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5
一、选择题
1.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技术目标,是实现( C )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 A.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C. 系统开发各阶段 D.程序编制
2.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执行的工作包括:系统分析和( A )。 A. 系统运行、评价 B.系统调试 C.编写程序 D.系统设计 3.新系统的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工作属于( B )的工作内容。 A. 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B. 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C.新系统逻辑模型建立 D.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初步调查的内容有:企业和环境概况和( A )、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以及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A.信息处理状况 B.系统目标和范围 C.用户需求 D.企业发展战略
5.系统总体方案中,对系统运行环境的描述,内容包括: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及条件;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更新的设想;管理体制改革及组织机构;和( A )。 A.职能调整的设想 B.管理工作程序的制定
C.管理标准的制定 D.管理人员职责的重新划定 6.事务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 B )。
A.一项业务 B. 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 C. 多项业务 D.一项信息处理过程
7.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进行( C )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A.描述 B. 分析和抽象 C.综合 D.调整
8.数据字典中的条目有以下6种形式: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贮;( C );外部实体。 A.数据载体 B.转换功能 C.处理功能 . D.数据说明
9.数据流程图是表达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A )及各功能的处理逻辑决策树、决策表等可作为其说明和补充。
A.数据字典 B.数据功能格栅图 C.事物流程图 D.可行性分析报告 10.每个模块有自身的任务,只有接受到( B )的调用命令时才能执行。 A. 下级模块 B. 上级模块 C. 同级模块 D.数据模块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2.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业务信息。
3.计算机应用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即: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方式有效化,管理效果最优化,基础数据科学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和管理劳动性质的变化。 4.管理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是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5.企业进入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以后,信息系统的开发就不能只模仿或照搬人工系统分散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是各个单项的信息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求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6.系统规划阶段提出的总体方案,基本内容应包括下述四个方面: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和系统运行环境描述;计算机系统选型要求;系统开发计划。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
8.为了构造好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常常需要将低级范式分解为若干个高级范式,这个过程称为关系规范化。
9.硬件配置应考虑的原则是:目的性、先进性、配套性和经济性。
10.代码的校验位可以发现抄写错误、易位错误、双易位错、随机错误等。
三、名词解释
1. 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穆,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2. 信息的不完全性:指我们没有能力收集一个事物的全部信息,也没有能力和必要储存越来越多的信息。只有正确的舍弃信息,才能正确的使用信息。 3. 系统(System):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定环境中一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有机集合体。 4. 系统建模(System Modeling):是建立和构造逻辑系统(符号系统)来真描述真实系统。
四、简答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 (2)数学模型的应用 (3)有预测和控制能力 (4)面向决策
2. ERP的含义是什么,它与MRPII有什么关系?
ERP的含义:在MRPII的基础上应用开放式系统平台、客户/服务器架构或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局域/广域网络、关系型数据库等创新的信息技术得以形成的企业信息系统。 与MRPII的关系,它是对MRPII的继承和发扬:
(1)将管理的对象扩大到整个供应链; (2)更全面的计划体系。
(3)是其核心管理思想侧重实现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管理.
(4)财务系统在MRPII中只是一个将供、产、销中的数量信息转变成为价值信息的归结者,面ERP系统则将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整个供应链上。 3.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及主要内容。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主要内容有: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4. 简述C/S的特点。
功能分离:专用服务器被动等待客户过程的请求,C/S结构中 的服务器却可以主动为客户请求服务。 位置透明:服务器可以驻留在与客户机相同或不同的处理器上。
共享资源:一个服务器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服务,并能够控制存取共享资源。 服务封装:客户过程只需知道服务器界面,不必了解其逻辑。 可扩展性:支持水平和垂直扩展。
一、选择题
1.模块的分解应使每个模块( D )。
A. 外部互相之间的信息联系紧密 B. 执行更多的功能 C. 内部处理相对独立 D. 内部自身联系紧密 2.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可分解为三部分:输入、( B )、输出模块。 A. 调度 B. 处理 C. 查询 D. 打印 3.在计算机系统中,( D )都应该有代码。
A.每个人 B.每件事、物 C.每个部门 D. 每个实体 4.代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它是实体明确的、唯一的标识;2)编码后不仅能简化程序,而且( C )。 A.准确 B.可靠 C.处理效率高 D.修改容易 5.在一般信息系统运行中,绝大部分信息错误是产生于( D )。
A. 程序错误 B. 输出错误 C. 操作错误 D. 原始数据的采集和输入错误 6.程序设计的任务是( C )。
A.画出程序框图 B.实现数据库设计 C.编出实现系统功能的源程序 D.给出程序任务书
7.源程序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源程序的( A ) 、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 A. 正确性 B.可扩展性 C.可转换性 D.兼容性
8.( D )的职责是研究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指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确定系统维护与修改方案。 A.程序设计员. B.系统操作员 C.维护人员 D.系统分析员
9.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主要防止来自( D )的设计错误、管理不善、工作人员处理错误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A. 系统外部 B. 系统软件 C. 硬件系统 D. 系统内部
10.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D )。 A. 流动信息 B. 固定信息 C. 报表信息 D. 业务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6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
2.将CAD、CAM、MIS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称为CIMS。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对象,程序的流向是由用户控制的。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5.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源程序,而是整个应用软件系统。
6.系统评价主要由:目标与功能评价、性能评价及经济效果评价等方面组成。
7.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经济效果,应从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两方面来分析。 8.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人机对话。
9.数据库是按一定结构存储在计算机中相关数据的集合。
