迹所掩盖。EABR刺激电流的性质、刺激电极位置、电极间距等条件会直接影响记录电位的波形特点。

动物实验发现,将电极分别置于鼓阶和圆窗进行刺激时,EABR的反应阈值相当。Allum等2和Shal?lop等对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进行EABR测试,用位于耳蜗尖转的电极进行刺激比位于基底转电极刺激的潜伏期短。后来的研究印证了上述结论,并发现刺激电极位于蜗尖时EABR阈值较低,振幅较大,但Ⅲ-Ⅴ波间期则不随刺激电极位置而变化[4]。动物实验也证实,刺激电极从蜗尖移至蜗底时,EABR的Ⅰ波和Ⅲ波潜伏期逐渐延长,反应阈值亦增高。同ABR相似,随着刺激强度增加,EABR的波形振幅增大而潜伏期缩短,刺激强度-反应的关系呈非线性增长。若采用蜗内双极刺激模式,刺激电极间距离会对EABR记录产生影响,当两个电极间距离短时,阈值较高,且Ⅴ波振幅随刺激

强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较不明显,即输入-输出曲线斜率(I/O)减小[5],刺激电极间距离越大,波形则越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脉冲的持续时间(脉宽)越大,Ⅴ波潜伏期越短[6]EABR的振幅越大。刺激频率对EABR的阈值无明显影响[7]而动物实验发现EABR的I/O值随着刺激频率减小的而减小。

EABR易受到电刺激伪迹干扰,由于体表记录的诱发电位信号要远小于外来的电刺激信号,故对测试环境和记录方法均有特殊的要求,以避免电刺激伪迹干扰。1979年,Starr和Brackmann1首次报道了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EABR的测定。20世纪九十年代,Kileny等[8]在全麻下经鼓膜穿刺用针电极刺激鼓岬,Gibson等[9]采用全麻下鼓膜切开将“Golf-club”球电极置于圆窗龛,均在术前记录到了EABR波形。自此,经鼓膜穿刺鼓岬针电极与圆窗龛球电极被许多学者采用,成为术前EABR测试的主要刺激方法。国内的程靖宁、张志利用自制的刺激电极行术前与术中EABR测试,也获得了良好的波形。 Fifer等[10]通过鼓岬电刺激对2例患者进行EABR测试,发现鼓岬电刺激EABR易受到肌源性伪迹的干扰,肌源性反应的阈值比EABR低,振幅随刺激强度的增长显著,导致EABR波形无法辨认,故认为鼓岬电刺激EABR需在全身麻醉下使用肌松药时进行。Cushing等[11]在进行术中及术后EABR时也发现面神经刺激引起的肌电反应,尤其在EABR存疑时,这种反应会影响EABR波形的判断。Pau等[12]通过研究术前经鼓膜穿刺EABR(Trans-tympanic 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T-EABR),讨论了鼓岬电刺激的位置与波形的关系。

2 EABR对残余螺旋神经节及听神经的评估价值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Smith和Simmon就曾报道,猫的EABR的Ⅰ波振幅和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进展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进展王宇潘滔马芙蓉【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EABR)是以听觉诱发电位(AEP)为基础,当用电刺激听神经末梢后,前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p2d84cn7376vac3ljxx41z4g1sgjh0183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