10.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三、简答题
1.请阐述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①.人工管理是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的初级阶段,对数据的管理是由程序员个人考虑和安排的,一个程序对应于一组数据,数据与程序紧密联系在一起。②.文件系统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其中包含有文件管理系统。它把数据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文件内全部数据由若干记录行构成,记录又由若干数据项组成。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进行存取的。但文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数据的冗余度大,数据结构不易修改和扩充。③.数据库系统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0 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数据库系统,除了数据集合(文件)内部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外,在各数据集合之间也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传统的数据文件系统是无法满足这钟要求的。 2.何谓原型法?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原型法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与用户紧密合作,在短时间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系统基本框架(称为系统原型),先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这个原型,直至系统完善和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①.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它符合于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的认识逐步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②.系统原型很具体,容易被不熟悉计算机应用的用户所接受,可提高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积极性; ③.原型法开发周期比较短,系统修改容易。
原型法的局限:原型法缺乏对系统的全面认识,系统分析比较粗糙,不宜在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适合于与生命周期法结合起来使用,也适合于用户事先难以说明需求的较小的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发项目。
3. 试述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数据是记载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及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好像是一个工厂的原材料。信息一般可理解是经过加工和理解的有用数据。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据是客观的,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信息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一条消息(数据),经过某人的解释,对某人来说很有用处,很有价值。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没有什么价值。另外,数据量的度量比较容易,信息量的度量比较困难。 4.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库有哪些常用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是数据元素外部联系的逻辑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具有结构的,按照数据的不同联系方式,可分为三种数据模型:层次型、网络型和关系型。 5. 何谓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任何系统都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3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开发过程的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成果,上一阶段的成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生命周期法的缺点:
(1)难以准确定义用户的需求。
(2)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开发效率低,成本高。
四、应用题
1.要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的数据表中应该包括:学生编号、学生姓名、性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成绩等字段。请根据关系规范化理论,要求满足第三范式,请问该数据库中应该建立哪些数据表?每个数据表应该包括哪些字段?
应该分别建立学生、课程、和成绩3个数据表。
其中学生数据表(xs.dbf)包括:学生编号、学生姓名、性别3个字段; 课程数据表(kc.dbf)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2个字段;
成绩数据表(cj.dbf)包括:学生编号、课程编号、课程成绩3个字段。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7
一、选择题
1.管理信息通常按管理活动的层次分为三级( C )
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 B.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2.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是( D )
A.收集、情报、选择、实施 B.情报、选择、实施、评价 C.情报、设计、选择、评价 D.情报、设计、选择、实施 3.数据的逻辑组织形式有( D )
A.顺序组织、直接组织、链表组织 B.链表组织、树型组织、直接组织 C.顺序组织、树型组织、网状组织 D.网状组织、树型组织、链表组织 4.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指( B )
A.数据项之间的联系形式 B.记录型之间的联系形式 C.文件之间的联系形式 D.数据之间的联系形式
5.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中,文件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C )
A.层次文件、网状文件、关系文件 B.链表文件、树型文件、网状文件 C.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文件 D.磁盘文件、磁带文件、光盘文件 6.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C ) 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7.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B ) A.能代替人进行决策的一类信息系统
B.主要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C.系统内有数据库和模型库,且采用数据驱动 D.只能支持高层领导决策
8.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C )
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9.数据流图中的外部实体是指( B ) A.与系统无关的单位和个人
B.与系统有数据传递关系但不属于系统本身的人或单位 C.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D.上级部门或外单位
10.数据流图的组成不包括( A )
A.输入 B.外部实体 C.处理 D.数据存储
二、填空题
1.在利润计划模型中有两个输入变量,一个是销售额,另一个是管理费用。 2.在企业管理中,信息系统能辅助各种管理职能,如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预测,则可支持管理中的计划职能。 3.为了使收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必须代码化,信息代码化被称之为数据转换。 4.整理数据或用某些方法安排数据是数据组织。
5.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复杂性的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6.面向对象方法所具有的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7.在MIS开发方法上,能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及早发现系统开发中的问题,适用性较高的开发方法是原型法。
8.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9.管理上的可行性是管理人员对开发MIS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 10.物理设计涉及许多有关计算机上实现的细节。
三、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原型法:基本思想是开发者和用户在系统的主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开发者很快开发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然后通过用户使用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反复修改,直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为止。 3.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4.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5.供应链:相互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件和产品等的厂家、供应商等组成的网络,包括外购、制造、分销、